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專訪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劉大偉
【時間】2010年3月29日
【嘉賓】專訪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劉大偉
【主持人】記者
【記者】:多年來,在教師行為研究中,我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大體要經過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需要有哪些主、客觀條件?需要具有哪些個性的表現?成長期通常的時間和較短時間是多少?他們在起點、中繼和到達目標過程中有哪些特點和差異?這些在教師成長的個案研究中已看到了一些眉目。在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位有著16年教齡的特級教師,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批優秀教師成長中共有的印記。
【記者】:劉老師,成為優秀教師的人,大多不是在勻速運動中“磨”出來的,而是最初就具有爆發力的人,他們往往是“一炮打響”。因此,優秀教師是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里走完這個過程的。我想了解一下你的成長過程,并想知道你剛作教師時的作為。
【劉大偉】:我在教學上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頭3年。我稱這個階段為“探索期”。在這個階段里,我完成了由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而且有了我比較滿意的起跑。那是在我工作不滿3個月時參加的區“教學百花獎”比賽。我工作不滿百天,正處在“摸著石頭過河”階段,教學經驗和教學技能無從談起,我有的只是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幸運的是當時組內的兩位特級教師和兩位高級教師,都是在政治教學領域頗有影響的教師。老教師們手把手地教我備課,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替我考慮得無微不至。比賽結果,我居然戰勝了所有的競爭對手,獲得了一等獎第一名。這次成功給了我信心,使我感悟到“我行”,“我能成為一個好老師”。
【記者】:新教師起跑的“爆發力”源于師范教育所給予的底蘊。我想知道你當時是怎樣一位師范生?你為后來做教師準備了些什么?
【劉大偉】:第一次參賽活動,老教師們固然功不可沒,但也在于我自身較為全面的素質。我喜歡文學,善長文藝。我的口才很好,曾獲過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一等獎。我說這些是要說明一點,全面的素質對于一個有發展前途的青年教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老師應當“博”一點,“雜”一點,高素質決定了高起點,這樣的老師完全可以縮短甚至跨越“影響質量期”,迅速走向成熟。
【記者】:許多事情起始決定著結局。優秀教師有優秀教師的起始。我在教師培訓中特別強調“起點”給予。因為在這里已經開始形成“優秀”與“一般”教師的差別。不知你成長的初始狀態能否說明這一點。
【劉大偉】:是的。從心理學上講,新生兒如果在出生后的三四年中沒能正常地接觸社會,便錯過了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日后很難形成正常人的思維及語言能力。教師也是如此,如果在參加工作的前三年不能很快進入角角,并初步樹立自己的教學形象,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充其量也只能成為一個“教書匠”,很難有大的作為。如果把教師的成長比作一座大廈的話,那么“探索期”是奠基的工程。
【記者】:在度過了“探索期”后,你的教學過程發生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突破?
【劉大偉】:我教學生涯發展的第二階段,我把它稱為“成熟期”。其標志:一是我開始注意對教學實踐的理論總結;二是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在這個階段里,我對國家頒布的“教學大綱”已心領神會,對高中教材也已了如指掌。在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體會到簡單的模仿和對課堂教學的一些皮毛的改革,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我的發展,于是,我開始有了對自身教學理性的分析。認識上的提高,帶來了教學實踐的革命。
備課,我有了“三步曲”:第一步,“有它(教材)沒我”;第二步,“有我有它”;第三步,“有我沒它”。上課,我有了“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形動”,既千方百計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政治課;第二境界是“心動”,既用我的真情打動學生,刻意創設特定的課堂情感氛圍;第三境界是“神動”,既把我的觀點變成學生的思想,進而導之以行。
【記者】:優秀教師成長的個案啟示由“探索期”到“成熟期”是一次飛躍,能談談實現這一飛躍的條件嗎?
【劉大偉】:我想實現這一飛躍的條件至少應當有三個。第一是在師德上。教師應當有強烈的進取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感應當是他教學樂章中兩個最強勁的音符。第二是在教學上,他必須有自己獨到的教學風格,能實現教師的職業共性與教師本人的特性和諧統一。第三是對教育理論的運用。教師必須擺脫教育行為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對教育理論的運用從自發升華到自覺。
【記者】:教師到了成熟階段,怎樣進一步規劃自己,怎樣著手處理新的工作現實?
【劉大偉】:最近幾年我不再滿足于上好一堂課或者是寫好一篇論文,我的內心深處常常涌動著一種創造的沖動和開拓的渴望。當我讀過《管理新論——無為管理學》這本新書時,產生了極大的渴望。聯想到相當多的政治課空洞、枯燥,教育效果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正是與我們的教育方式和目標過于直露有關。于是,我開始探索把“無為管理”引入課堂教學,開展了“無為教育”的實驗。實施方法是:有意把政治課的某些教育目的隱藏起來,雖然教師是看似無意地觸動學生的心靈,促使其覺悟,但這種無形的教育比直白的說教更有力量。由于我在教學領域的不斷創新,先后兩次獲省級科研成果一等獎,去年還被評為“哈爾濱市十大杰出青年”。
我把優秀教師發展的第三個階段稱為“創造期”,這個時期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對事業、對學生的摯愛,這是走向成功的動力。第二,對教育發展的前瞻性和預見性,這直接關系到一個教師的發展方向。第三,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這標志著一個創造型教師的水平。
【記者】:劉大偉老師的成長經歷說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辯證否定的過程,從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教師的發展過程自然也不例外,是一個不斷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過程。“探索期”是一個教師完成職業肯定的階段,“成熟期”是對“探索期”的否定,也是一種發展。教師在“創造期”對未知東西的探索,表現上似乎與第一階段“探索期”雷同,但二者有本質的區別,前者是學習和模仿,后者是開拓和升華。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