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末寫學校工作總結時總要把“存在問題及今后努力方向”堂而皇之地例舉出來,每當寫到此處,我捫心自問:作為校長,難道學校的老問題還是新問題嗎?新問題還要變成老問題嗎?為什么學校以問題為圓心,轉來轉去,一學年下來,問題依舊?
幾年來,我校試著以問題為突破口,給問題排隊,分解問題,把問題當小課題研究,“誰的問題誰研究”,個人崗位研究與學校整體提升研究相結合,做到每名領導一年解決一個小問題,匯集起來學校就會破解一些大問題。
讓問題亮相,分解認領問題。每學期,學校都要召開領導班子例會,專題匯總各位分管領導總結時寫出的問題。我校把問題分成四個模塊:德育、教學、安全、后勤。針對問題,分管四個模塊的副校長開始分組討論、辯論,分析哪些問題是必須本學期解決的,突破口是什么,由誰具體負責;哪些問題是小組無法完成的,需要學校研究解決。這樣做的好處是,學校各項工作有分有合,主題研究清晰,大家集中精力突破一個問題,方向明,動力足,效果好。
問題變課題,實施個人崗位研究制度。沒有問題的工作才是最大的問題。我校問題討論會結束后,開始進行小課題研究。每位分管領導根據本模塊要求,靶向自身問題,確定課題研究題目,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做好研究前的人、財、物預算,報請學校審批。崗位研究小課題上報批準后,分管領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他們每日、每周都要寫出課題研究跟蹤記錄,每月還要召開課題研究總結會并上交研究體會。在崗位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本身就是行動研究和體驗式研究,既有幸福感又有成就感。
直逼焦點問題,學校整體提升研究定位準。學校教學質量提高是老大難問題,也是社會焦點話題。追溯根源,還是學校管理存在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第一步進行常規工作分工定位,誰在什么崗位負責什么,出現什么問題就找誰,謹防出現工作互相推諉、扯皮。第二步制定日、周、月、學期常規工作安排,填寫日工作紀事。為把常規工作貫穿始終,我校對各位領導班子成員實施日、周、月、學期工作安排制度,周、月、學期總結制度。每周、每月學校召開例會,總結匯報分管工作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校長親自檢查領導班子成員的日工作紀事,查閱每天工作情況,并對周、月工作安排、總結進行批注,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樣一來,學校工作像扭螺絲帽一樣,一環一環扭,環環緊扣,決不懈怠,螺旋上升。
尋求理論支撐,邀請專家把脈指導。課題研究不能三分鐘熱度,學校除要為領導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制度保障外,如何走得更高更遠,尋求理論支撐這一環節至關重要。我校先是利用假期讓全體領導閱讀了《蔡林森:學校管理變革》一書,為新學期課題研究奠定基礎,樹立了榜樣,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此外,學校還經常與縣干訓辦專家學者聯系,請他們為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課題研究講座。領導班子成員要認真學習縣干訓辦編寫的《學校管理參考》內部刊物,豐富自身理論內容,提高課題研究效果。
總之,學校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問題當作絆腳石,望而卻步。我們只要把問題看作進步的階梯,問題即課題,研究就有收獲,堅持就能出彩!
上一篇:指向核心素養的“開放式課程”建構
下一篇:品格教育提升辦學品位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