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對課程改革要有整體規劃的思維
校長論文 教育論文 新課程改革 南京第十三中 高中

對課程改革要有整體規劃的思維

作者:王軍 南京第十三中學1730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4/7/21
分享到:
作為江蘇省高中課程改革樣本校,幾年來我們在高中課程改革的實驗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主要經驗有在以下4個方面。

實施高中課程改革要整體策劃

課程改革牽動著學校的各個方面,改革要有成效,就必須有一個整體全面的規劃,我校的整體規劃主要有3個部分。

3年安排,一次性考慮。從時間上一次性安排3年的課程。考慮到高考,我們采取了“倒過來”考慮的方式,即以高考月為時間起點,向前推算課程和復習的日程。比如考慮選修課開課時間,合理安排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的學時等。以3年作整體考慮,既可保證學科課時的安排,又使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一些容易被擠壓掉的課程確保落實。同時,也保證了高三有足夠的復習備考時間。

3年課程,一次性落實。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例,首先,把7天軍訓作為軍事生活實踐體驗課,安排在高一暑期。其次,在高一期中考試后的一周里組織社會生活體驗,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了解地方文化,培養熱愛家鄉、熱愛城市的情感,擴大視野,開闊胸襟。另外,在高二期中考試后一周安排勞動生活體驗,讓學生到農村與廣大農民一起生活和勞動。通過3次安排,社會實踐課程在內容、時間和科目的要求上都一一得到了落實。

管理組織,一次性到位。在組織管理上,我們采取了年級主任分管負責制,核心小組領導制,“三個第一責任人”問責制的管理系統。具體就是一個年級從高一開始就由一位教務處副主任分管,一管3年,中途不換。同時,年級有一個以校領導為主體的3人領導小組,組長為校領導,組員為分管主任和年級另一位主任,還有1-2位年級組長列席組會議。這個領導組代表學校要求,指導、督促年級組加強課程實施,并為年級提供服務,起到服務協調的作用。組長在中途也是基本不變的。還有“三個第一責任人”的問責制,在年級管理中,年級組長、備課組長、班主任分別是年級課程實施、學科課程實施、班級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這3個責任人中,除個別班主任因特殊原因可以作調整以外,其余在一般情況下也是3年一貫制。這三方面的管理系統保證了課改實驗穩定、持續地開展。

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改革的攻堅戰

我們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課程改革實驗的攻堅戰。從課程改革的實際出發,在課堂教學改革上突出了以下5點:一是課堂突出學法指導原則,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課程改革理念。鼓勵教師運用最適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強調把時間充分讓給學生,體現“少就是多”、“少教而多學”的原則,強調學法指導。此外,我們還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反思,讓學生總結自己的學法,組織學法交流,以此提高自學能力。二是課堂突出效率原則,充分體現“輕負高質”的課程改革目標。三是課堂突出文化生成原則,充分體現教材二次開發的課程改革精神。四是課堂突出環節完整性原則,充分體現系統性的課程改革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出了“課前自學、課堂研學,課后拓學”的三段一體的教學體系要求。五是課堂突出適應性的原則,充分體現在實踐中創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基于這個觀念,我們首先從學科模塊教學的需要出發,實施了“70分鐘大課”和“40分鐘小課”的大小課制。其次,我們把組織學生到閱覽室自由讀書、對課本劇進行排練和演出、讓學生開展自由創作等活動,都看成是課堂。

另外,我們還在課堂教學的評價考核和督導檢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學校專門成立了“督導辦公室”,由5位有經驗的骨干教師組成,專門到班聽課。

針對改革過程的難點進行重點突破

課程改革的難點是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校本課程、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它們涉及面廣,組織管理困難,實施考核評估費力,可控性差。對此,我們在實踐中一一作了突破。

突破難點一:課程組織管理。新課程的組織管理主要難在類別多、活動多、社會接觸多、協調面廣。比如社區服務活動,如果僅僅靠教學校長和教務處去協調就很困難。我們首先將全校力量整合起來,由校級領導牽頭,分別成立了學科課程實施小組、社區服務實施小組、社會實踐實施小組、研究性學習實施小組、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小組。這5個小組分別由校級領導和相關部門人員組成。一位校長分管一塊,各負其職,代表學校對內組織領導,對外協調社會力量。

突破難點二:社區服務。一個年級學生人數多,社區服務的時間地點安排、考核制度等都是問題。對此,我們和社區教育辦公室合作,根據社區的要求安排課程,使服務開展得有條不紊,學生既得到了鍛煉,又獲得了不少社會實踐知識。

突破難點三: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既沒有統一安排,又沒有資料可以參考,學分課時多,評估過程可控性差,管理難度很大。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作了這幾個方面的思考與安排。首先,將研究性學習進行3年的切分,切分成4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高一年級的第一學期。主要為技能培訓,定為2個學分。具體做法是學校根據實踐經驗,參考相關資料形成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文件和校本培訓資料、培訓師生。培訓以后教師設計將要指導的課題,然后,全校統一培訓動員,班主任個別指導,讓學生基本掌握研究性學的內涵、方法、實施過程等,掌握基本要領。

第二階段為高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寒假和第二學期的暑假。這一階段為初級研究階段,定為4個學分。研究以學生身邊比較熟悉的事物為對象,方法是按照學校培訓的一般要求進行分組,自主選題、進行課題設計、調查分析、展示成果、課題評估等,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大膽假設、精心研究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第三階段為高二年級。這一階段為中級研究階段,共7個學分。

這一階段研究的對象是以學生學習領域的內容為重點,試圖讓學生了解相關學科知識領域里一些新鮮前沿的資料,了解現代科學和發展趨勢,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知識面。

第四階段為高三年級。這一階段為高級研究階段,共2個學分。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增加自選研究項目,適當加分。這一階段是對學科領域綜合知識的研究,試圖解釋一些自然和社會現象,尋找其中的科學規律。

對3年的研究性學習進行階段切分以后,再按照以下7個方面的要求進行管理。一是成立小組。小組以本班學生為主,教師指導,4人左右成立課題小組。二是選擇課題。讓學生收集相關信息,初步確定2-3個課題。三是審定課題。指導教師幫助審查指導篩選課題后確定研究課題。四是組織實施。在教師指導下,展開調查和收集材料。五是檢查指導。中期由指導教師對研究情況進行初查和指導。六是課題結題。各小組形成課題報告,進入評審階段。七是成果交流。以年級或學校為單位進行優秀成果展示和交流。最后,進行學分認定和成果評比總結。

突破難點四: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我們從實際出發,確定了校本課程開發的三個領域,即學科領域、人格品行教育領域和特色教育領域,并把后兩個領域作為重點來開發。比如我校開發了以校園文化和校史傳統為主的校本課程,如以南京石頭文化為特色的石頭文化系列的校本課程以及以金陵文化為特色的校本課程。

切實用好兩個機制

一是用好學分機制。學分的好處是防止分分計較,重視過程管理。在實施中,我們除了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比如公示、自評以外,為了執行得更到位,在3個方面作了一些改進。一是對學分進行等級劃分,把學分分為A、B、C、D4個等級,分等有利于學生向更高層次努力。二是學分評定中對不合格的學生如何補修作了明確的規定。比如,學科課程考試不及格的不能得學分;如果考試成績合格,但過程的其他方面不合格或不全合格的,也不得給學分。對以上兩種情況,前者在規定時間內給予補考,后者必須在利用假期補修后經考核合格方可得到學分。三是對學分的過程考核作了詳細規定,印制了《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學習過程評價冊》。這一手冊從考核過程的內容、記載方法、過程評定、評價方法、綜合評定、過程要求等7個方面作了明確規定,讓考核的過程成為教育的過程,促進學生發展進步的過程。這充分體現了考核的重點不在于懲罰而在于教育,強調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感悟。

二是用好綜合素質評價這一機制。綜合素質評價涉及了“道德品質、公民素質、學習能力、交流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6個方面。在評價體制的制定上,我們體現3個主要原則。

首先,以對學生教育為主,以學生的成長進步為主,以允許學生在錯誤中成長為主的原則。因此,絕大部分學生都認定為B等,對一些小毛病著力于教育而不著重于評價,只對重大問題進行記載和評價。

其次,立足于鼓勵學生創新、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個性特長,鼓勵學生冒尖的原則。綜合素質評價前鼓勵學生努力爭取A等,并對A等的學生成績給予公示,樹立榜樣,以促進、激勵其他學生進步。

再其次,體現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原則,我們把一學期或一學年的一次性評價,改成一月一次自我評價。每月的第四周為學生自評與互評周,同時把綜合素質評價與學習過程評價結合起來,使其變成起點和過程評價。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亚洲欧美精品无人区国产一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不卡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高清 | 亚洲有码在线观看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