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智慧,紛繁復雜的教育問題只依靠教師的個人智慧是不夠的,應倡導用教師的智慧解決教師的問題,深化教師間的合作。合作可以幫助教師走出個體認識的盲區;合作中的相互借鑒啟發可以開闊視野;合作中的相互切磋砥礪可以使認識走向深入。
關注教師關注的問題 如果說我們的問題來源于課堂,來源于學生,不如說我們的問題來源于教師,只有當教師意識到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之后,才會深入地去思考。在課堂教學的研究中,應特別注意將教師的問題與課例研究結合起來,使研究的問題能夠用典型的課例來支撐,從而實現我們對教師行為改進的價值追求。
開發教師本身的資源 教師的經驗和智慧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內蘊深厚、形態豐富的資源。我們的做法有兩個:
倡導隨機合作。教師課后在辦公室、走廊等場所的即時對話,具有隨機性、自由性,是最原生態的合作。應鼓勵教師記錄即時生成的教學靈感。現在我校教師不僅有備課本、聽課本,還有一本《教學拾零》,很多教師的成長都得益于這本《教學拾零》,很多教師的教學論文都是從《教學拾零》中找到素材。為了讓這些思維的火花點燃更多的智慧,我們還鼓勵教師將《教學拾零》中的材料上傳,讓經驗和智慧得以傳承推廣。
校園網OA平臺設“共話教學”欄目。學校可以在校園網OA平臺開設 “共話教學”欄目。教師既可以在平臺內系統地交流心得感悟,分享教學成果,也可以跟帖進行點評。OA平臺的交流使得合作教研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局限,一個問題沒想好,明天想好了接著來;一個證據不足信,我再舉一個;一個語文上的問題,歷史教師、物理教師也可以發表見解,一個問題經過OA的討論,往往就會變得通體透明。
重視教師經驗的改進過程 教師們在自由言說之后,在激烈碰撞之后,在種種合作研究活動中,會不斷增加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時,應要求做出改進的教師,細細梳理構建,用教師獨特的話語方式敘述自己的教學改進過程,反思提煉自己的教學心得。可以撰寫教學反思、案例分析,有意識地介紹教學行為改進的過程,深刻挖掘文本背后的價值。
專業引領以平等的姿態介入 合作研究需要平等的氛圍。應強調學校領導和學科專家走進課堂,走進教師間的問題,要求他們以平等的姿態上課、評課、參與研究。在聽課中,在研討中,捕捉教師的最近發展區,根據教師們的需要來給予引導。
合作教研基于新課程的合作理念,合作應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生活方式,用追求高品質的合作成就高品質的教研。合作的意識和習慣應從教師的行為,滲透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無形中落實新課程改革合作的理念。
上一篇:校長管理藝術中的五大辯證關系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