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個多系列、多層次的有機系統,要實現科學有序地運轉,關鍵要搞好管理。教育界有句名言:“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所學校辦學層次的高低,不僅僅看其硬件建設的水平,從根本上說還取決于校長的管理水平。鑒于此,筆者以從事校長工作二十載之經驗,結合工作實際談談校長與學校管理的有關問題。
所謂管理是指對各種管理資源進行協調控制以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管”與“理”的兩大基本職能是控制職能與協調職能,控制旨在約束行為,形成規范,依靠的是權力、制度等剛性力量;協調旨在理順關系,形成合力,依靠的是講道理、動感情等柔性力量。因此,在管理中關鍵是要尊重客觀規律,把管與理、控制與協調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管中理,在理中管,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同時,“管”要依法而管,管而有度;“理”要依情為理,理而有節。
就學校而言,管理則是指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通過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有效地利用教育的各種要素,以實現培育人的學校管理活動。
學校管理的核心是對人的管理,管理過程就是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組織、主體意識與精神的弘揚。其本質是發揮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這就要求校長在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充分考慮到教師的工作特點及工作的特殊性,做到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全體教師全心全意為社會培養成功者,真正提高教育的實效,從而使學校形成規章嚴肅、人情溫馨、個人心情舒暢、整體生動活潑的工作局面,達到治教、治學、治校的最終目的.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長管理職能發揮的程度。那么,校長如何才能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呢?
一、校長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并付諸實踐
校長管理學校不能僅僅靠權力,更重要的是靠思想和精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才是行政管理。”能否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和辦學主張,是一個校長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從某種程度上說,缺乏理論指導的學校管理是比較盲目的管理。因此,校長要加強學習和修養,努力做學者型、專家型校長,不斷提高自己的品位和格調,提高自己的人格影響力,在制度管理的基礎上施以情感管理、觀念管理,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
二、校長要健全學校的各項制度并抓好落實
校長是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須依法治教。科學、規范的制度是校長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證。因此,校長治校的首要任務是健全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學校的特點,以學校發展的實際狀況和未來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注意發揮教代會的作用,使各項制度“合法化”,這樣才能被廣大教職工所認同并自覺地遵守。管理重在執行與落實,有了好的制度做基礎,還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實。可以說,一切制度、規定,如果沒有檢查和督促,沒有過硬的措施作保證,都將變成一紙空文。
校長不能把學校的管理制度狹隘地理解為約束、規范教師行為的“條條框框”,筆者所說的制度還應當包括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教師終身學習培訓制度、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等等,只有多項制度協調運作,才能收到滿意的管理效果。
三、校長要建立精良的教師隊伍并促進成長
教師是國家教育目標的執行者,是學生教育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教師工作是以“心靈”培育“心靈”的工作,是實現教育改革、發展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一所學校,只有具備良好的師資條件和正確的教師觀,教育質量才有可能提高。校長應該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
校長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通過各種培訓渠道,創造多種進修機會,盡快幫助每一個教師在所學領域有所成就,形成一技之長或多技之長,使學校逐步形成一支各具業務專長和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善于在工作中了解每一個教師的所長,并珍惜、善用他們的專長,把他們安排到最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上去,以實現人才所長與崗位所需的最佳結合,促使他們在最佳的環境中成長成熟,最終達到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在學校的管理實踐中,筆者把教師隊伍建設納人學校工作的重點,狠抓了三項工程:
1.鑄造師魂的師德工程。在學校內部認真開展“敬業、精業、創業”、“立志、立業、立功”的“三教三立”等系列教育活動,通過請老教師講傳統、老校友憶師恩、請校省師德模范、市師德標兵現身說法等生動方式,加強師德教育。堅持每學期開展一次千人評議教師活動,通過學生評議教師、家長評議教師等形式,促進了師德工程的開展。
2.培養新秀的“青藍工程”。學校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堅持“鑄師魂,練內功,壓擔了,定課題”的思路,通過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考試、開展“星級教師評選”等一系列好的做法,配合“拜師結對”等傳統做法,積極支持并創造條件讓青年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全面提高青年教師的素質。
3.造就良師的“名師工程”。我們制定了《學科教學帶頭人管理條例》,通過領課題、挑重擔、帶徒弟、出成果,努力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使學校涌現了一批特級教師、市名師、市、區(縣)學科教學帶頭人和青年優秀教師。另外,我們還實施了聘請客座“名特師工程”,聘請了五位大學教授、中學教授級教師和特級教師為我校客座教師,學校和他們簽協議、定課題,為他們發聘書,定期邀請他們來校開講座、作學術輔導報告等,很好地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校長要不斷探索管理方法的創新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又取決于校長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人是一個決定性因素。學校的教職員工中存在著極大的辦學積極性,關鍵在于學校是不是有一個好的、激勵員工不斷開拓進取的管理制度。校長應該讓每位教師、每位職工、每名學生都成為學校工作有價值的貢獻者。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校長必須創造性調動他們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生活、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不斷成功、不斷實現人生的價值。為了推動學校的工作進程,校長在管理中還要不斷地提出新問題,選擇新方法,讓學校在新的機制、新的模式中運轉,讓師生在新的觀念、新的思路中發展。
學校管理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校長作為這項工程的策劃者和指揮者,務必要政治意識強,工作思路寬,業務工作精,知識層次高。這樣,才會“管”、“理”結合,不斷提高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促進學校的長遠發展。
上一篇:新課程考驗校長領導智慧
下一篇:校長要謹防八大不良決策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