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校長至今已有20多個年頭。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我致力于追求“決策不后悔、工作不指責、責任不推諉、合作不孤獨、挫折不發愁”五不精神的真實體驗。在和同事們共同追求學習、工作、生活樂趣的同時,也分享到幸福人生的真諦。
決策不后悔。學校里所有重點工作、重大事件的決策,我總是先開校務會拿出較合理的方案征求教師的意見,結合教師的意見再開會集中拍板并加以落實;或者先廣泛聽取教師的意見,然后再召開校務會集體決策。在我任校長的這些年里,幾乎沒有出現過決策失誤的事情,也從沒有因此煩惱和后悔過。如學校工作《考核細則》每年都要進行調研、修改、完善,一般先由校務會制定出初步方案,然后印發給全體教師討論。方案中沒有涉及到的,教師們可以添加,不合理的地方,教師們也可以修改。
教師考核歷來是學校領導頭疼的事,在教師曠工、事假、病假的考核上,我校采取的辦法是先在教師中展開討論,請他們暢所欲言、充分討論,然后再由學校班子集體定奪。翟老師是一位善于獻言建策的熱心人,他認為曠工的教師除了要給予嚴肅批評教育外,還要在考核時加以懲罰,而對于請事假的教師,則要限制其請假次數,并在考核中適當扣分。對于請病假的教師,先要判別其真偽,嚴肅處理。對真正有病的教師,不但不扣考核分,學校領導還應登門慰問,提供必要的幫助。
翟老師的建議合情合理,既強調了規范要求,又體現了人文關懷,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學校也采納了他的意見,完善了教師考核制度。由于我們的決策來自于教師,既尊重科學,又發揚了民主,廣大教師都能夠心情愉快地遵照執行。
工作不指責。教師由于環境、身體狀況等原因,沒有做好工作,我從不加以指責或埋怨。我覺得失誤總是難免的,人也許就是在失誤中才會成長。每當教師沒有完成好工作的時候,我一般都是采用撫慰和鼓勵的辦法,幫助他們完成好。埋怨和指責是無效的,可以想象,無端的指責甚至能促使事態的發展走向反面。我們只有和老師們團結一致,靜下心來,分析原因,想出補救的措施,抓緊時間跟上去,這才不會影響全局。當原因找到了、措施想好了、工作補上去了,甚至比想像的還好、還妙,這時心中的快感,就不言而喻了。
有一次,蔡老師為了教育學生的事,與家長發生了口角,他感到既愧疚又委屈,不知所措。這時我安慰蔡老師不要太難過,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檢點不足,一起去和家長坦誠溝通、真誠交流,很快取得了共識,得到了妥善解決,用真心真情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信任。李老師在本校舉辦的市級教研活動中,上了一節“跑調走題”的課,心里總是感到不服輸,整天悶悶不樂。這時我一邊鼓勵她認真反思,好好總結成敗得失,一邊請教研室的同志再來我校指導,終于使這位老師重新燃起了希望,樹立了信心。
責任不推諉。不論何時何地,教師的工作有了失誤或出現了什么狀況,我都首先站出來擔當責任,從不推諉退縮。因為我是第一責任人,應該負領導責任和主要責任。這個時候,我就是教師的脊梁、主心骨,要挺得住、頂得住、穩得住。鼓勵他們在教學、科研中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創。勉勵他們不要怕天塌下來,有我“高個子”撐著。教師做工作有困難、受挫折,有校長撐腰打氣,心中自然就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合作不孤獨。工作中我既充盈又幸福,從不孤單。教研、示范課上,我和教師們一起討論暢想;教研桌上,我和教師們平起平坐,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運動場上,我和教師們一起長跑打籃球;舞臺上,我和教師們同臺獻藝,和聲歌詠;集體備課時,我和教師們一起商討教案學案……我始終記住校長永遠都是一名普通教師,應該和教師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努力打造一個體驗生命價值、幸福成長的共同體。
生活上我熱心幫助別人,也希望別人幫助我。同事之間相處,我從不以校長身份自居,首先是尊重人,然后是幫助人。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會兒,教師們還不算富裕,哪家生活有困難,買不上化肥、種子的,我都主動登門幫助解決,讓教師不為生計發愁。教師家庭與村組、社區出現一些矛盾沖突的,我都會迅速幫助協調處理好,讓教師安心工作。王老師的家庭很困難,有一次愛人在夜里十一點突然發病,到了醫院急需手術,因為暫時交不上住院手術費,醫院不給開刀。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立即起身,冒著大雪在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幫忙繳好押金,與醫院協商拿出最好的醫療方案。待把一切都安頓好,我才離開。教師視我為知己,我視教師為親人,雖然有時也很疲憊,但我心里總是甜滋滋的。
挫折不發愁。學校的金老師在一次下午放學回家的路上,與迎面而來的騎車人猛烈相撞,本來自己沒有違規,但卻被人家砸了車、打了人,感到既委屈又窩囊。對方有個親戚又是鎮上的干部,金老師感到勢單力薄,有理也拗不過他。這時我主動找有關部門相關領導,替金老師據理力爭,伸張正義,最后對方終于道歉,并答應修車,還賠了醫藥費。平時我經常勸慰同事們遇到難題、特別是棘手的事情,不要驚慌失措、愁眉苦臉,不要擔驚受怕、消極茫然;要沉著冷靜、坦然面對,要果敢堅毅、充滿自信。我經常勉勵教師們要從陰影中找到光明,從悲觀中找到自信,從挫折中找到堅強,從逆境中找到幸福。
顧老師兒子高考的分數正好達到揚州某學院的錄取分數線,可是因為錄取操作上的誤差,沒有被錄取,打電話咨詢過,也無濟于事。我看到顧老師一臉的沮喪無奈,心里不是滋味。于是我拉上他一起趕往揚州,與學院領導溝通協商,最后終于補錄上了,父子倆那叫一個高興呀。
成長的長河中流淌著我太多的記憶。在學校里讀書的時候,教師們辛勤哺育我成才,當領導的時候,和同事們團結一心,并肩工作,教師以我為“主心骨”。在平凡樸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和教師們共同譜寫了一曲諧美樂章,也為我們彼此之間的互動發展、幸福成長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上一篇:校長辦學的“操其要”
下一篇:學校觀點教育的真愛、假愛與錯愛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