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實驗評價之路的探索
校長論文 確立教改方向 教改發展

教改實驗評價之路的探索

作者:許興丹 德化第八中學1069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4/4/3
分享到: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這已成共識,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勢必成為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當前,許多教師致力于教學改革實驗,而學校對教改實驗的管理和評價卻相對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改的開展,削弱了教師參與教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近年來,我校就如何科學地進行教改實驗的管理和評價作了初步的探索,通過實施對教改實驗的評價,確立了教改的方向和目標,促進教改實驗有序開展,提高教改實驗的價值。

一、教改實驗評價的指導思想

素質教育是弘揚人的主體性的教育,它強調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培養和形成學生健全個性和精神力量,使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必須探索素質教育如何進課堂,只有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和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審視當前課堂教學的情況,或是教師獨占講臺,一味講授,學生被動聽講,如同嚼蠟;或是教師主講,學生有限參與,課堂索然無味。這種“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既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容器,使學生消彌于知識之中,也忽視主體的能動性,使學生個性受到壓抑,能力發展受到限制。因此,全面改革課堂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難點和重點。

課堂教學的改革,首先涉及到教育觀念的轉變,只有沖破舊教育觀念的束縛,樹立起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人的發展為主線的教育觀,才能為課堂教學改革注入生機和活力。而教師觀念的轉變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單純靠號召和學習也是難以奏效的,況且觀念的轉變,最終也必須落實到具體的教學行為中。因此,把教師置身于教學改革實踐中,讓他們在教改實驗中認識、體會、比較、總結、提高,才是改革課堂教學的最佳行動策略。為了讓教師把握教學改革的核心和方向,加強教改實驗評價是重要的保障性措施。根據素質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內涵,對教改實驗評價時,必須把握三點:一是目標性,即通過教學改革,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生動、充分的發展;二是具體性,即教學改革中必須根據學科特點,發揮教師特長,激活課堂,達成教學目標;三是動態性,即整個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組織下主動地去探究和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總而言之,教改實驗評價必須以落實素質教育為根本,以主體的生動、全面發展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創造力為落腳點。

二、教改實驗評價的目的和作用

教改實驗評價的目的有二:一是對教改實驗價值作出判斷。任何教改實施方案必須體現素質教育的內涵和要求,其價值可以通過“三個有利于”進行判斷,即是否有利于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挖掘、知識的內化、能力的提高;二是調控教改實驗過程,改進教改實驗,探索增值的途徑。評價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增值的過程,經過評價——改進——完善,使教改實驗得到增值,我們稱之為“本位增值”。另一方面,通過評價會引起參評者和相關教師的反思,促進他們轉變教育觀念,自覺參與教改實踐,  這也是一種增值,我們稱之為“效應增值”。

教改實驗評價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1、導向作用。通過評價,一方面引起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把素質教育落實在教改實驗中;另一方面提高教師對教學改革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喚起更多教師投身教學改革實踐。

2、目標作用。通過評價,促進實驗教師不斷深入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教改實驗中出現的各種沖突和矛盾,調整實驗的方法和狀態,努力達成實驗的目標。

3、激勵作用。通過評價,一方面激勵實驗教師積極性,以防止出現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同時亦能激發更多教師關注和參與 教改實驗。

4、反饋作用。通過評價,及時發現實驗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以便課題組成員集中精力進行研究和解決。通過反饋,有利于學校領導了解實驗的進展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支持;也有利于擴大實驗的影響和尋求外界的協助。

三、評價的內容和指標體系的設計

1、評價內容:教改實驗評價的內容包括方案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三方面。教改方案的評價是核心,它是整個評價的起點和歸宿。通過評價,富有價值和切實可行的方案才能付諸實施;實驗過程的評價是重點,通過評價,可以及時了解實驗教師對實驗方案的把握程度和分析實驗所處的狀態,以便調整策略,提高實驗結果;實驗結果的評價是對實驗目標達成程度的判斷,也是對階段性實驗的總結。通過評價,增強實驗教師的信心,激發其成就感。同時,結果評價也是新一輪實驗方案改進的主要依據。

2、評價的指標體系的設計:在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時,必須全面落實評價的指導思想,把指導思想細化在評價指標之中。在具體設計時,必須把握:(1)方向性:評價指標必須體現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如主體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等,體現素質教育的內涵和要求。(2)簡明性:評價指標不能細而繁,應當是簡而明,要盡量降低操作上的難度,提高評價的便捷度。(3)可行性:指標的設計不能脫離學校的現實和教師的可能。各項指標,通過發揮教師的能動性和挖掘潛能可以實現或基本實現。(4)可測性:各項指標應可用操作化語言加以定義,可通過一定操作(如觀察、比較)加以測量的。(5)獨立性:同一層次中各項指標必須是相互獨立的,不相互包含、交叉、重疊。

四、教改實驗評價的原則

教改實驗評價除遵循教育評價的一般原則外,還應強調以下四項原則:

1、目標原則:教改實驗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生動、全面地發展。操作過程中一定要圍繞這一目標,不能偏離方向,以免產生誤導。

2、公平原則:教改實驗評價時,應堅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不能主觀臆測,也不能摻雜感情色彩,否則,將直接影響到評價的結果。

3、可比原則:教改實驗的評價方案一定要具有可比性。無論是實驗方案評價,還是實驗過程評價或實驗結果評價,都必須具有可比性,包括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否則,就失去了評價的基礎。

4、激勵原則:教改實驗評價一方面是診斷、解決問題,促進教改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是激勵實驗教師、課題組成員勇于探索和實踐,同時也喚起更多教師投入到教改實踐中去。因此,評價時應堅持激勵原則。

五、教改實驗評價的實施與基本方法

1、評價的實施

(1)組織評價小組。評價小組成員由分管教學的領導、實驗課題組成員、實驗班學生、專業行家等組成。

(2)組織學習討論《教改實驗方案》、《教改實驗評價指標表》及評價的原則。

(3)有意識地收集評價資料。

(4)將自我測評、評價小組測評、領導測評有機結合,將平時測評、階段測評、終結測評綜合考慮。

(5)科學分析測評結果,及時研究改進意見。

2、評價的基本方法

(1)分析研究法:運用科學理論分析研究實驗的方案和實驗材料,并對其價值作出判斷的方法。教改實驗評價中的方案評價就可運用此法。

(2)問卷調查法:把評價的指標分解成問題,以卷面的形式進行調查。實驗過程評價、實驗結果評價中的一些指標,可運用此法進行調查。

(3)聽課評議法:通過聽課,掌握第一手資料,運用自己對課堂的感受和有關資料進行評價的方法。在教改實驗過程評價中常采用該方法。

(4)數據處理法:運用調查獲取的數據和實驗獲得的數據進行計算處理的評價方法。如實驗班實驗前后不同階段的考試成績的比較,實驗班與非實驗班同期 同卷考試成績的比較等。

六、評價結果的應用

1、教改實驗方案評價結果的應用

(1)評價結果的計算:把A、B、C三個等級的評價人數占評價總人數的比率(P1、P2、P3)分別乘以各等級的賦值(95、80、60)所得的結果為評價分,即評價分=95P1+80P2+60P3

(2)評價結果的運用:評價分在80分以上,說明該實驗實施方案具有較高的實驗價值。評價分在80分以下,說明其實驗價值值得探討,實驗方案應予以改進。

2、教改實驗實施過程評價結果的應用

(1)根據各評價指標得分情況,診斷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和改進。

(2)評價結果在80分以上,說明實驗得到有效的實施和控制,實驗處于良好的狀態,可以繼續進行。評價結果在60-80分之間,說明實驗準備、實施過程還有欠缺,實驗狀態一般,實驗過程還必須進一步調控和改進。評價結果在60分以下,說明實驗方案未能有效實施,實驗狀態不佳,應及時查根源、找對策。

3、教改實驗結果評價成績的運用

(1)階段性評價成績既反映了實驗一階段所取得的成果(如師生素質的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進步),也反映了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可以通過各項指標的綜合分析、總結,修正實驗方案,改進實驗方法,進入下階段實驗。

(2)終結性評價成績是對教改實驗結果的全面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色 | 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尤物在线视频国产区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