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網 校長論文 張志敏 上海格致中學
準備好,去創造更多的科學的“心跳”
我們所處的時代注定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和人類的偉大。當我們還沉浸在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激動中的時候,近日,美國科學家又宣布,他們通過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從而“發現和記錄了一個關于大自然的、迄今未被發現的基本事實”,驗證了愛因斯坦在一百年前提出的大膽的預言是正確的,補上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一塊關鍵的拼圖。“青蒿素”和“引力波”這兩項科學成就震驚了全世界,又一次激發了人類對浩渺宇宙的奇思妙想,燃起了人們對探索科學新知的無窮興味。
屠呦呦的獲獎和“引力波”的發現,讓我們對科學研究的艱辛歷程有了真切的認知,對如何推動科技創新有了深切的思考。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開始了青蒿素抗瘧研究,歷時五十多年,從整理歷代醫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種方藥,研制380多個樣品,終獲成功。同樣,成功探測到“引力波”也是美國科學家和全球科學家歷經了四十年寂寞和枯燥的等待,才捕捉到源于一個來自宇宙深處的、久遠而微弱的那一瞬間的信號,被喻為宇宙的那一次“心跳”。自古以來,人類每一次重大的自然發現和科學突破,都是對自然世界了解的深度和廣度的拓展。科學家們對于真理的追求,對于信念和堅守,比起那從青蒿中提取的那一小滴液體和兩個黑洞相撞激起的那一絲絲漣漪,更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同學們,我們準備好了嗎?未來那一次次讓世人心跳的科學發現的希望就在我們今天在讀的同學。你們肩負著為人類、為世界貢獻偉大發現和發明的重任。我們應該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像500多年前人們用自己的遠洋跋涉發現了新大陸;像400多年前人們用發明的光學望遠鏡發現自己生活在太陽系;像今天屠呦呦用自己發明的青蒿素治愈了千萬計的瘧疾病人那樣,貢獻于社會,造福于人類。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們那種強烈的責任感、敏銳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更要學習他們對于真理的執著追求,對于創新的不懈實踐,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今后走上社會之后創造偉大的發明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所處的這個這個時代充滿著未知,充滿著變數。現代社會較之遠古時代已經發生了種種變遷,有的已經消失,有的正在消失,有的已經出現,有的正在出現,有的還將出現。世界變了,中國怎么變?中國變了,我們怎么辦?我們有時候感嘆世界之奇妙,但是我們不得不感嘆人類之偉大。對于30多億年的地球生命史和幾百萬年的人類史,每一次科學的發現和發明得以讓人類更加進步,得以讓我們對未知世界探索的夢想綿延不絕。
面對這個時代,面對這個世界,我們要永遠保持青年特有的無窮的的夢想和無盡的熱情,總有一天我們也能去創造那一次讓世人震驚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