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杜郎口中學 崔其升
【時間】2013年12月04日
【嘉賓】杜郎口中學崔其升
【主持人】記者
校長簡介:崔其升,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97年4月任茌平縣杜郎口鎮中學校長,1998年8月開始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歷經8年,形成了“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教育教學成績連續3年在茌平縣名列前茅。崔其升被評為聊城市“水城名校長”,“聊城市農村教育先進個人”,杜郎口中學現為全國合作教學實驗基地,中國創新教育雜志社實驗基地。
在提高分數中培養素質
中國校長網:崔校長,這幾天我與一些來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的老師交流,有一種看法,說杜郎口中學現在名氣這么大,說白了無非就是應試搞得好,比如學校的考試很多,有周考,有月考,當然也有期中、期末考試。您如何看這個評價?
崔其升:是,是這樣,這是沒辦法。我們開放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繞不開升學率問題。2006年中考,如果我們學校的升學率在茌平縣21所初中排在前幾名還好說,一旦在中游以下,我自己都不能自圓其說。杜郎口中學近幾年聲勢這么大,根基就是升學率搞得好,能在全縣叫得響。
中國校長網:那么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說,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還能說是優秀的嗎
崔其升:與其他很多學校相比,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比較扎實、徹底,解決了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就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從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說,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是優秀的,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的課堂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勇敢探索,讓學生表現、參與,任何一個學生講錯了題都不會被諷刺、挖苦、呵斥,不扼殺學生的創造意識。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培養了自信、合作精神,這對學生的一生都很重要。
中國校長網:一進校門看到幾塊牌子,其中一塊牌子寫著“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這是不是可以說是杜郎口中學這幾年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濃縮?
崔其升:是的,我們把課堂教學由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徹底消除了教師滿堂灌現象。學生自主地、快樂地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在快樂自主的學習過程中,也形成健全的性格。這是我們最成功的地方。
效果好起來才能得到師生的認同,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杜郎口中學的改革十分重視效果,“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是過程和結果的邏輯表達。素質教育并不拒絕應試,應試的過程應該就是素質教育的過程,它們共同指向“以人為本”的學生發展,杜郎口中學的“效果”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文化知識,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小組合作,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知識,培養了能力,也體會到理解、寬容和謙讓的意義,這是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學生在彼此交流過程中,借助于對答案的求解,學到的不僅僅是科學的知識,還有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精神,這是科學素質的培養。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朗誦,可以吟唱,可以舞蹈,學生習得知識,也是培養情感、陶冶情操,這是人文素質的提高。學生上課不再受約束,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聲講話,也可以自言自語,氣氛寬松和諧,心理自由放松,體驗到學習的愉悅和幸福,這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改需要校長有奉獻精神
中國校長網:崔校長,您是1997年4月調到杜郎口中學的,在此之前,您已經是杜郎口鎮聯合校業務副校長了。當時您愿意到這樣一個連續10年考核倒數的學校當校長嗎?
崔其升:我是杜郎口鎮人,我愛人當時就是杜郎口中學的政治老師,對學校的情況我是非常了解的。我知道當杜郎口中學的校長不容易,家人和朋友都勸我不要接這個燙手的山芋。但我這個人從小性格很要強,就是打架也不服輸。當時教育局領導對我說,你救救這些孩子們,我也的確是想做一點事。作為教師,又在自己的家門口工作,教不好孩子,咱不唱對不起黨、對不起國家的高調,就連生養自己的父老鄉親也對不住,良心上有愧啊!
中國校長網:您到杜郎口中學不是一開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而是狠抓管理,整頓教學秩序。
崔其升:是這樣。當時學校管理很亂,班子不思進取,教師人心渙散。玩“夠級”(當地的一種撲克牌玩法),6個老師玩牌,每個人旁邊常會站著一位“候補隊員”的。上班時間到了,派一個同事去簽到,其他人繼續玩。我到學校后,首先抓制度建設,比如研究制定了考核獎懲條例,常規管理量化制度等。用了一年多時間,建章立制,從嚴治校,基本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中國校長網:聽說很多人告你?
崔其升:是的。抓管理,總是要得罪人。開始幾年,告我的人不少。有一回,檢察院反貪局一個星期內來學校查了我兩次。我總是給領導添麻煩,幸好當時教育局很支持我。不過,自己辛辛苦苦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有人這樣搗亂,心里很氣憤,很難過。有時,都忍不住趴在辦公桌上痛哭,真的想大喊:難道工作有罪嗎?!
中國校長網:聽說當時很多教師不理解你的做法,還有人走 “夫人路線”,勸您的妻子給您把好舵,說“別讓校長逞一時之能,犯終生錯誤,收不了場,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回顧以往,您認為教學改革最難在什么地方?
崔其升:現在的校長,十個有八個是有改革意愿的,但為什么改革那么難?我認為校長缺少權威是最重要的一點。校長沒有權威,就沒有辦法推行改革。校長的權威哪里來?帶頭奉獻、親身示范,要求教師做到的,校長自己先得做到。教改需要校長奉獻、示范,一味要求教師奉獻犧牲是行不通的。最近,我們聽課發現有一門學科的教學問題很大,我已經備好了課,自己上幾節示范課校長自己的人品也很重要,心里要想著教師。去年中秋節前縣政府獎勵校長,第一名五千元,第二名四千五,獎金一半是給校長個人的,一半是獎領導班子。我回來根據班子成員貢獻大小,把那一半發下去了。我個人的一半,買了月餅茶葉發給教師了。教改讓老師們多吃苦,校長自己不帶頭,行不通啊。
中國校長網:現在學校聲名遠揚,心里很安慰吧。
崔其升:辛辛苦苦干了這么多年,總算是升學率解決了,學生的自信心解決了,社會的知名度有了,起碼省里的專家、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到學校考查調研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能夠得到認可,我感覺欣慰,但我始終不沾沾自喜。我的心態是,干得優秀,讓每個教師煥發出自己的光彩,讓每個學生身心健康,這是一個校長的本分。
在學校,聽課、評課是崔校長的工作重點之一。人手緊張時,他就親自上課,物理、政治、歷史他都上過。此外,他還帶頭疏通下水道,學校教學樓后面的自行車棚是校長親手焊的。建報告廳時,他帶著老師們拆舊平房,從拆房到將所有建筑垃圾清理出學校用了一夜時間。患有糖尿病的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多個小時,為了控制病情,他每天自己給自己注射兩針胰島素。
我沒有高深的理論
中國校長網:您到杜郎口中學后狠抓管理,整頓教學秩序,可是據說一開始教學質量并沒有得到多大改觀
崔其升:是這樣。雖然教學秩序正常了,但因為教師年齡老化,上課方法陳舊,教學質量還是不行,學生厭學情況很嚴重。當時初三有一個班,開學時有五六十人,到畢業時只剩下2個男生,9個女生了。我就考慮,這課再不能這樣上下去了。
中國校長網:您開始考慮課堂教學改革。那您當時有什么理論支撐嗎?
崔其升:我1987年做業務輔導員,開過教學管理會,也聽過專家報告,簡單地看過一些教育理論的書籍。但實事求是地說,這些都不是改革之源。我一沒有高深的理論,二沒有外出參觀學習。我們的教學改革,是基于學校現實,為了改變當時的被動局面。
中國校長網:也就是說“摸著石頭過河”?
崔其升:是的。我們的每一步改革,都是針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根據學校當時的條件進行的。比如學生反映教師講得還不如他們自己講得好,我就嘗試讓教師在課堂上少講些。我在聽課中發現,有的老師講課根本沒有章法,講到哪里算到哪里,很亂,因此我就強調教學環節,慢慢形成了后來的課堂教學“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六個環節。我們不是先學了理論再進行改革,就是針對實際問題,在實踐中摸索。
中國校長網:在教改初期,您曾強制實行“0+45”模式,不許老師講課、板書。有人說這是敗筆,是無奈之舉。您怎么看?
崔其升:矯枉要過正,不然就不會出現奇跡!看到老師們在課堂上講個不停,我心里急啊。你就是有單田芳的本事,天天這樣講,每堂課給學生灌輸,學生也會厭煩的。我對有的老師說,我真恨不得用毛巾把你的嘴堵上。
中國校長網:當初,杜郎口中學的教改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么現在您是否意識到教育教學理論對改革的指導意義?
崔其升:我現在也在反思、總結,坐下來看看有關的教育理論。我最近讀完了兩本教育理論書,一本是何國平著的《陶行知教育學》,一本是梁杰著的《葉圣陶“雙主”教育思想發展概說》。我感覺,他們的理論明確些、系統些,跟我走過來的教育改革之路是完完全全相同的。像陶行知主張的“六解放”,正好是課堂中我要求教師做到的。
中國校長網:“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是怎么提出來的?
崔其升:這是山東省教科所幫助我們總結的,為了方便介紹。“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前“三”指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立體式(所謂立體式就是:教學目標、任務是新課程要求的三維立體式,將學習任務分配給每個同學、每個小組來完成,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習小組的集體智慧——編者注)、大容量、快節奏”三個特點;后“三”是說我們的自主學習是由“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組成;“六”,是展示模塊“六大環節”,分別是: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中國校長網:您能談一談你的基本的教育理念嗎?
崔其升:學校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讓學生獲取知識,但把這個定位于學校的主要任務,是錯誤的。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健健康康成長。這個應該定位于教育的根本任務。學生懂事,性格健全,學習是迎刃而解的問題。現在很多來我們杜郎口中學參觀的人都是從課堂教學或者學生學習的層面來看我們的教改,其實,我們是教孩子要先懂事再學習。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變化是革命性的,徹底放開了課堂,我認為它的最大價值在于展現了一種改革的精神。現在說起教改誰也不反對,可是誰都有一大堆的理由推卸自己的責任。杜郎口中學在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沒有一點優勢的情況下,硬是走出了一條路子。這種改革的勇氣是非常可貴的。學習杜郎口經驗,最大限度地把課堂放給學生,最需要的也是一種勇氣。
我們還有許多問題
中國校長網:現在學校的課堂教學是不是你理想中的模式?
崔其升:還不能這樣說。走過來的路子是一步步地朝著我向往的境界發展,但離我的理想還差得不少。“快樂學習,幸福成長”,這八個字是我的辦學宗旨。我們現在只是解決了學生厭學問題,但還沒有使全部的學生達到真正把學校生活當成非常自由、自主、自豪這樣的境界。
中國校長網:現在最困擾你的問題是什么
崔其升:教師素質水平的薄弱,這是我目前最傷腦筋的事。我們學校的教師從學歷上講,有一多半的老師不是師范院校畢業,相當一部分教師是從小學調過來的,老師們的專業水平非常有限。學校發展到現在,應該說教師們對教改的認識,意義的體會,都沒有問題了,但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制約了學校的發展。有些教師的課常教學改革只是邯鄲學步,光有形式,一說要重視知識,就讓學生死記硬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交流體會、合作學習,基礎知識又落實不下來了。
中國校長網:學校下一步的措施和打算是什么?
崔其升:還是要聽課,給教師提出建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薄弱學科要加強指導,學校領導包干負責。第二,即使是薄弱學科,老師水平也不一樣,要從中培養骨干教師,讓他在集體備課、教學組織安排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另外,準備向社會招聘優秀教師。這在茌平縣還沒有過的。
中國校長網:現在學生一天上這么多的課,老師的工作強度也很大,可以說師生是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教材上,崔校長對此有什么考慮?
崔其升:過去這一段,主要是課堂教學的改革,保證升學率。老師負擔是重的,也沒有什么娛樂活動,課堂上真沒發現學生有課外書。這是有偏差的。我們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與教育方針、教育大綱相抵觸的地方。這個你可以寫出來,沒問題,真是這樣子,實事求是。我考慮,先在學生作息時間這塊做大文章,提高效率,保證學生每天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再拿出一些課時,在小制作小發明上有所創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暑假后,完全按照國家的規定,開足開齊課程,保證各學科的課時。
杜郎口中學是農村中學教學改革典型,我個人認為,推廣他們的教學改革經驗,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是有益的。他們的課堂最大特點是“人人自主、全員合作、反思提高”。在課堂上,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是基本的活動形式,學生反哺教師也是常有的事。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是寶貴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可以學習,但最好不要提什么模式,以免鮮活的教改變成形式化、程式化的東西。學習杜郎口經驗,要結合當地實際、學校實際、學科實際,淡化形式,注重實質,不一定非要拆掉講臺,也不一定強制規定教師活動只能在十分鐘以內。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