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從低處做教育”堅守的底線是什么?
十一中的答案是,從不妨礙別人做起,喚醒向上向善的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校長王連登說,我們孜孜以求的教育夢想是,著眼于學生的升學,更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關注優秀學生,更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基于這樣的追求,十一中以“從低處做教育”為出發點,確立了校訓:“優秀是一種習慣”;育人理念:“進步就是成功”;校風:“誠實、守紀、善良、向上”。王連登說:“校風不僅是學生在校時追求的一個準則,更是佑護學生一生成長的八字箴言。”
十一中樹規立矩,從嚴治校,要求學生從學習和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做起。記者采訪時,學校教育處正在從出勤、自習、公寓、衛生、兩操、自行車擺放、儀容儀表、交往八個方面,對上周“零扣分零違紀”活動進行匯總。4月“零扣分零違紀”獲獎班級高一10班班長秦雪晴說:“成為十一中人,我們知道了自己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
十一中重視熏陶感染,從誦讀《弟子規》抓起,喚醒學生的做人規范。周一的升旗儀式,3000多名師生“整齊肅立”,齊誦《弟子規》,周而復始,蕩滌心靈。副校長袁曉軍告訴記者,“學生還把《弟子規》編成情景劇搬上了舞臺。”高三級部主任宋元波向記者展示了學校的德育課本,高一熟讀《弟子規》,高二精讀《笠翁對韻》,高三學習《詩經百句》。同學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感受生活,懂得了與人為善、孝敬長輩、誠實守紀的良好品質。
十一中用活動為學生“潤身育德”。三月文明修身,四月青春放歌,五月陽光課外,六月誠信感恩,九月尊師重教,十月愛國愛校,十一月書香校園,十二月精彩文藝……高三19班班主任張志偉老師說:“每一次活動都由學生自主組織,讓活動賦予學生信心和力量,從進步走向成功”。
用生命感動生命,用靈魂喚醒靈魂。駱承烈、宣兆琦、郝永勃,乃至大詩人汪國真……都成了十一中齊之風文化大講堂的主角。而學校設立的“無人監考考場”,讓同學們“不辜負學校的信任”;“三園”工程,讓同學們成為靜謐校園、潔凈校園、文明校園的使者。每月一次的“校園之星”評選,讓同學們昂起自信陽光的笑臉……校長王連登說:“我們要做熊熊燃燒的火爐,就是一塊冰冷的石頭,也要把它燒熱。”
“從低處做教育”成就了高處的不凡。在淄博十一中,高一年級學生從文明修身到追求優秀;高二年級學生從他律自律到追求卓越;高三年級“無特區”,用拼搏進取為學弟學妹做出了表率。他們之中有當選為感動淄博人物的董軼群,有省級優秀學生王培臻,有經過全國遴選進入山東大學泰山學堂的顧芳霖……他們成為或正在成為十一中最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