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如何銜接
校長論文 宿遷中學 湯成軍 中學教育 大學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

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如何銜接

作者:湯成軍 江蘇宿遷中學1167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4/7/17
分享到:
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如何銜接,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重視。由于長期傳統高考壓力的影響,做好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的確是一道難題。我認為中學教育應該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促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

一、從改革課程設置入手

高中可嘗試實行課程學分制,設立學分制的目的是避免理科學生輕視人文學科,同時也避免文科學生知識面狹窄,人文精神薄弱。靈活而富有彈性、鮮明時代性的課程結構,為學生打開了選擇的空間,讓學生在選擇中學會學習,學會負責,學會規劃人生。

二、實現教師的角色轉變

教師要變演員為導演,在教學中不替學生做自己能做的事;教師要變單一為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要交流、對話、溝通, 要師生互動、共同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要變牽引為放手,使學生獲得充分自由地發展。

三、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

進入大學的諸多變化,使得許多學生很難適應,心理矛盾加劇,感到學習與生活都缺乏了目標,從而茫然、空虛,產生倦怠、苦悶、不思進取、厭學和離群等消極現象。這種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中學階段就應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

四、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勇氣,責任感和自我約束能力是銜接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保證。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和不同層次的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形成從高一到高三的德育遞進目標。


五、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創新精神

高中新課程的教育目標與大學的教育目標基本上是相同的,兩者雖然在任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機制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是都把培養社會主義“四有”人才作為目的,均把育人為本作為核心內容。也就是說,高中新課程把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育人目標“銜接”在一起。

六、培養學生溝通與交際能力

培養學生學會自我推介或介紹別人。教師可創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對學生進行交往技能訓練,如開展在班集體中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生活,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社會關系等活動。

當我們用全部的愛心與教育事業相結合,在新課程改革中燃燒激情、釋放智慧、追求卓越時, 我們就一定能實現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良性銜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要從“協同合伙”走向“共同發展”

中學與大學的合作雖然已經部分展開,但大多數還處在“協同合伙”的較低層面,合作對于大學教師教育和中小學的發展并沒有起到實質性推動作用。我們認為認為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應從“協同合伙”走向“共同發展”,旨在推進大學與中小學的實質性合作。

協同合伙表現為一方施予另一方接受的合作關系。如大學將其畢業生安排到中小學實習,并由中小學教師指導這些新手。在“協同合伙”的合作中,大學與中小學之間的合作目標不一致,地位與權利也不平等,大學是合作的受益者,中小學只是大學教育實踐的基地和服務者。大學與中小學“協同合伙”層面的合作,無法解決大學教師教育發展與質量提升所面臨問題:一是大學教育科研成果的檢驗與轉化問題;教育實踐課程的實施問題;大學為中小學服務功能的實現問題。

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要從“協同合伙”走向“共同發展”,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從“協同合伙”走向“共同發展”既是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學提升教師教育質量的客觀要求。其次加強組織建設,這其中包含健全組織機構和合理選配人員以及明確組織目標等。再次是要拓展合作領域,主要應該從在宏觀的體質領域以及微觀的教育教學等領域下手。

最后應該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政府要設置大學與中小學共同發展的專項撥款;大學和中小學都要重視共同發展的經費投入;要提高教育實習的經費標準,改變目前的撥款方式。

只有“共同發展”,實現大學與小學的實質性合作,就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最新久久天堂网 |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 天天看精品动漫视频一区 |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