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抓反思 促課改
校長論文

抓反思 促課改

作者:王新建 武圣宮中心心學校3346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7/9/18
分享到:
  首先,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十年前張某和李某同時被某一個大國有企業公司錄用,十年后的今天,張某已升任本公司高層主管,而李某卻還是一個普通的員工。李某越想越氣,于是跑到總經理辦公室質問總經理:“我和張某同年同日進公司,為什么你提拔他為公司高層主管,而對我不聞不問?”總經理回答他:“張某干一行,愛一行,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他分管的工作每年都有進步和發展,每年都為公司創造了不少利潤,而你工作平平,不管分配在什么崗位上,總是懶心懶意,不思進取,工作毫無起色,這就是你們兩人不同境遇的原因。”李某聽后低著頭走了。
  各位同仁,企業里工作需要總結、反思,而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更要反思。那么反思意思是什么?反思,辭書上解釋為自我省察,即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這里指檢查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這一過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古就有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它要求當局者能夠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觀者,做明白的自知者。對于教師來說,課改之路不但崎嶇不平,而且經常會讓行動者陷入迷茫與困惑。因此,教學反思成了教師總結經驗教訓、揚長避短、不斷推進課改的有效手段,同時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我中心校自課堂教學改革實驗以來,實施“六個一”反思工程,即:1、每位教師除課后寫好教學后記外,每周要進行一次教學反思,寫心得體會,一個月一評價;2、每周學校召開一次課改反思會;3、每周每個學科一節公開課,由驗評組組長組織教師聽課后評課反思;4、每周由班主任召開一次學習小組組長總結反思會,發揮組長的示范作用、指揮作用、輔導作用,評選“眾星”;5、每周班主任(學校)對科任教師進行一次評價,一月一小結,評出“課改之星”;6、每月中心校召開一次實驗班教學管理總結反思會。然而,我們進行的教學反思到底效果如何呢?從督查情況來看不盡人意。下面我就教師個人教學反思講四點看法:端正反思態度、明白反思內容、落實反思行動、提高反思能力。
  一、 端正反思態度
  也許有人心生疑惑,反思行動已經是在努力查漏補缺了,何來態度好壞之分?殊不知,現在的教學反思文章除了少部分教師能自覺撰寫之外,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學校的提倡,甚至明文規定篇幅字數才寫出來,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寥寥幾筆,純屬應付;有的東拉西扯,反思不到點上;有的洋洋灑灑一大篇,只不過是重復他人之言,毫無實際意義和價值。我查閱了204篇教師反思卡,真正對照課改理念來審視自身的教學實踐,思考自己的教學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課改理念的要求,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做些什么的文章不到百分之三十。這樣的反思,與我們的要求相去甚遠。實踐表明,反思貴在真實,反思的落腳點應是我們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方式。每次教學完畢,我們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問,可以與身邊老師一起研究討論,并將心得體會整理記錄。不要把反思當成一項任務、一種負擔。用心感悟、誠心反思,這才是反思的真諦所在。
  二、明白反思內容
  提到反思的內容,大多數教師會認為就是教學內容,寫的反思,內容也是如此。其實,這只能算是狹義的反思。那廣義的反思從內容來看有哪些?本人覺得,反思應包括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行為、教學理念、教學管理、教學結果、教學修養等。如:武圣宮中心校期末課改督查教學反思統計表,現舉四例加以說明。

  1、教學結果的反思。
  武中王紅艷老師的《我看課改》: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75班的課改,使學生發生了巨大變化:課堂教學改革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學生的膽量,使教和學和諧統一;課改的課堂,真正發揮了學生的智慧,讓自主、合作、探究和學習方式展示得淋漓盡致,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宰者,課堂成為學生自由學習的天堂,此情此景,讓人感嘆,課改勢在必行。”
  這個反思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確實反映了課堂教學改革對非實驗班教師教學觀念的沖擊,并促其發生轉變,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武圣宮中學課改的希望。
  2、教學手段的反思。
  武小高老師的《課堂獎勵的反思》,她記敘了該班一學生家長反映的一件事:上小學低年級的兒子吃飯要獎金,吃完菜要獎一元,吃完飯要獎兩元,其父滿足其要求,小孩吃完后說,我們上課經常有獎勵,吃飯當然也獎勵。我們時常感嘆現在的孩子變得功利,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不用獎品吸引、不給什么鼓勵就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可一經反思即知,這種現象未必不是我們日常教學中無意識的引導所造成的,像現在課堂上發言獎勵糖果、獎勵“紅星”……要引起我們的反思。
  對策措施:我們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要用激勵性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但不能濫用,要掌握好“度”。
  3、教學管理的反思。
  武中彭衛華老師的《既要互動,又要秩序》的反思:有時候上展示課時,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當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么忙著整理自己的資料,要么說笑吵鬧,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小組與自己毫無關系,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肯定,明顯的錯誤也發現不了。
  對策措施:建立小組評價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人、尊重人,共享他人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
  4、教學修養的反思。
  百萬完小劉老師在武小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聽完公開課后,在反思中寫道:“我對曾老師精彩的教學設計羨慕不已,心里在想:自己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參,也能把文本讀得非常通透,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課呢?經過反思,我明白了,原來這里面還有個人閱讀積累的原因。”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學中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這說明教師有多廣的閱讀視野,決定了有多高的教學境界。教師所呈現出的每堂課都與他自身的文化積淀有關,學識淺的教師當然上不出精彩的課。可見讀書對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性。
  三、落實反思行動
  武中實驗班歷史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成績為:期中考試與其他三個平行班相比,人均分相差4.5分,及格率相近,優秀人數只有平行班的一半,總評在四個班級中名列倒數第一。期末考試,人均分高5分,優生人數是其他班的兩倍,潛能生得分最高,其他班潛能生無一人及格,總評第一名。這一成績的取得與蔡老師落實反思行動分不開。他在《期中考試后的反思》一文中,一是記錄失敗的原因:基礎知識落實不到位,課堂上熱鬧有余,但對重點難點掌握不夠;對學生理解與運用能力訓練不夠;沒有搞好“堂清”、“日結”、“周檢測”。二是提出整改措施:改進預學案課時編寫,爭取原先安排兩課時完成的教學內容現一課時完成,騰出時間來抓落實,并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大對材料題型的訓練力度,提高學生學習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反思之后當以再實踐來檢驗,再實踐以后,再反思。而我們大多數教師反思過后,有什么收獲?這個問題值得每位教師好好想想。反思不能僅有三分鐘熱情,不能虎頭蛇尾,不能反思完畢還是一切照舊。這也是我們現在有些課改班教學質量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后退的原因之一。反思者針對自己教學方面出現的問題,應積極展開相應的研究學習或“再體驗”;不斷的在與驗評組及其他同科教師的交流碰撞中創新思維,擦出更耀眼的智慧火花;開展“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校本教研,只要我們堅持,我們一定可以在反思中迅速成長起來,并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老子曰:“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既然我們能夠反省自我,就應該進一步超越自我。只有找出所有問題產生的根源和解決的方法,在教學中腳踏實地進行實踐,即落實反思行動,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我,讓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實現反思三年成名師的愿望。
  四、提高反思能力
  教學反思的目的,是為了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而在實踐過程中,教師的反思能力有待提高,提高的基本前提是加強教師業務的學習。只有那些真正保持了學習習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進行“反思”的狀態。也只有那些真正提升了自己的反思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有專業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優秀教師。
  1、 讀好業務書。
  學習學科課程標準,了解新課程、課改的背景、意義,學習縣局《關于進一步深化我縣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意見》、《南縣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細則》、《南縣課堂教學改革“六四五”框架說明》及各校制定的各種實施方案和課改工作細則,明確課改目標和要求,掌握、相關知識概念。
  學習《走進新課程》、《新課改下教師必備的十大要素》、《杜郎口帶給我們的啟迪和思考》、《郭思樂的生本教育》,施方良的《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張榮偉的《“新課程改革“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曹洪敏的《教而思教》,美·喬伊斯的《教學模式》,美·加里·D鮑里奇的《有效教學方法》,杜威的《教育中的興趣與努力》,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文章,結合初步實踐,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指導教學反思。
  2、看好光盤,聽好講座。
  利用有限的課改資源,教師課余時間,可以觀看杜郎口教學光盤、洋思中學光盤及儀電站配備的中小學學科教學、課堂實錄光盤,看專家講座錄像,如《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讀書建議》、鄭金剛《說課變革》等,傾聽縣教研員的指導,實踐新課改。同時希望各校加大課改資源庫的建設,為教師反思提供藍本。
  3、拜好師,學名人。
  對于我們中小學教師而言,“師傅”可以是身邊的同事、課改的先鋒,也可是課改名校的教師,對他們的教學主張、經典課例、教學案例認真咀嚼,反復揣摩,共鳴之處爛熟于心,不解之處留下記號,異議之處寫出己見,然后通過面對面或網絡平臺,向師傅求得真經并與之進行最真誠的交流、探討。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教育教學上理念求新和方法創新。學習孔子、陶行知、葉瀾、魏書生、錢夢龍、寧鴻彬、余映潮、蘇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人的教育教學智慧和人格魅力,他們是我們的精神的同伴和人生的范例。
  各位同仁,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階梯,是管理者前進的基石,它記錄著我們曾經的迷茫,見證我們灑下的汗水,奠定我們前行的腳步。讓我們一起實施反思工程,誠心反思,多角度反思,落實反思行動,提高反思能力,為全面推進我縣課改穩步健康的發展而努力。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专区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最新国产·精品更多 | 亚洲国产精品线久久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州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