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論文 人生導師 角色定位 王新陽
“我是誰?” ——人生導師,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針對新時期基礎教育發展要求,教育部近日印發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通覽《規定》全文我們不難發現,從班主任的工作量、待遇、教育學生的權利到其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規定》都給予明確說明,對廣大班主任老師無疑是極大的鼓舞和激勵。
《規定》明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堪稱《規定》中最可圈可點的句子。創造性地強調了班主任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對班主任做了科學、準確的角色定位。
中小學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人的一生成敗與否與中小學時期關系巨大。在這一階段,孩子們思想觀念新穎,意識超前,性格鮮明,不墨守成規,對新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對事物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喜歡標新立異,有活力,好沖動,好表現等等,這些都是積極和主流的一面;但同時,由于中學生思想不成熟,社會實踐經驗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弱。這些需要老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要通過老師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化他們,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成為一個思想健康的人。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基洛特曾說“在經歷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一個令人恐慌的結論,教學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的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景的主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和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心也能救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場危機的惡化和解除,兒童是否受感化,全決定在我。”所以在這個時期,能遇良師乃三生之幸,如又有優秀班主任則是天大福報。班主任只有用人格去引導學生的人生方向,用思想去疏導學生的精神世界,用智慧去誘導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才不枉一個“導”字,班主任的角色特點決定著他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有以下責任:教育的責任,即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培養的責任,即利用和創造條件,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健康和諧的發展;發現的責任,即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特殊才能、發展的內驅力等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得到充分的發展;激活的責任,即啟動學生的積極意識和進取心,給予他們成功的體驗,引發他們產生健康的積極的欲望和需求,使他們形成自我教育要求和能力;夯實的責任,即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我國古代思想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這是對為人師表的最好注腳。班主任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首先必須凈化自己的靈魂。要教育學生首先得自己無愧于人生導師的定位。在學生眼中,他們觀察社會、觀察人生,往往首先從班主任身上開始。因此班主任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就要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具有“精、氣、神”。“精”要精力充沛,知識底蘊要深厚,要博大精深,要有思想家的深邃、演講家的氣魄和辯論家的辯才,這樣才能使學生信服。“氣”要有氣度,有寬廣的胸襟,要目光遠大,教育學生要從民族大義、國家大計、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到學生終身發展角度出發,要有容人之量,能容得不同意見,能吞吐自然,有不同凡響的高度,獨辟徑溪的角度,讓學生佩服。“神”要有神韻,這要求班主任工作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做到科學預測、系統規劃、精心安排。
教育是一個曲徑通幽的過程,它用平淡考驗你的耐心,用曲折磨煉你的意志;它是一個自化化人的過程,在改變學生的同時,你也提高了自己的的學識、修養、操守、品位和氣度,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愿每一位班主任都無愧于“人生導師”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