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義烏中學 朱躍望
【時間】2016年07月23
【嘉賓】義烏中學朱躍望
【主持人】記者
【記者】:作為省內知名重點中學,請您介紹下學校的基本情況?
【朱躍望】:我校位于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市義烏。習近平總書記近兩年曾在三次重要的國際交流場合點贊義烏,稱義烏是“世界小商品之都”。
我校創辦于1927年,迄今已有近90年的辦學歷史。學校秉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國學根基、國際視野”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文化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取得了累累碩果。1995年評為浙江省首批一級重點中學,2014年評為浙江省首批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學校是義烏市共青團組織的發祥地,北大、清華、浙大等高校優質生源基地,曾獲“金華市最美校園”、“金華市勞動模范集體”、“浙江省教科研百強校”、“浙江省文明單位”、“全國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我校原校址是義烏的孔廟,明清兩代學宮。2002年遷至青巖山麓。元末明初著名文史學家、《元史》總裁、明朝開國功臣王祎,曾在此創建青巖書院,著書立說,其中《青巖山居記》流傳于世。王祎積極致力于“立德、立言、立行、立功”,明太祖朱元璋稱其與宋濂為“浙東二儒”。學校占地468畝,建筑面積12.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8%以上,各類花木達68個科類170余種,堪稱植物園。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備,文化氣息濃厚,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地?,F有52個班級,在校學生2500余人,教職員工200余人,其中有省特級教師5名,省特級教師后備人才7人,省知名教師20余人,省地教壇新秀30余人,市歷屆學科帶頭人50余人。
我校自創辦起,就傳承了古代學府治學嚴謹之遺風,承襲了義烏“忠孝義勇”的傳統文化精神。通過《共產黨宣言》中文本全譯者陳望道、文藝理論家馮雪峰、鄉村教育家楊效春等校友前輩的以身垂范和36000余名義中學子的努力實踐,錘煉了“刻苦、求實、勵志、創新”的優良校風。這里人才輩出,曾走出了諾貝爾化學獎提名者金松壽、中科院院士朱位秋等科技精英,開國將士駱驥、國民黨副主席蔣仲苓、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朱作霖等軍政要員,著名作家王西彥、參加國旗國徽設計的吳勞、大學校長駱祥發、著名出版家海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王選、“博客之父”方興東、央視雙語記者季小軍、國際乒乓球賽冠軍陳健等各界杰出人士。
學校高考成績和學科競賽穩居全省前茅,曾培養出李紅軍、金立楊、駱俐倩、陳春仙等浙江省高考狀元,化學學科楊晶輝、物理學科龔卓成等全國奧賽金牌得主,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逾千人次。近年來,在新課程和高考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持續推進改革創新,教育內涵和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在全省發揮了應有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記者】:高考成績已經發布,貴校今年的高考成績如何?
【朱躍望】:我校今年高考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除一本上線率達到85.9%,比去年再增2.3%外,還拿到了四個“第一”:一是金華理科“裸分”第一。高三(15)班陳佳森同學以740分(裸分)榮獲金華市理科狀元。二是金華文科加分第一。高三(16)班季鎮同學以723分(含加分)名列金華市文科第一名。三是金華上北大、清華人數第一。目前,陳佳森、龔卓成、宗晨曦、胡樹弦、季鎮、鄭家偉、王晨陽、鄧涵睿、虞千瑤、陸宇婷等10位同學已被北大、清華預錄取,上北大、清華人數居金華市第一。四是清華大學“三位一體”招生考試文科全省第一。就在下午來杭州接受你們采訪的路上,接到了清華大學浙江招生組老師發來的喜訊,我校高三(16)班鄭家偉同學獲得清華大學首屆“三位一體”招生浙江省文科第一名。
今年高考再創輝煌,離不開我校全體高三師生的奮力拼搏,全校教職員工的辛勤工作,也離不開各位家長和社會各界對義烏中學的呵護與鞭策。在此,我代表學校再次表示衷心感謝!
【記者】:恭喜貴校高考取得優異成績。課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和關鍵所在,課堂則是教學的主陣地。能介紹一下學校在課程和教學方面有哪些特色嗎?
【朱躍望】:課程方面:依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中“減總量、調結構、優方法、改評價、創條件”的總體思路,學校在秉承廣義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對原有課程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功能定位。從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出發,構建了“分層分類、多元整合”的學校課程體系,構建了“品格涵養類、學科素養類、興趣特長類、自主實踐類、創業技能類”五大課程板塊。五大板塊課程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融合,形成了既關注全面素質,又注重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實現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并駕齊驅,學科課程和德育課程交叉深透,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有機統一。
我們開齊開足開好國家必修課程,大力開發開設“教有活力、學有特長”的校本選修課程,開展必修課分層走班、選修課分類走班教學,積極探索、推進新考制下行政班和教學班雙軌并行的選課走班教學模式。我們努力把更多的學習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授課權交給教師。量體裁衣讓教師教得有興趣,學生學得有效果,從而真正讓教育的內在發展活力更充分地涌流和迸發出來,為培養多方面、多層次的創新創業型人才打好基礎。近年來,我們的選修課在多樣化開發的基礎上進行精品化培育,集中優勢資源培育42門有較大育人價值、較強學習活力、深受學生歡迎的精品課程。至此,我校教師自行開發開設的省精品課程12門,金華精品課程32門,義烏精品課程38門,出版教材3部,并有《伏銳說書》在義烏電視臺播出,引起熱烈反響,成為我市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
教學方面:我們7天抓5天,5天抓白天,白天抓課堂,不斷深化高效課堂建設,大力開展“基于學習力提升的問題驅動式學堂化”改革。在“教師—教學資源”的關系上,力求突破以往教材牽著教師走的局面,讓教師對教材的建構從知識形態走向教育形態;在“教師—學生”的關系上,力求突破以往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局面,真正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尤其是思維的主人;在教學與評價的關系上,力求突破以往以單一書面考試牽著評價走的局面,使評價的主體、內容、形式、結果多元化。通過幾年的研究,在廣泛吸納國內外先進研究成果和追蹤校內一批名師的教學行為基礎上,凝煉出“開放設計,有效互動,多元評價”的教學策略體系。我們著力打造“準、實、活,真、善、美”課堂。準——教師在教學中要找準標高,選準落點,力求使教學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水平”;實——在教學實施層面,教師要扎實有效地落實好教學的每一環節,做到“備課實、授課實、訓練實、輔導實、分析實”;活——教師通過“活而有序、活而有度、活而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營造“自主、互動、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和學習品質。在“準、實、活”的基礎上,力求“真、善、美”。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