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長高峰論壇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論文 > 再談學生減負需要深度教育智慧——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
校長論文

再談學生減負需要深度教育智慧——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

作者:孫先亮 山東青島二中2265次查看
發布時間:2013/12/11
分享到:

學校新景觀
——再談學生減負需要深度教育智慧

轉變思維方式之后,我們應該怎樣改變現有的教育呢?

學生回歸有興趣的校園生活

興趣是引導一個人持續行動的心理動因,而興趣產生于學生自我的需要。今天的學校變成了純粹的脫離社會機制的“考試訓練機構”,一切從考試出發。教師留給學生最為重要的知識價值觀就是提高成績。在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都被放在次要地位。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源于提高成績的動力,也許在短期內這能奏效,但是當這份動力不能使學生獲得最好或者更好的成績名次時,它就像陽光下的雪人,一點點融化直至徹底消失,而慢慢滋長起來的是學生成長的煩惱、學習的厭倦,心理負擔逐漸加重。學校變成了一個讓學生身心疲憊、沒有樂趣、沒有自由的地方。

學校讓學生回歸有興趣的校園生活,就顯得非常有意義。

讓學生有參與體驗的興趣。體驗就是讓學生去經歷一個過程,去體驗知識生成的奧妙和應用價值。如讓學生到生態園去進行樹木嫁接,到實驗室去進行無土栽培或組裝一個電子對講設備等等。

讓學生有探索的興趣。探索未知領域或知識,充滿好奇地發現世界未知的奧秘,是人在學生時期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的未知,是一個不斷地挑戰、超越自我的過程,也必然是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例如我們有一個學生研究人自身生物電的問題,為此查閱了大量資料,訪問了許多專家。這一切都讓探索超出了事件和過程本身的意義。

讓學生有創新的興趣。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研究與思考,獲得解決問題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就能夠變已知為新知,突顯知識的應用價值,激發獲取新知的內在動力。我們的學生參加中國節能汽車大賽,以自己的智慧解決了節能汽車的點火裝置問題,把有限能源利用到極致。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能由此幫學生確立未來發展方向。

教師回歸有思維的教學

“就學生的心智而論,學校為學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這樣說。回歸以思維為主題和主線的教學活動,就是把教學轉化為師生共同研究和探討的開放式活動,從根本上擺脫學生學習的枯燥乏味和被動狀態,從而為學生創造一種參與體驗、經歷升華的自我提升環境,使學生獲得解放,使減負得以解決。

這取決于教師的認識與實踐。

一是對教學目標準確定位。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把以知識為載體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核心目標。加強以生活為基礎的教學情境設計,提高課堂的效益。

二是充分挖掘學科價值。學科基礎知識是人類知識的集成,在現有的課程綱要中是相對確定的。任何文本所承載的內容都有不確定的和無限的教育價值,教師的境界和視野不同,對文本的內容的理解就會不同,因而也就會產生有差異的教育效果。我們開展基于三維目標的“學科價值”研討和“學科支持學生發展基地”建設,以發散式思維的方式創新文本的價值,挖掘每位教師的優勢智慧。所以,當學科價值進入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狀態時,學科“為學生創造價值”的追求就會變為現實。

三是腦科學的支持。今天,腦科學研究的成果正在逐步揭示大腦的機理,并在腦力開發和提高學習能力中取得實效。詹森在《探索青少年腦的奧秘》中提出,人的大腦的智力水平取決于大腦中樹突和軸突的數量與質量,而這又與外界刺激有關,只有豐富的和新異的刺激才能促使這兩者發生變化。詹森提出,提升腦力的六種素質為“執行與社交、記憶、情感反應、語言、數學、空間想象”,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規律,這六種素質在腦力提高中共同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可偏廢。因此,任何以促進學習為目標的單一的機械的活動,不僅無益于大腦智力水平的提高,更無益于眼前學習水平的提高。

四是探討評價的變革。評價是激發學生有效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手段,科學的評價不只是解決學生對知識的重復記憶和簡單再現,不只是對知識熟練程度的考查,而應當專注于考查學生思維活動的質量和效果,特別關注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在此過程中的創新價值。所以,改變了考查目標,就必須改變考查方式,改變育人方向。

學校回歸有生命活力的校園

學校是讀書的地方,但不應只是讀書的地方,它應當是學生激情迸發、活力四射的平臺。一所被書本、考試包圍的毫無自由的學校,一所被分數、排名壓抑得無法呼吸的學校,與活力是毫無關系的。學校不可能給予孩子自身的品質,但是教育可以喚醒、激發、引導,使之成為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和方向。因而,學校的品質決定學生的品格,成就學生的品位。

學校應是形成生活品位的地方。杜威說:“在生活的情境中,學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了解事實、觀念、原則和問題的重要意義。”因此,學校要給學生自由生活的環境:讀書,交往,健身。要給學生參與學校生活的機會:意見,建議,管理。要給學生研究與創新的機會:猜想,實驗,分析。要給學生體驗社會政治與經濟的機會:模擬聯合國,模擬世界經濟峰會等。把生活的真實交給學生,把思考的權利交給學生,把判斷與選擇的機會交給學生,生活就會用創新的能力和素養滋養學生。

學校應是滋養個性品格的地方。學生是有差異的生命個體,這種差異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園,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未來發展的高度。但是,學生的個性差異很容易被看成是與一統的教育格格不入的品質。校園內的一切都是統一的:校服,課程,課堂,考試,體育活動等。無差別的教育讓整齊劃一似乎具有了審美價值,卻造成了學生發展的模式化,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處于成長時期的學生,需要學校提供個性發展的平臺,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學校應當努力去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優勢智能,教師應當給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最大支持,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校應是提升智慧品質的地方。智慧高于智力,體現的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學校是幫助學生生成智慧的地方,但是智慧更為關鍵的生成條件是實踐。學校教育如果以開放的心態,本著為學生發展的情懷,就能夠創造一切條件,讓校園處處充滿實踐的機會。比如,我們讓學生參與校園環境和文化設計;讓學生去調研城市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案;讓學生以競標的方式,組織策劃學校的體育節、藝術節等大型活動等。學校由此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為學生發展創造了極大的空間。

減負并非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需要用自己的良知和責任,去創造學生才智展示的舞臺、素質充分發展的機會、心靈自由飛翔的空間,塑造孩子和諧發展的未來。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日本道免费综合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