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做強體藝特色教育

專訪:江西贛州市第四中學 何強

學校始終秉承學生只有差異,沒有差生,文化程度不理想的學生,其實踐能力、探索欲望和綜合素質并不差。只要因材施教,學生都能成材。因此,“合格+特長”的辦學之路是贛州四中走出困境,揚特色,創品牌的根本出路。學校以“合格+特長”來要求和培養學生,專門開設特色教育班,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愛好學體育、藝術等專業。這樣,幫助了很多原本升學無望的學生圓了大學夢。 贛州四中本著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辦學宗旨,以“以德治校,以誠待教”來感召人,以“知、行、健、真、善、美”為校訓來塑造人,以“學生自主管理,教師協調引導”為手段來培養人,以“體藝促發展,活動帶質量”為特色來打造四中品牌,成功闖出了一條適合四中發展和騰飛的“合格+特長”的辦學之路,逐步形成了贛州四中精神,引領者全體四中人形成強大的合力,促使四中昂首闊步向前走。

做強體藝特色教育

【時間】2009年8月26日

【嘉賓】江西贛州市第四中學何強

【主持人】記者

專訪江西贛州市第四中學校長何強

2009年6月,高考成績揭曉,贛州四中文、理科二本以上上線人數百分百完成市教育局根據三年前生源狀況下達的目標任務;參加高考的195名體育和藝術專業考生中,159人過二本雙控線,上線率達81.5%,特別是美術類考生中,125人過二本雙控線,上線率高達94.7%;

2009年7月,中考成績揭曉。該校劉順鑫同學以764分勇奪贛州市中心城區中考亞軍,高分段人數和比率列市直中學第二名;7月底,在贛州市第七屆中學生“英東杯”文體競賽中,該校在所參加的項目中均摘金奪銀,男子籃球、男子足球及女子排球分別獲得第一、二名。

今天,讓我們跟隨贛州第四中學校長何強一道,去探尋贛州四中輝煌背后的奧秘……

【記者】:何校長,您好!我們是中國江西網的記者,今天很高興能面對面的和您交流。能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贛州四中?

【何強】:好的!贛州四中創辦于1919年,前身為私立贛南中學、私立幼幼中學、雙江中學、贛州市初級中學,至今已有90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所市直屬的全日制的省重點中學。學校占地面積29250平方米,建筑面積3360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學班48個,在校生2627名,教職工186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59人,一級教師89人,教育碩士3人,國家級培訓骨干教師2人,江西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贛州市學科帶頭人10人,贛州市骨干教師24人。

【記者】:我們知道贛州四中過去有著非常光輝的歷史,中間也曾走過一段頗為艱難的路程。作為省重點中學,贛州四中再次被確定為贛州唯一一個市體藝特色高中示范校,我想您肯定有很多感慨。

【何強】:是的,這一路走來可以說是非常艱辛的,贛州四中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社會的支持,更離不開全體四中人的努力拼搏。贛州四中自1956年連續七年初中升高中的升學率為全市第一,1960年6月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榮獲全國教育戰線“百面紅旗”獎。1963年列為省重點中學。1978年以來在各項工作中成績顯著,高考成績多年來在全市名列前茅,多名教師和學生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曾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直至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由于全市招生政策的變動,贛州四中痛失重點中學的稱號。從此,學校進入了一段頗為艱難的路程。2008年8月,被評為贛州市三星級學校;2009年1月,江省體育局和教育廳聯合授予學校“江西省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稱號;3月,被評為“江西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校”;5月,省教育廳授予學校為省重點中學;6月,被確定為贛州市體藝特色高中示范校。

【記者】:在學校發展進入困難時期,您是怎么會想到要走體藝特色道路的?

【何強】:基礎不扎實,有不少學習缺陷,這是贛州四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不爭的事實。在生源不理想的情況下,要使普通中學畢業的學生成為既受社會歡迎,又學有所成,唯有走體藝特色教育的辦學之路,才能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學校始終秉承學生只有差異,沒有差生,文化程度不理想的學生,其實踐能力、探索欲望和綜合素質并不差。只要因材施教,學生都能成材。因此,“合格+特長”的辦學之路是贛州四中走出困境,揚特色,創品牌的根本出路。學校以“合格+特長”來要求和培養學生,專門開設特色教育班,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愛好學體育、藝術等專業。這樣,幫助了很多原本升學無望的學生圓了大學夢。

【記者】:請談談贛州四中辦體藝特色教育的辦學理念和思路是什么?

【何強】:贛州四中本著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辦學宗旨,以“以德治校,以誠待教”來感召人,以“知、行、健、真、善、美”為校訓來塑造人,以“學生自主管理,教師協調引導”為手段來培養人,以“體藝促發展,活動帶質量”為特色來打造四中品牌,成功闖出了一條適合四中發展和騰飛的“合格+特長”的辦學之路,逐步形成了贛州四中精神,引領者全體四中人形成強大的合力,促使四中昂首闊步向前走。

【記者】:在體藝教育基層溥弱的情況下,要辦好體藝教育離不開專業的師資和過硬的硬件設施,贛州四中是怎樣解決這一難題的?

【何強】:一是整合資源,我校先后與贛州體校、虔州藝校、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范學院、贛州人民廣播電臺等單位簽訂合作辦學協議,為特長生的成長與升學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二是完善師資,要辦好體藝特色教育,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體藝教師隊伍。為此,學校采取“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等多種形式促使現有的40余名專、兼職體藝教師素質逐漸過硬,業務趨于精湛。他們多人受過省、市等有關部門的表彰;多人參加全國、全省、全市各種教學競賽、基本功大賽全面開花;指導學生參加全省、全市的各類體藝比賽更是頻獲大獎。

在硬件方面,近三年來,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逐年加大體藝經費的投入,投入400余萬元,建成標準300米跑道田徑場一個,羽毛球場3個,標準籃球場3個,排球場4個,足球場1個,健身房一間,乒乓球臺20張,體育活動場面積已達11900平方米;新裝配了美術教室5間,音樂教室1間,舞蹈練功房1間,藝術教育共計面近1000平方米。特別是投資300多萬元的塑膠田徑運動場工程建設即將投入使用,將大大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

【記者】:一所環境優美、成績卓著的學校除了有良好的師資隊伍和基礎設施外,還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請問何校長贛州四中在這方面有哪些創新?

【何強】:創新管理,結合特長生實際,在班級組建上由班級教學模式轉到實行動態組合的分層次教學。針對學生的差異,單獨組成藝術文化學科教學班。根據體藝特長生興趣、特長分成不同層次,組建體育專業訓練班、美術培訓班、樂理培訓班等,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現在僅高二、高三參加校本體育、美術、聲樂和樂理、播音主持等培訓的學生就有400多人。為滿足特長生的文化及專業學習需要,學校靈活地調整學科課程設置及教學進度,使教學內容最大程度地優化。同時合理安排周一至周五、周末的專業培訓課。 該校每學期還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校傳統項目精心組織策劃,合理安排各類體藝活動,定期開展各種不同的比賽。堅持辦好一年一度的文藝匯演、田徑運動會,使基礎型課程與拓展型課程的開設相得益彰。

2009年初,學校還成立了“體藝處”,配齊人馬,專門打理特長生的教學、培訓管理,使體藝工作真正走上了有制度,有落實,有方向,有成績的良性軌道。在近幾年的“英東杯”文體比賽中,我校成績突出;田徑、男籃、男足和女排等各項體育比賽榜上有名,美術、書法、文藝比賽表現極佳,有不少學生在省、市各種體藝比賽中獲獎;學校多次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全省優秀傳統項目學校。

【記者】:何校長,請您談談贛州四中今后的發展構想。

【何強】:成功的特長生培養經驗和豐碩的成果,讓學校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2009年夏季,眾多慕名而來報考我校體藝特長生的初三畢業生就是明證。迄今為止,全市僅有的贛州市體藝特色高中示范校的榮譽,是對四中體藝工作的肯定和鞭策,更是四中人為做大、做強、做好中心城區特色教育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相信,他們將以此為新起點,在體藝辦學征程中,走得更好更快!

【記者】: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何強】:謝謝!
分享到:

姓名:何強

所屬學校:江西贛州市第四中學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新91精品中综合久久久久 |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