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辦學理念是學校發展的靈魂,優秀的校長是以先進的辦學理念來管理學校,引領學校高水平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 2004 年,新一屆領導班子根據學校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特點,基于“抓住機遇,適度超前發展”的指示思想,明確提出了奮斗中學的辦學理念是“學生為本、教師強校、科研興校、品牌立校”。“學生為本”強調辦學的宗旨,“教師強校、科研興校”,突出學校的內涵發展和工作重心;“品牌立校”,強調學校發展的目標及方向,以及挑戰未來的生存能力。這個理念具有嶄新的時代含義,通過這個理念的確立,為學校的發展樹立了“根”。
一、適度超前是前提
奮斗中學地處杭錦后旗陜壩鎮,地域偏僻,無區位優勢;地方經濟相對落后,無經濟與人才優勢;生源范圍小,無生源優勢。基于這樣的現狀,學校明確提出了“抓住機遇,適度超前發展”的指導思想。超前的要素包括:①環境建設適度超前;②教學設施適度超前;③教學科研適度超前;④教師培訓適度超前;⑤教師待遇適度超前。總之,適度超前意味著奮斗中學的教師和學生可以享受到同北京、上海等其他大城市的老師與學生相同的教學資源,實現相同的人生價值。唯其如此,我們的教師隊伍才會穩定,工作才會積極,在局部范圍內形成“孔雀”西北飛的小局面。適度超前,高的起點,讓我校得到了大發展。目前,學校占地總面積為26萬平方米,比2004年增加了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增加了7萬平方米;綠化美化面積達到了3萬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活動場地達到10萬平方米,生均14平方米。新建的主要教學設施有:學生公寓樓、圖書藝術樓、科技綜合樓、餐飲綜合樓、4萬平方米的國內一流的大型塑膠體育場,固定資產達到 1.2 億元,凈增加了7200萬元(按當時物價計算)。同時加大了對現代教育設施的投資力度,現代教育設施的價值由原來的700萬元增加到目前的1500萬元。教學環境、教學設施等辦學條件都達到了全區一流的水平。于此同時,我們更注重了教科研工作,教師隊伍培訓優先的原則。以適度超前的思想為指導,帶動了學校整體工作的大發展,并為奮斗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帶來了大效應。
二、制度創新是關鍵
制度建設和創新上,我們遵循了整合、規范、創新的原則。對原有的制度進行了詳盡的整合,并加以規范完善,讓其合乎校情,跟上時代。總之,我們創新制度是在遵循傳統上的創新。比如我們引入ISO9001教育體系認證,引入的靈魂是理念,是持續改進的方法,是不斷完善的思想精髓,決不是憑空引來一套制度來管理我校。在制度創新上,我校近幾年“走”了三招棋,達到了規范管理、激活機制、充滿生機的治校之目的。
1 、引入了ISO9001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我校在2004年經過反復、多方考察論證,引入了ISO9001教育質量管理體系,使奮中成為自治區高中首家取得ISO9001教育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學校。先進的管理理念與學校的教學管理實際相結合,構建了獨具奮中特色的教育質量管理體系。體系形成以來,學校發生了四大變化:一是辦學的標尺由過去一味追求升學率逐步轉變為追求社會的需求和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二是建立學校、部門、教師、學生四級質量目標。三是建立健全質量監測制度,實行目標化管理,對學校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持續改進。四是升格年級組為年級部,由年級部主任對任課教師和班主任進行選聘,對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進行直接的指導和考核,實行重心下移的扁平式管理模式。體系的引入,從操作層面上為“學生為本、教師強校”的辦學理念作了強有力的支撐。
2 、激活用人機制。2005年學校推行了全方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實行了從副校長、環節干部、年級組長、教研組長、行政人員的層層競聘,逐級簽訂任期目標責任書,教師任用由年級部挑選。這一系列的改革把競聘機制引入了領導干部和教師的任用上,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干部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3 、激勵和提高共用的原則。我校實施教師“末位提高制”,同時又實行“骨干教師”、“教壇新秀”獎勵制。前者用以警示教師,促使其奮發向上,三年來,共有18位教師或外出學習或轉崗或減課提高;后者用以獎勵優秀教師。我校共評出21名骨干教師,給予每月500元的補貼,并予以每年1000元的教研支助。我校有13位教壇新秀,是青年教師發展的導引。“末位提高制”和“骨干教師評選制”極大地激發我校教師的工作激情。
在實施制度管理的基礎上,我校很注意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在人文關懷這個軟管理中,我覺得關愛教師是前提。“沒有大愛就沒有教育”,我理解為,這大愛:一是指老師對學生的愛心;二是指校長對教師的由衷關愛。在關愛教師的同時,作為校長還要尊重教師,學會傾聽教師的心聲,尊重他們的意見,集思廣益。幾年來,每逢大的規劃、決策,我都征求全校教師的意見建議,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形成一種熱愛“奮中”的“小氣候”。在關愛、尊重教師的同時,我們更關注教師的發展,把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納入同步。可以這樣說,作為校長的我,甘為人梯,為教師的專業發展鋪好路。我校16字理念中,“教師強校”“科研興校”,決不是一句空話。此外,作為一校之長,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師,影響學校。
三、專業發展是根本
作為一校之長,抓學校發展的根本是抓教師發展,抓教師發展的根本是抓教師的專業發展。一個學校教師專業得以發展,學校便有了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具體舉措是:
1、建立合理的教學研究機制。學校制定校長、中層干部、教研組長聽評課制。成立教育教學管理委員會,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班級教學中成立目標質量協作體,整體推動教學深入開展。
2、注重教師隊伍的多元化構建。為了促進教師隊伍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我校招聘教師注意了從不同地域、不同院校招聘教師,運行幾年下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注意構建學習型校園。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構建學習型教師隊伍。近年來每年外派教師學習不少于教師總人數的1/4,每年聘請知名專家來學校講學,每年在校內舉辦市、區級的教學比賽或公開課,為教師專業學習搭建平臺。學校備有教學專用車,方便外出學習。常開通的網站有五家,臨時開通的網站有三、四家,供教師們學習。這些舉措,極大地開闊了教師視野,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水平。于此同時,還建立了考評機制,督促教師讀書學習。
4、打造研究型教師隊伍。 “教師強校”“教研興校”理念實施的關鍵,是打造研究型教師隊伍。我校的教研遵循著實踐、反思、學習的思路,持久扎深地開展著。學校鼓勵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學年寫反思不少5篇,鼓勵教師讀書,提倡教師撰寫論文,開展校內論文評選,并對獲獎或發表的論文予以表彰獎勵。我校教師每年平均發表論文在100篇以上。2005年以來,我們共結集出版了四部教師論文集。學校編訂2本《奮斗中學教師教學反思錄》。學校還鼓勵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先后申報、結題的國家級、自治區級課題11項,市級課題17項。為開展課題研究,學校為課題組增撥了課題研究費。我校還有30多位教師準備開設選修課,目前已開了12門選修課。
5、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教科研的陣地是課堂,研究的對象是課堂教學。千教萬教,課堂教學最是顯硬功之地。學校教研的方針是以“以教研促動課堂教學的提高,以課堂教學升華教研水平”。學校從各種途徑提升課堂質量。如領導聽課制;教研組循環聽課制;集體備課制等,每學年都進行各類課堂比賽。今年,我校又制定課堂教學常規和各學科教學評價標準,以此帶動課堂教學的深入開展。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倡導“師”“生”互動的教學,課堂上有“情”有“智”。
6、規劃教師的專業發展。2007年,我校全面啟動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工程,專業化發展既有鼓勵性的引導,又有強制性的督導;既全面,又個性地讓教師規劃自己的專業發展,引領教師實現自己的目標,體驗成功的快樂感。
四、文化積淀是動力
學校建設中,文化和傳統最能體現學校的軟實力。制度是約束人的,而文化是熏陶人的。文化“化”人的積極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像一只無形的手牽動著學校的發展,關乎著學校的命運和未來,文化是學校發展的最強勁的動力。
建設濃郁的學校文化,有利于提高師生思想修養和道德素質,具有塑造人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學校強化了校園電視臺、廣播站的建設,及時反映校園生活,以高雅的文化藝術凈化學生的心靈;開辦了教師學術講座和校本課程,開闊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設立了主題鮮明的奮中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班主任節,全力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向社會展示名校風采。學校構建了奮斗中學兩個重要窗口和信息平臺:一是恢復了《奮斗》校報;二是建立了奮斗中學網站。
2007年奮斗中學迎來了建校65華誕。我校把65周年校慶主題定位于“文化校慶、學術校慶”,開展了深入挖掘、豐富奮斗中學深厚的校園文化內涵、提升學術氛圍的一系列活動:產生了奮中新的校徽、校歌、校旗;確立了“強學、修德、健體、創新、奮斗”的奮中校訓和“志存高遠、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在校園塑了傅作義先生全身像、孔子、魯迅全身像,建成了文化長廊、文化壁廊、生物化石展廳等奮斗中學校園文化的幾個標志性項目工程;聘請了專業公司規劃設計并建成自治區高中學校中最好的天文館。校園經過進一步的文化建設,現在的每一處景觀、每一尊造型、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奮中特有的文化氣息。可以說,奮中的校園就是文化的樂園。優良的學校文化,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師生的精神面貌和品德素質不斷提高和完善。
下一步,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我們在深層次的層面上仍要做一些扎扎實實的工作。
1 、編集《校園文化讀書》,實施文化育人工程。
2 、結合自治區示范學校的示范點——學校文化建設帶動全校的文化建設工作。
3 、編撰校史,挖掘學校傳統,在學校傳統研究上著力,多層面地汲取優秀文化基因。
五、品牌創建是終極
奮斗中學“學生為本、教師強校、教研興校、品牌立校”的16字教學理念中,最后的落點是“品牌立校”。意味著學校最終的辦學如何,關鍵是你樹立起奮斗中學這個品牌沒有。或者說,這個品牌的價值如何。認真思索,品牌實際上就是學校品質、價值、內涵的外在反映,是學校的價值取向。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物”有所值,內在的“品質”和外現的“品牌”表里如一,也就是說越來越高的教學質量和越來越高的辦學榮譽名實相符。如何打造品牌學校,我深切的體會是內涵式發展是關鍵,創建特色學校是目標。
1 、走內涵式發展之路。2008年初,我校擬定了《2008—2010年奮斗中學內涵式發展規劃》,規劃明確了我校今后的發展是走內涵式發展之路。規劃的核心是以管理為抓手,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師生發展為目標,全面打造奮斗中學這塊品牌,把奮斗中學辦成西部名校。
2 、創建特色學校。一個品牌學校,需要多方位因素支撐,如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優質的教育環境及資源、優秀的教師隊伍、全新的育人模式等,另外特別值得的一提的是辦學特色。因為品牌這個內涵,說穿了就是二個字,即“精”和“特”。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奮斗中學各項工作,就是在藍圖、方向既定的情況下把教育教學工作做精細,并且部分工作做出特色。目前,在音體美特色教育得到重視的基礎上,我們正在開發一些有特色的選修課,逐漸形成特色,逐漸向特色學校邁進。
以上五點,適度超前、制度創新、專業發展、文化積淀、品牌創建,是我近幾年內踐行“學生為本、教師強校、科開興校、品牌立校”的辦學理念思考和探索、并付之實踐的課題,并在實踐中確實起到了引領學校走上了大發展之路的作用。近年來,奮斗中學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社會美譽不斷提高,與這些探索是密不可分的。真可謂:高起點,新理念,帶動學校的大發展,贏得了辦學的大效應。
上一篇:立足文化育人 奏響和諧樂章
下一篇:走多樣化、特色化的教育之路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