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州市第五中學 何樹聲
【時間】2013年8月11日
【嘉賓】廣州市第五中學何樹聲
【主持人】記者
近年來,廣州足球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提起廣州足球,就無法回避廣州五中。得益于學校的特色教育,五中為廣州足球貢獻了不少人才,目前效力于廣州富力的吳偉安就是五中畢業(yè)的。作為一所擁有61年歷史的學校,該校的特色教育又何止于此,它剛剛被評為全市首批9所“特色學校”之一,“道法自然”——科學教育課程體系獲得好評。如何讓這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持續(xù)煥發(fā)出活力?何樹聲校長認為,把每個學生當做一個生命個體,尊重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把教育價值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最為重要。
辦學要尋找教育理想和現實教育的平衡
記:校長是教育家,應該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來辦好學校。您怎么看這個觀點?
何:教育家有兩層含義,一是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專家,二是從事教育實踐的行家。作為校長不管是不是教育家,有教育理想是首要的,而能否按自己的教育理想辦好學校,取決于他的教育理想與現實教育的平衡,并能用科學的原理解析他的教育行為。也就是說,仰望燦爛星空,胸懷教育理想;走好腳下的路,辦好現實教育。
教育理想的共同點是按教育規(guī)律從事教育,讓教育回歸本真,把教育去功利化。師生在教育過程共同享受人生幸福快樂。但現實教育又必須與國情、學情、社會心理認同的價值觀連接。中國是崇文的國家,幾千年來人們視讀書為自我發(fā)展的一條有效途徑,這必然會產生功利性。校長辦學就是要尋找教育理想與現實教育的平衡,并舞動于兩者之間。就好像我們不能取消“高考”因為那是目前沒有更好的一種體現社會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法。有考試,就會有應試,要使學生、教師負擔沒那么重,唯有提高教學效率,因此通過高效減負,達到輕負高質,就是一種理想與現實的舞動。
校長要把基本辦學理念提升到課程領導力,校長除了教育理想和管理的實踐能力,還要有課程的領導力。課程領導力強的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也比較強。
記: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一直是從哪些方面來踐行教育理念的?
何:學校的教學理念或者說教育理念就是12個字,全面優(yōu)質、特色發(fā)展、追求卓越。解讀就是,全面優(yōu)質就是希望老師和學生在學校這個園地里面,通過一系列的課程和活動達到優(yōu)質化的發(fā)展。優(yōu)質化的發(fā)展包括的不止是成績,也是整個全面素質的發(fā)展。特色發(fā)展是指人是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長,特色發(fā)展就是要適應每個人個性的發(fā)展,給他土壤、給他一些成長的條件。用我的行話來說就“把教育的價值落實到每一個生命的個體”。這就深度比較高了。我們是把學生作為每一個生命的個體,就是把教育的價值落實到生命的個體。
記:那“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是怎樣體現的?
何:追求卓越就是每一個人從自身的條件上能夠通過努力獲取某些成功的體驗,讓一位學生在五中通過學習的氛圍、課程的載體、教師的培養(yǎng),讓他能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領域。
例如你在藝術方面有特長,在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學校的教育就應該提供一定的條件,讓這些學生有更大更好的發(fā)展,讓他們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廣州五中的足球在全國都很有名,因為它是幾十年積淀下來的專門培養(yǎng)足球的精英的基地、學校。科技方面也沉淀下來了很多的成績,例如五中的學生他有十三項獲得國家專利的科技創(chuàng)新作品。每一年省、市的創(chuàng)新大賽就有很多學生獲得各種獎項,包括國際金獎,國家級獎勵,所以它就沉淀下來科技創(chuàng)新的特色。五中培養(yǎng)了很多藝術的名家,例如油畫《我是海燕》的作者潘嘉俊就是五中培養(yǎng)的,當時獲得全國一等獎。
這就是我們三個理念所希望按照教育的理念來培養(yǎng)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單一的應試,分數高就好,而是綜合素質。
“道法自然”實施教育,尊重學生潛力與個性
記:那具體在這些方面有哪些的措施?
何:因為我們學校有61年的辦學歷史,所以它積淀了很多特色項目的課程。現把學校這些特色項目課程(體育(足球)、科技、藝術等),不斷進行整合、生成和發(fā)展,形成了“道法自然”科學教育特色課程,這是體現廣州五中學校文化底蘊和辦學特色的課程體系。
“道法自然”就是按自然的規(guī)律,了解認識自然,探索自然,崇尚科學。通過課程的學習,對學生養(yǎng)成科學精神;掌握科學知識方法;形成科學決策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是很有幫助的。這個特色課程指向培養(yǎng)三個不同層面的學生(群落),如普通的學生群體,有某些特長的學生,還有部分的優(yōu)材生。
記:這些學生學習的潛力很大,學校用什么課程來培養(yǎng)他們?
何:我們就開設了一個與國內外大學合作的AP課程,AP課程就是大學部分基礎課。它包括理、化、生為主的基礎課程,理科為主。這些課程的開設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包括出國發(fā)展和在國內大學的發(fā)展都給與了很多的幫助。而且現在整合出來這些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為指向。
記:它只是針對優(yōu)材生嗎?
何:不是的,我們整個課程系列是三類學生都能享受。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開設不同的課程來給他們選修。我剛剛所說的AP課程主要指向的是優(yōu)材生。有一些課程指向的是特長生,比如說科技的特長生,那些特長生之所以可以搞出國家專利,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特長和平臺。而普通的學生只要進來五中都可以選修這些課程,這就給他們比較大的發(fā)展空間。這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舉措。
記:如何區(qū)分三類學生?
何:優(yōu)材生一般是指中考分數700分以上,這些學生對科技類的比較感興趣,有一定的基礎。特長班就是藝術、音體美,還有一些分數不夠700的科技特長生。剩下的就是普修的。普修的學生由于能選修整個課程體系中的部分課程,也能夠很好地提升自身素養(yǎng)。
我們用特色課程來支撐我們的培養(yǎng)方案。這也是我們廣州五中能夠授予特色學校的原因。“道法自然”整個課程體系有好幾個板塊,每一個板塊還有很多子課程。
辦國際班,把學校拓展成有國際視野的發(fā)展平臺
記:學校的師資有什么特點?
何:廣州五中有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群體。體現在學歷層次比較高,研究生畢業(yè)有碩士學位的的教師占了30%。第二是名教師、骨干教師比例較高,目前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在學校里就有120個,總共260人,高級教師占45%左右。第三是骨干教師里產生了一批名師。
廣州五中有一個名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就包含了廣東省中小學教師,負責培養(yǎng)整個廣東省的特級教師。這是教育主管部門授予開設的,還有廣州市名校長工作室。負責一些優(yōu)秀教師更崗的培訓,同時帶動這所學校師資的發(fā)展。廣州五中教師相對年輕,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占60%以上。教師的年齡比較輕,所以學校的就會又活力。學校就是有優(yōu)秀的教師群體。
我們把老師放在前面,強調對教師一生的負責,就體現在如何提高他們專業(yè)的水平、專業(yè)的素養(yǎng),使每一個師生都找讓自己卓越的領域。讓教師體驗到職業(yè)的幸福和快樂,才能教出幸福快樂的學生。對老師的發(fā)展也是12個字——因造氛圍(工作、生活、人際關系),提供培訓、搭建平臺(給與其出彩的平臺)。用校長自己的行為影響到老師,再用老師的行為影響學生,形成良性的發(fā)展鏈。我自己一直堅持上課,近幾年廣州新課標高考改革仍然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一直帶高三的英語課,我自己也是英語特級教師和廣東省中小學教師工作室主持人。
記:五中這所學校的畢業(yè)生去向是怎樣的?
何:高中部來說有85%的可以進入本科院校,99%的學生可以考上大學。15%的學生可以考上重點本科。初中部也是優(yōu)質的初中,因此30%的學生中考的考分可以到達700分以上,75%左右的學生中考可以考上省一級學校。當然由于700以上的人數眾多,他們也會去到更高端的學校就讀。
記:未來幾年的規(guī)劃和改革。
何:學校是示范性高中,現在進行“校園安全工程”的打造,4100萬的政府投資興建占地3800平米的廣州五中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因為五中要走向國際化,除了課程,除了優(yōu)材生的打造,還要提供給國內外包括中學大學科研團體來進行交流活動。另外由于五中有近70000平方米,在廣州市老城區(qū)是很大的校園面積。所以它正在起建一幢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容納24個班的初中教學樓。第二個發(fā)展就是以廣州市首批特色學校為契機來開辦國際班,國際班以特色課程為基礎的,把學校拓展成有國際視野的發(fā)展平臺。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