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讓孩子健康成長,基礎教育培養該做什么

專訪: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石彥倫

一個孩子有追求,我們學校碰到的教育的障礙他們學生沒追求,被動的學,我只是被塑造,被教育的,一切沒有主動性也不去對自己未來做更多設想,更不會在學科或者各方面做一個主觀的選擇。我們的家長和老師應該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熱愛學習的能力,并把學習當中一種任務和責任來對待。 要把學習當做一個必須完成的人生的歷程,或者是一種責任,孩子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有責任的去學習,就不會出現剛才我說的反正我是被學習的,家長給我安排一切,讓我彈鋼琴我就彈鋼琴,讓我學畫畫我就學畫畫。只要努力,種瓜得瓜之后是非常喜悅的,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要讓孩子把學習當做苦差事,有了苦才有甜,不可能一開始先有甜,先甜后苦很可怕的。

讓孩子健康成長,基礎教育培養該做什么

【時間】2011年7月29日

【嘉賓】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石彥倫

【主持人】記者

專訪原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石彥倫

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討論的話題是:讓孩子健康成長,基礎教育培養該做什么?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賓是原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石彥倫老先生,石校長您好。

【石彥倫校長】:謝謝。

記者】:大家說您的氣質是大學教授和中學校長的完美結合,是北京最有風度、最帥的老校長之一,非常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在訪談正式開始之前,想請您跟我們分享一下您這些年的從教經歷。

【石彥倫校長】:我是文革前最后一屆高中生,也是最老一屆高中,文化大革命開始時在學校里教了幾年書,非正規教學,沒有教材。1978年上的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在首師大教課研究所在那里工作八年,然后中文系工作了三年,接著在原來的管理系,在政法學院工作三年,1998年被任命為首師大附中校長,在大學期間既擔任書記,又教著大學的課程。曾經在北師大教科院進修了中文教師課程。

我學的是中文,但從事的是教育,從1998年1月8日到2011年1月10日退休,整整13年。我大學期間從事師范學生培養工作。1974年,從工人隊伍中被挖掘出來,當時的老高三就是最高級知識分子,沒有大學生補充教師隊伍,把我從地下挖出來當教師是七幾年,一直到2011退休,這么長時間一直跟教育打交道,跟教書結合得更緊密。

記者】:石校長,您覺得一個好的校長,需要什么樣的素質,如何才能做一名好的校長?

【石彥倫校長】:我想第一得有責任感,我一直認為人必須得有責任意識,才可能辦成一些事情,或者說一生不被荒廢,所以在首師大附中我給學生定的目標的時候就是"一二三"。一就是意識,責任意識;二就是兩種精神,刻苦學習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三是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如果一個人對生活不負責,對工作不負責,對家人不負責,甚至對自己健康不負責,難以想象他會對社會有什么成就,為社會做什么貢獻。第一,一個校長,他面對的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未來,責任是不言而喻的。第二,我不敢說校長真能教,因為從我接觸和我的了解看,相當一部分是假懂教育或者根本不懂教育。第三,要有人格魅力,從事教育首先要有愛心,沒有愛心的人是搞不了教育的,他會厭煩、會煩燥,孩子很正常的天真、淘氣、玩耍,他調皮覺得看不下去,不喜歡,所以必須得有愛心。三者不可缺的——責任、懂教育,另外會教育,有愛心,當然還包括更多的學識、修養,相對完善的性格,多方面的藝術才華。

記者】:有了這三點學校才能良性運作帶領學生更好發展。您從教這么多年,您覺得基礎教育發展的重點應該是什么呢?

【石彥倫校長】:我想一個是孩子健康發展,因為人的發展是第一要務,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健康向文明方向去發展,所以有些學校辦學理念叫以人為本,我覺得這太寬泛。因為以人為本是一個執政層面,一個黨一個政府提出社會上以人為本,把這個口號或理念直接拿到學校,顯然有點太寬泛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生什么為本,學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如果學生為本,學生一切都可以滿足嗎?你滿足不了。我覺得應該一切以學生健康發展為本,一切工作圍繞著學生健康發展,健康是兩層,身心健康,包括知識層面的學習素養的健康,也包括個人層面的身體心里的健康。人在18歲之前是心智發展比較快的時期,如果這個時期的教育沒做好,耽誤的是一生。到大學有法律責任能力、有行為能力的時候,他的自主意識很強。而中小學生是未成年人,有些東西你要替他的利益來著想,孩子我想怎么樣發展,不可能讓他自己學會這種。這個過程中要站在孩子發展角度考慮,要為孩子健康發展創造一些必要條件,包括硬件顯性的條件和軟件隱性的條件,所謂隱性條件就是師資,學校教師水平、素養,硬件教學環境是不是能夠成功做到是學生發展的搖籃,要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搖籃。

有一個老人談到他的學校,他都非常懷念當時的學校,那個學??赡茉诋敃r是不錯,現在看起來很簡單,就是教室、黑板、粉筆,懷念什么,懷念那些老師和同學,懷念老師和同學共同營造一種文化和對他的熏陶。教育本質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事,常常不表現在形式上,而是潛移默化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實際上學生教育和老師教育更多是一種熏陶,是一種感染,是一種引領,是一種啟發,就像導師引導戰士一樣,要想組成戰爭領袖人物或者導師,首先他必須有一個崇高的理念讓大家信服、崇拜他。所以老師和學校的最大的進步就是讓學生喜歡,讓學生有一種歸屬感,讓學生愿意到學校去,巴不得到學校去,舍不得離開學校。
記者】:中小學期間應該培養孩子健康心態發展,在教學當中,您感觸最大的是哪一方面?

【石彥倫校長】:一個孩子有追求,我們學校碰到的教育的障礙他們學生沒追求,被動的學,我只是被塑造,被教育的,一切沒有主動性也不去對自己未來做更多設想,更不會在學科或者各方面做一個主觀的選擇。我們的家長和老師應該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熱愛學習的能力,并把學習當中一種任務和責任來對待。我聽到一些專家,學習應該是愉快的事,怎么看這個愉快。首先記住學習是什么?學習本質上來講,也是一種勞動。如果說勞動是愉快的,勞動是幸福的,那么幸福在哪里?愉快在哪里?看到書,一種成就感的喜悅??追蜃觾删洹安灰嗾f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還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要有興趣感要有愉快感,在付出之后有收獲,看到自己成就一種愉快感。相反,在學習過程中不努力,今天什么都沒干特別輕松,玩著鬧著做著游戲就把學習學好,這都不可能。如果學習認為是一種勞動的話,那就是辛苦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有人把學習當做一種勞動這種公式改變了,學習教育的一切都可以當做游戲。如果改變不了學習是一種勞動的話,那么勞動是必須的,你的幸福在于你勞動之后。

我覺得人生有三個階段,未成年階段,那是學習,成人階段那就是工作,一個是退休養老,只有退休養老階段他才有資格說大家來照顧我,我享受了,我一切應當享受成果。那么在之前的階段,你要勞動,回饋社會服務社會完成你的責任,要養家糊口,養活自己,不要成為社會累贅。未成年人即將走入社會,要學習積攢儲存自己的能力,將來報效社會,服務社會,孝敬父母。如果今天不努力,不用心,將來沒有能力報效社會孝敬父母,也沒有資格老年時候享受社會。有人講玩是孩子天性,確實是,肯定不愿意坐在一起被動學習,但是要知道人是為什么不可以不勞動,這個階段人作為學生不可以不學習。要把學習當做一個必須完成的人生的歷程,或者是一種責任,孩子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有責任的去學習,就不會出現剛才我說的反正我是被學習的,家長給我安排一切,讓我彈鋼琴我就彈鋼琴,讓我學畫畫我就學畫畫。只要努力,種瓜得瓜之后是非常喜悅的,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要讓孩子把學習當做苦差事,有了苦才有甜,不可能一開始先有甜,先甜后苦很可怕的。

記者】:對中小學家長對他們有什么想說,如何引導孩子?

【石彥倫校長】:不要你為孩子設計一切,什么都是你說了算,孩子要有選擇權。郎朗是很有名的鋼琴家,他也談了他的學習很苦,爸爸對他的要求很嚴苛,甚至可以說是打出來的。這給人一種錯覺,認為任何一種技能只要強化他去練肯定能成功。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郎朗爸爸嚴格要求他,最后成為著名鋼琴家只是其中的一個要素,而他的先決條件肯定是他的樂感,他的音樂素養是具備的。假設像我一樣,五音不全,當時考樂隊音階讓我拼,我不會把兩個音階和弦拼出來,但是電視一個盲童可以拼出三個和聲,那必須得有天賦才行,有了先天條件之后,挖掘他,啟發他,讓他有興趣,對他嚴格要求肯定是成功的。但是大多數孩子不具備這種條件,不要家長替孩子設想你必須學這個,必須學那個,必須像街坊鄰居的孩子、必須像我同事孩子。

每個孩子總是個體,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從性格、天賦上,甚至包括生理機理上都是個體的,獨自的,一定要根據他的特點來設定。負責任的家長要和孩子共同探討他的未來,共同設計。有的人看別的孩子上什么班,自己就焦急不安,是不是把錢花出去就踏實了,我說你不去為孩子考慮他喜歡不喜歡,把錢花出去讓孩子收獲是什么,而是看到別人在考慮自己,那是最大的失誤。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自己看著他成長,所以家長也要學。社會上最大的缺憾就是對家長教育太少。

現在的家長需要的是科學的、有效的教育指導,不要盲目的跟孩子交流。家長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輸贏是什么?拿什么當做贏,拿什么當做輸?,F在一般考上好大學就是贏了,沒考上好大學就是輸了,實際上進了大學也僅僅是一個階段的開始,這一生他是否成功了,我們不知道。咱們沒有任何貶低別人意思。北大新聞系一個好學生,出家到龍泉寺,這件事得與失,正確不正確不去評論,假如說你的孩子將來是這樣,你認為是輸了還是贏了?當初進北大的時候,他肯定覺得孩子是贏了。這個結果之后他是不是要重新判斷。所以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根本給孩子設計一個健康的成長道路,幸福的道路,而不是說人家上奧數我也得上奧數,人家彈鋼琴我也得彈鋼琴,我不能比他差。這實際上是教育的失誤,社會轉型期,哪怕自己的孩子將來不如別的孩子,丟掉機會被人擠掉了,其實大可不必惶恐。


分享到:

姓名:石彥倫

所屬學校: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三级欧美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 | 亚洲一级二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