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鄧云洲
【時間】2016年11月3日
【嘉賓】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鄧云洲
【主持人】記者
——“學科奧賽一等獎,我們全拿了!”哪個學校這么牛掰?說出此豪言壯語的是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廣大附中”)。
最近,2016年全國高中五大學科奧賽成績公布,廣大附中成為了“一匹黑馬”,殺進了廣州市乃至廣東省的前列。
其實,近年來廣大附中中高考成績的飛躍已是有目共睹,以該校“國防班”為代表的傳頌“紅色基因”的壯舉更是受到家長們的肯定。更令人關注的是,廣大附中目前已經在全省布下了“一校八區”的大格局。
到底廣大附中在下一盤怎樣的棋?近日,記者對話廣大附中校長鄧云洲,發現他有著強大的辦學魄力,同時又有著細膩的教育感動,正是他的膽識與情懷,影響著廣大附中的發展。
談奧賽
成立奧賽指導委員會, 為發展學生潛質搭建平臺
【旁白】
雖然高考已經取消了對奧賽的加分,但每年全國高中五大學科奧賽的成績還是分量十足,依然代表著學校的實力,同時更是學生進入名牌大學的“敲門磚”。
在最近剛剛公布的2016年全國高中五大學科奧賽成績中,廣大附中實現井噴式大發展,名列廣州市乃至廣東省前茅。
數學聯賽中,共有8位學生獲得一等獎,人數位居廣州市第二,全省第三;物理奧賽中,共有3位學生獲得一等獎,人數位居廣州市第三,全省第五;化學奧賽中,有1位學生獲得一等獎,位居廣州市第四;生物聯賽中,共有2位學生獲得一等獎,位居廣州市第三。加上2015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提高組)復賽中,廣大附中有6位學生獲得一等獎。全國高中五大學科奧賽一等獎,廣大附中真的全拿到了。
【對話】
【記者】:廣大附中奧賽成績這么好,是不是跟學校成立了奧賽指導委員會有很大關系?
【鄧云洲】:我們學校是在不斷追求卓越,朝真正的名校方向邁進。所謂名校,我個人的理解,不是非常漂亮的校園,那是錢可以堆砌出來的;也不是非常漂亮的高考成績,那可能是好生源帶來的。
真正的好學校,我認為離不開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名師,一個是名生。在培養優等生方面,我們要做到像校訓那樣:做最好的自己。我們要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如果廣附的學生去當出租車司機,也應該是最優秀的司機。我們就是要為發展學生的潛質搭建平臺。
我們發現很多學生都對奧賽有興趣,但學校以前沒有建立相應的平臺,所以我們現在就是為這些學生搭建平臺,讓他們有地方去學習和施展才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學校成立了校級的奧賽指導委員會。
【記者】:聽說這個委員會還是您親自掛帥?這個奧賽指導委員會發揮了什么作用?
【鄧云洲】:奧賽是非中學之力可以搞起來的。就數學來講,一試的題目相當于高考數學壓軸題的難度,二試則是大學課程的難度。我們的學生一試通常都能過,但二試可能只有幾分。我們成立奧賽指導委員會的目的,就是在高一高二夯實一試的內容,到了二試,我們會請大學的教授,每個科目形成一個教練組。這個教練組打破年級界限,讓每個學生在高中三年都有發揮特長的地方。
【記者】:為什么要選擇奧賽作為突破口?
【鄧云洲】:因為奧賽是全國都認可的一個指標。科技我們也在搞,學生社團也在組織,比如機器人、車模、文學社、航模和模擬聯合國等。一個好的學校,一定要搭建多元化的平臺,讓每個學生的特長都能在學校找到生長發育的土壤。奧賽只是諸多培養方式中的一種,但是也必須要抓。
談紅色基因
辦國防班弘揚紅色傳統 明年再開空軍班海軍班
【旁白】
廣大附中是一所在戰火中誕生的學校,身上有著寶貴的“紅色基因”,流淌著的是一股革命熱血,展現的是滿腔奮斗的激情。從開辦“國防班”以來,弘揚紅色傳統的壯舉更是少不了,比如創建紅軍學校、組織學生重走長征路等。
【對話】
【記者】:廣大附中在傳承紅色基因上有怎樣的理念?
【鄧云洲】:廣附六十周年校慶的時候,北京有個校友會,我去參加了。校友們基本都是“紅二代”,包括毛主席的女兒李敏、羅榮桓元帥的兒子羅東進、林彪的女兒林豆豆等。他們都是六七十歲了,還會唱當時廣附的校歌。我感到很震撼、很感動。后來我一直在思考學校怎樣傳承軍旅精神、紅色傳統的問題。如果只是搞幾次活動,過了就過了,承載不了這種精神。必須有一個實體去承載,所以我們就創辦了國防班。
【記者】:今年暑假學校還組織國防班學生重走長征路,對學生的成長是否影響也很大?
【鄧云洲】:作用很大。教育光是嘴上跟學生說是沒用的,一定要讓學生去做。給學生放個關于長征的片子,學生看的時候可能會受到感動鼓舞,但是過了就忘了,讓他們重走一次,雖然只是十里二十里路,但他們也會有切身體會:紅軍不僅要走兩萬五千里,還要打仗。這樣的體驗才深刻,才能內化關于長征的認知。
【記者】:我們發現國防班學生不僅身體素質好,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鄧云洲】:是的。這可能會是素質教育的途徑之一。國防班第一屆學生入學平均分是708分,但三年后的重本率達到100%,平均超重本線46分,真正達到了身體好、素質好、品德好、成績好。
國防班也受到家長們的熱捧。有個家長說了:“如果我的孩子能夠堅持三年每天早上起來把被子疊得像豆腐塊一樣,以后一定有一番作為。”
【記者】:國防班這么受歡迎,接下來在招生上有什么動作?
【鄧云洲】:現在獨立批招生的國防班100個名額,是不允許廣附學生報考只留給外校學生的。看到了第一屆的好成績之后,廣附家長也在抗議,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進國防班。所以今年我們增設了兩個國防班,接收廣大附中自己的學生。
明年除了國防班100個獨立批名額外,我們還準備開一個空軍班和一個海軍班,讓其他有志愿通過這種途徑培養自己的學生加入。我們已經跟海軍方面協議,他們會來指導學生,走和國防班一樣的路。我們認為,學生有了好身體和堅強的意志,是不會學不好的。
談辦學
“一校八區”大格局,是為了儲備強大的后備資源
【旁白】
這些年,不少名校紛紛辦分校,但至今沒有一個學校像廣大附中這樣“全面開花”——
廣大附中2010年開辦大學城校區;2011年開辦金沙洲校區;2013年開辦黃埔和花都校區、大學城附小;2015年開辦大學城附幼、南沙校區。
至今,廣大附中形成了“一校八區”大格局,覆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一共15年的教育體系。這不禁讓人猜想:廣大附中到底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對話】
【記者】:廣附這些年開辦這么多分校,現在還有了小學和幼兒園。為什么要布這么大的格局?有怎樣的布局和思路?
【鄧云洲】:從理想的方面講,我們是示范性高中,對周邊教育應該起一個示范、輻射和幫扶的作用。從另一個方面講,不排除有功利心,廣附的分數雖然在不斷提升,但也是有限度的,當廣附和華附、省實、執信爭奪生源的時候,家長還是會選擇這些老牌名校。為了有好的生源,廣附自己必須有強大的后備資源,這是廣附在自謀出路。
【記者】:“一校八區”的大格局,怎樣保證各個學校可以比較均衡地發展?
【鄧云洲】:廣附成立了教育科學研究所。它的功能就是指導規范各個校區的教學質量。每個學期廣大附中總校會搞聯考。每個校區的校長是總校派的,自己可以有創新,但核心不能變,要把教學模式、校園文化帶到各個校區去。
【記者】:為什么成立的是教育科學研究所而不是成立教育集團呢?
【鄧云洲】:教育科學研究所注重的是教學指導和評價,所有分校的新教師培訓,都是總校承擔的;總校分校聯考,所有學校哪些科目好哪些科目不好,我們都是看得見的,我們不是掛了牌子就不管了。集團化是資本管理的模式,我們辦分校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輸送優秀學生。
【記者】:為什么廣大附中還要辦幼兒園和小學?
【鄧云洲】:廣大附中有近400名教職工,平均年齡不超過三十歲,全在生育階段。他們的孩子也要上學,在大學城辦幼兒園是為了解決教職工孩子的入學問題。不然的話從黃華路本部調到大學城的老師,到了孩子要上學的年紀,就會要求調回本部。
辦小學則是為了滿足教工子女還有大學城居民的需要。對廣大附小,我們花了很多力氣來辦,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前提的,畢竟大學城十所大學的教職工都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他們對小孩教育要求很高,必須要滿足他們的要求,目前看來他們也很滿意。
【記者】:廣大附中未來還會繼續擴大地盤嗎?
【鄧云洲】:我們現在在做的是整理、反思、優化。希望各個分校都能發展成所在區域最好的。所以三五年之內廣大附中不會再擴張。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