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創新的意義和作用,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仡櫸倚啄陙淼陌l展及所取得的成績,一個成功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育創新。當前,我校正處于新的發展階段,要實現歷史性的跨越,實現創建國家級示范性高級中學的目標,至關重要的是推進教育創新,以教育創新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進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創新是教育創新的先導。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就是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币虼耍七M教育創新,必須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在首要的位置。
1、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就是財富,能力就是財富。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是人才素質的重要指標。在新的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學校教育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才培養的檔次。一方面,全校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為學生負責的理念,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讓每個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個性得到更充分的張揚,為學生明天的發展不斷積蓄力量。為此,我們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既寬松、和諧又嚴肅、緊張的成長環境和有利于他們身體、心理、人格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使他們走出校門后能自強自立,服務社會。另一方面,我們要做到用事業凝聚人、吸引人,用合理的待遇凝聚人、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吸引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校教職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2、確立依法治校的理念。陳至立部長曾說過,“入世”帶來的機遇之一,“是對依法行政提出更高要求,推動依法治教水平的提高”??梢灶A見,未來學校的管理者如果不按照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和國際教育通行規則“出牌”,就難免會被淘汰“出局”。為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依法治教、依法管理,教育收費、財務管理、教師聘任、校園安全事故處理等都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學校其他各項內部事務也應建立在健全、科學、民主的管理制度之上。同時,我們還要始終堅持民主治教,大力倡導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引導和鼓勵全校師生員工主動提高自身素質,自覺增強主人翁意識,積極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嚴格遵紀守法,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3、確立經營學校的理念。當今社會,教育已經進入市場,教育產業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學校之間在師資、生源等教育資源方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面對新的挑戰,我們要有危機意識,必須用經濟學的觀點審視教育問題,把經濟經營理念引入教育。為此,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堅決摒棄過去那種唯我獨尊、師道尊嚴的陳舊觀念,用我們的真誠服務去感動家長、學生,樹立學校的形象,用熱情的服務讓家長、學生滿意。其次,在學校管理中要牢固樹立成本意識。在經營學校過程中,我們要核算教育成本,學會融資,盤活資本,開源節流,堅決杜絕各種浪費。同時,我們也要十分關注教育隱性資本(包括硬件資源、人力資源等)的開發利用,以市場規則來運作學校,發揮其最大功能,獲取最大效益。
二、不斷提高辦學層次,增強學校競爭力
隨著教育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學校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已成為一個十分嚴峻的課題。我們必須樹立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提高辦學層次,增強學校競爭力。
1、創設一流的育人環境。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即和諧、民主、積極向上的人際環境和優美、典雅的校園環境。
第一,學校領導班子要樹立服務意識。徹底改變傳統的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建立與教師、學生、家長平等和諧的新型關系。同時,學校還要十分注重師生關系的優化,按照買方市場的要求,不斷調整服務方向,改善服務質量,使學生滿意,家長滿意。學校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教師、學生、家長參與評議學校領導,學生、家長評議教師,以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為教育者、受教育者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和才華的充分展示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第二,學校要加大硬件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筑巢引鳳,用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教學生活設施吸引學生和家長。今年,學校在完成飛達體育館、讀書公園工程建設外,還將動工興建學生餐宿綜合大樓,完善各種教學儀器設備,使學校的辦學條件真正達到國家級示范性高級中學的標準。
第三,學校要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80周年校慶為契機,挖掘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全天候開放圖書館、實驗室、語音室、網絡計算機房、勞技教室、藝術教室等設施,為學生的探索、實驗、實踐提供充足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讓學生主持和參與學校電視臺、廣播站、報刊、墻報、黑板報的策劃和編輯工作;繼續開展一年一度的文化藝術節、科技節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第四,學校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努力爭取縣委、縣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友鄰單位、學生家長、新聞媒體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幫助。
2、構建適應新世紀學校發展與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通過改革學校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使之能夠最大程度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要逐步建立健全規范的、靈活的課程管理制度,建立相應的評價制度,在實踐中逐步推行學分制,使課程結構充分體現基礎性、多樣性、選擇性、實效性,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學生自我體驗的聯系。
3、打造品牌,走特色辦學、科研興校之路。學校要明確目標定位,告訴目標對象(包括學生、家長在內的社會大眾)自己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有什么突出的性能,與目標對象能產生哪些共鳴。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學校品牌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對學校、學生乃至社會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為此,師生員工要牢固確立品牌意識,通過打造品牌來贏得學校的持續快速發展。
第一,走特色辦學之路。學校必須在“特”字上下功夫,在強化原有的陶瓷藝術、校園文學等傳統特色基礎上,根據我縣外向型經濟為主的特點,突出英語口語教學,逐步形成不同于其他一般學校的個性特征。同時,還要努力促使學校的某些工作或學生的某些方面的素質明顯優于其他一般學校,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
第二,走科研興校之路。教育科研是學校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它是形成學校獨特辦學風格、打造學校品牌的重要途徑。為此,學校要高度重視教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傾斜。教育科研既要充分重視學科教學問題的研究,又要重視諸如學校所處的社會環境、學校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學校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等基礎教育發展的熱點問題的研究,為學校的決策提供依據。同時,學校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注意營造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圍,調動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使教育科研大眾化,將學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樹名師、育名生。繼續做好一年一度的“十佳教師”、“五佳班主任”的評選工作,同時正式啟動“名師工程”,力爭在三至五年內培養出若干名在省、市有較大影響和較高知名度的“名師”。建立特長生、尖子生選拔指導制度,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力爭每年都有一批學生在市級以上競賽中獲獎,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4、開展對外交流,構建更具活力的開放性教育體系。一是全面開放校內課堂,歡迎外校的教師來校聽課、交流、指導。二是充分發揮示范幅射作用,通過結對子、掛鉤等形式,扶持幫助辦學基礎較為薄弱學校,實現共同提高,共同發展。三是加強與國內外學校的交流與合作,大膽借鑒、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加大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力度。四是建立與國內外先進學校的交往聯系,實現師生互訪,信息資源共享。
三、努力造就一支獻身教育事業、勇于創新的優秀教師隊伍
教師隊伍的素質是學校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辦好一所學校,教師是基礎。推進教育創新,培養創新人才,首先必須具有一支能夠創新的教師隊伍。幾年來,我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涌現出一大批為人師表,敬業奉獻,業務精湛的優秀教師。但總體來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建設還必須實現新的突破。
1、進一步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實行教職工聘用合同制,做到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嚴格考核、擇優聘任、合同管理。在分配制度上要適當拉開報酬檔次,體現按勞分配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要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把教職工的待遇與德、能、勤、績掛鉤,強化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鼓勵教師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多作貢獻。
2、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扎實開展良好師德師風養成活動。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對學生極具影響力。教師只有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以培養人才、繁榮學術、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才能積極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他們培養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用人才。為此,學校應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當作一件大事抓實抓好。一是繼續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統一思想認識。二是推行教師信用承諾制度,嚴格執行縣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學教師十項個人信用承諾制度的規定。逐步建立教師信用評價體系,嚴格考核、嚴格督查。三是啟動“獻愛心,鑄師魂”工程,以“敬業、愛生、奉獻”為主旋律,以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重點,加強師德建設。四是不斷完善評價機制,評選表彰師德楷模,以典型為榜樣,使全校教師達到師德建設“八要、八不”的基本要求和師德規范的八項較高要求。
3、加強教師職后進修培訓,不斷提高教師
上一篇:做一名新時期的有新作為的名校長
下一篇:教改實驗評價之路的探索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