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夢,腳下有路。榆林實驗中學的發展,是全體師生實現夢想的過程。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我們實驗中學的夢也是全體師生的夢,是實驗中學發展興盛之夢。那什么是實驗中學的夢,如何實現實驗中學的夢。
實驗中學的夢就是名校實驗、和諧實驗、美麗實驗、幸福實驗。我們實驗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在九年的時間里不斷奮斗和追求。今后我們仍將不懈努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更加努力,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名校實驗”是實驗中學的強校之夢。在強校之路上,實驗中學人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名校要用名師支撐,為了培養名師,實驗中學制定了“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用以培養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突出人才。學校現在已擁有特級教師、市級好教師、學科帶頭人、榆林名師、省市“教學能手”、“一五二”人才、市“拔尖人才”、教科研明星、十佳教師等,并繼續培養、選拔中青年教師參與各種名師評比,讓更多的教師成就名師的夢想。同時,培養青年才俊,在青年教師中采用“教壇新秀”評比比賽,新老教師結對子、傳幫帶,校本培訓等,使青年教師很快適應教學崗位,成長、成熟、冒尖,直至成名。
名師撐起名校,優生托起名師,有名師必然會培養特優生。因此學校特制定了“特優生工程”、“創新工程”。在學生中開展校級、市級、省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市級“好學生”的評比,注重培養特長生、特優生,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機會,并表彰獎勵。另外設立科技教研組,提倡學生的科技制作、電腦技術、科技小發明、機器人制作等。
“和諧實驗”是實驗中學的人文之夢。學校要得到發展,需要凝聚全校師生的力量來共同奮斗。創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凝聚人心,才能干成事。因此學校以建立“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為抓手,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設安保處、護校隊,每班有安全員,保證了校園的安全。在校園里,還有團結一致的領導班子,有和諧的干群關系、師生關系,保證了學校的發展,使學校的各項政策都得以貫徹,各項工作得以落實。另外,為了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學校實行了“幫困助學一對一”和“百名教師訪千家,千名家長進課堂”活動,把家長當成親人,把學生當成子女或弟妹來關心,只2012年資助貧困學生600多人次,金額達到91萬元,營建了和諧的校園。
“美麗實驗”是實驗中學的家園之夢。為了營造一個舒適、美麗的學習和工作環境,實驗中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綠化建設,在“服務育人”的思想下,改造校園設施,美化校園環境,特制定了服務育人工程。
在自然環境方面,注重綠化,種樹種草,力求使每一塊空地都有綠色。在人文環境方面,增添新的文化景觀,學校大門,石頭文化,文化墻,表現了“以德立身,以德育人”的思想,綜合成為“培養高尚品格,成就智慧人生”的學校育人理念。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激勵學生。有孔子授課群雕,偉大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的雕像,“我心中理想”浮雕和文化長廊。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內容上,表現的豐富多彩,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再加上近年來增添的硬件設施。如硬化道路,全市最大最好的運動場,教室里安裝全市最先進的交互式液晶電視,新的實驗室,圖書館。使校園設備更好、更先進。
良好的設施,優美的環境,厚實的文化構成了實驗中學美麗的校園,成為學生美麗的學習氛圍,也成為教師工作的美麗家園。
“幸福實驗”是實驗中學收獲之夢。追求幸福是每一個人生活的目標,實驗中學的師生也不例外,在校內,實驗中學的師生擁有美麗和諧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在其間學生愉快地學習,老師快樂地工作;在校外,名校效應給實驗中學的師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因此學校教職工幸福指數不斷上升,學校越辦越好,教師越來越有成就感。再加上越來越好的福利待遇,包括課時津貼,職工體檢,生日蛋糕,各種節日的慰問,各種獎勵,免費早點,健體中心,外出培訓研討在內的各項措施,已經讓實驗中學的教師感到了集體的溫暖,收獲了幸福。
幸福的老師,就會教出幸福的學生。學校給每一個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學生中開展十八個單項獎的評比,組織各種社團活動,包括足球隊、藍球隊、管樂隊、校園廣播。開展三節一會,即: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運動會。使每一個學生的才能都有了用武之地,每一個學生都有了發揮個人特長的機會,他們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感到了快樂,收獲了幸福。在實驗中學的每一天,都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踏進大門,收獲自己中學時代的幸福。
有夢想,才有動力,有夢想,才有追求,實驗中學人已經實現了昨天的夢,正在為明天的夢而奮斗。不斷努力,不斷奮進,不斷創新的實驗人,定會描繪出更加美麗的夢,為國家、為社會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