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以靈活性確保分層走班的公平
以靈活性確保分層走班的公平

以靈活性確保分層走班的公平

作者:王少敏 浙江省諸暨市濱江初級中學2267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7/1/7
分享到:

  許多學校剛一試行“分層走班”教學,就引起一些家長擔憂,他們擔心學校將分層走班制搞成改頭換面或者說“換湯不換藥”的快慢班,破壞來之不易的教育公平。

分層走班制的理念是從教學有效性出發的——將學情不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組織成不同的學習共同體或者教學班,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最適合自身的“發展階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最終達到“全面發展”。分層走班制試圖最大限度地實現因材施教。因為不同學生之間,客觀地存在著不同的特點和個性差異,就像走路,有的人步幅大但頻率慢,有的人步幅小但頻率快,步幅大但頻率慢的,適合于大步慢走,若強迫他小步快走,則很難適應,效率也不高,同樣步幅小但頻率快的,則最好是小步快走。讓學生踏著什么樣的階梯發展、上升,是間距大而疏還是間距小而密,是大步慢走還是小步快走,只是因人制宜的兩種策略。

分層走班制與以資源配置分型的快慢班有著根本的不同,舊式快慢班一般采用“好教師教好班,差教師教差班”,即實行優質教育教學配給優秀學生的策略,從而造成教育教學資源的配置不公。在實施分層走班教學方式時,這種現象應當避免。

分層走班制應以學生為本,依據不同學情、不同發展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策略,而不是不公平地配置教育教學資源。比如,在實施分層走班制的學校,同一個教師既可以選擇A策略,組織A型課堂,施教A層學生,也可以選擇B策略,組織B型課堂,施教B層學生。也就是說,A層與B層的分層只是學情展示,而在教學層面A型課堂B型課堂只是適合學情的策略。

具體針對教育公平而言,分層走班制中的公平應當體現在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上。當各學校在試行分層走班制時應著力解決好相關問題。

從機會公平角度看,走班制仍保持流動性。也就是說,分層走班制形式中的分層不應是固化的,而應根據學情的變化調整,一個學生在這一時段在A層,在下一時段卻有可能在B層等等,而每個學生都一律依據統一制定的規則或者說游戲法則分層,都一律依據統一制定的規則或者說游戲法則流動,沒有例外,這就是規則公平。分層的流動性特點也是分層走班制與舊式快慢班的最大區別,舊式快慢班是固化的,一般學生一旦完成分班,就不再有什么大的變動。而分層走班每個學生都有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則是權利公平的體現。

但規則往往只適合用來處理一般情況,并不一定適合某些特殊情況,致使在實際中出現的一些例外危及到教育公平的公信力,譬如說,學校要依據某一次測試的結果來分層,若測試這一天某個學生剛好生病,頭昏腦漲,致使他在測試中的發揮嚴重失常。這種情況下,如果以學生為本,那么在確定分層的時候應該有些靈活性,但這種靈活性肯定會成為規則之外的例外。對規則公平的公信力來說,理想的是不出現任何例外,但現實地講,例外很現實。因此,為了使例外不危及規則公平的公信力,我們需要將例外也納入到規則之中,即用補充性規則來消化例外,譬如說,主規則是學校依據某一次測試的結果分層,但除此之外,再另設一款補充性規則,如跨層試讀,以增加規則應對復雜的實際情況的能力,從而維護規則公平的公信力。跨層試讀是對分層走班的微調,以適應按照規則產生的A層的學生要求轉到B層試讀或B層的學生要求轉到A層試讀的一些特殊情況,當然這種微調不宜影響按規則產生的其他學生的權利,也就是說,如果有學生要求從B層轉到A層去試讀,那也不能把原本在A層的學生刷下去,只能給他們在A層另外“加座”。跨層試讀可由學生提出申請,然后經學校綜合評定后決定。如果在分層走班的實踐中能形成針對性強、特色鮮明的A型課堂和B型課堂等,那么到了這個時候,恐怕就不是學校要將學生分到哪一層,而是學生主動要求到哪一層了。學生主動選擇適合他自身發展的教育教學類型,必將會使教育教學的邊際效用最大化。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五月天综合网站日本 | 亚洲天堂性AV在线 | 亚洲j激情综合一区 | 亚洲午夜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