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課程與學生發展的話題,我今天講兩個觀點。第一,從課程到課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生命得到舒展。第二,從課程到課堂要培植學生的德行,使學生的道德得到提升。
第一個問題,課程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歷程,課堂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一個學生的個性能否得到發展,生命能否得到舒展,關鍵是看我們的課程給了他什么,看我們的課堂給了他什么。要想使他的個性得到發展,生命得到舒展,我想首先要使學生在一個廣闊課程的沃土上。也就是說要注重課程的豐富性,如果我們的課程是枯燥的、單一的、死板的,那么學生的個性就很難得到發展。為此,我想我們在上好國家的必修課之外,在校本課程上要努力拓展,使校本課程成為學生成長的廣闊空間。在這些方面,人大附中這些年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人大附中校本課程有150多門,涵蓋8個領域。
實踐證明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后是懷念的。我想要想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尊重,課程要豐富。課程豐富并不是說把學生的空間和時間填滿,是給他提供更多的選擇性。
第二個問題,我們不要把學生的課程表都填滿,使他有空間和時間選擇他喜歡的課。這個問題很早以前陶行知先生也呼喚呼吁過,現在可悲的是,也是我們的一種理想。如果我們把空間和時間都填滿了,學生就沒有時間和空間學他喜歡學的,干他喜歡干的。生命何以舒展,人才何以造就?
第二,我們談課程和課堂,我們不能忘了教育的原點。原點是立人,立人的原點是立德。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些年談得少了。如果說中國的教育存在問題的話,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生德行培養上是不是有所忽略?
我想教育工作者是有使命感的。這個使命感不僅在于對他所教的學生,也在于通過他的學生使學生對國家、民族,乃至對人類有良性的影響。這也許是做教師的,干教育的最可寶貴的一種心理品質。
記得一位納粹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后來當了美國的一位學校的校長。每一位新教師到學校來的時候,都要給他一封信。信的內容:親愛的老師,我是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我在那看到了我們人類最不應該看到的情景。賭氣室由工程室建造,幼兒由訓練有素的忽視戕害。我說,在使我們的學生具備各種技能的前提之前,一定要培養他們成為有人性的人。只有這樣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法國總統薩科齊曾經給全國的老師一封信,他說培養學生對真善美,對偉大與深刻事物的欣賞,對假惡丑,對渺小與平庸事物的厭惡,是教育最重要的工作。
我想培養學生的德行對我們民族乃至對人類的和平與發展都是重要的。這也是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我們個人的努力可能是渺小的,但是每個人的努力匯成江河大海就成為巨大的力量。
為此,我特地為學生開了《論語》選讀,我希望能夠啟發學生的良知。使他知道生而為人,應該盡他的責任。如果能夠稍微地達到目的,我也就感到欣慰。
上一篇:為什么說教師要繼續學習?
下一篇:十五年看基礎教育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