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如何培養個性化有特色的中學生?
【時間】2011年08月01日
【嘉賓】北京市第三十五中朱建民
【主持人】記者
【記者】:作為一個學校的發展校長是這個學校的核心是學校的掌舵者,我們也了解到您在十年里擔任過四所學校的校長,也是從老師、副校長到校長從基層成長起來您認為作為一個好的校長它的標準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學校發展過程當中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的學校。溫總理在2009年來35中調研時講過一句話,我非常得認同。總理說,“一個好教師能夠教出一批好孩子,一個好校長能夠辦成一所好學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從我自己體會來說,校長他要主動地想明天的事,主動地做明天的事,要對一所學校的發展做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系統性的思考,校長要仰望星空,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
校長如何才能對一所學校的發展做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首先,要成為一個學習型的校長,學習黨的教育法規、教育方針、學習理論,還要有一定的教育功底。在當今,一個好校長還應該具備多元思維和多元創造力。一所學校的發展它離不開社會的支持,怎么能夠整合社會資源為我所用,把學校的資源為社會發展來服務。
【記者】:您剛才也提到了有一批好的老師才能教出一批好的學生,您覺得好老師的標準是怎么來界定或者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一個好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高尚的師德。因為教師這個行業和醫生這個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它都是跟生命打交道。作為一個教師來說,你不愛學生,對學生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師德是工作動力的源泉。同時,作為教師肯定需要專業的素質,另外作為一個教師應該要做一個終身學者。
【記者】:師資力量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關鍵,那么35中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教師隊伍建設當中也是我們學校辦學當中一個最核心的部分。35中第一個辦學理念就是教師第一。一個教師如果他每一天、每節課、每一周、每一月、每學期他的教學都是失敗的,那學生怎么可能成功,只有老師的成功才能夠換取學生的成功,只有用學生的成功才能證明你老師的成功,證明你學校的成功。教師是一個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鏈條上最核心的部分。我們每年送老師到國內國外的一些大專院校不斷學習交流,同時學校有專門的校本培訓,有首席教師制,充分發揮名教師的骨干核心作用。
另外,我們有特級教師工作室,通過骨干教師這樣一個群體來帶動培養中青年教師,這是一種培養的途徑。現在也是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干部是能上能下,教師能進能出,學校的崗位聘任是一年一聘,在考核的基礎之上我們提出被聘有理論,落聘有理由,你不適合在教學一線,那么你可能到二線做職員工作。
【記者】: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您認為學校在這方面如何去平衡,家長在這之間如何取舍?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在中國,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能夠把它截然分開。中國畢竟是人口大國,人才競爭激烈。但也不能說學校素質教育搞得特好,但是孩子都考不上大學,相反要是學校一味為了升學率,其它什么都不要,也不行。我經常想,校長最想要什么,是不是說希望我這個學校今年多一個清華多一個北大,這就是我追求的目標?我認為不是。
作為一個校長最想要的就是要首先培養學生做人。35中的辦學理念當中有“成長比成功重要”。因為成功是有條件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功,但是每一個孩子都要成長。
過去我們說知識就是力量,現在我們來看,起決定作用不光是知識,還有道德人格。35中一方面要抓學生的學習,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但是我們更看重的是學生的道德品質、健康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質和他的藝術鑒賞力,這就是素質教育。不能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截然分開。
【記者】:人格上健康的發展其實對于基礎教育來說是最重要的。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但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質量,你說我素質教育搞得好,但是學校沒有幾個能考上大學的,社會也不能答應。所以怎么處理好這個關系,既要保證孩子能夠有學上,上自己理想的你適合的學校,又能讓學生能夠在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且為他的一生打基礎。中小學教育還是基礎教育,是為孩子一輩子打基礎的。
【記者】:現在由于升學壓力的增大,涌起擇校熱,您怎么看待擇校這個問題?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去輔導班,甚至孩子不正常在學校上課,直接去培訓機構上課,您怎么看待這樣的問題?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現在我們說教育公平,但是教育公平需要一個大的背景大的環境,收入不同,這種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再說學生也是有差異的,智力的差異,身心發展的差異。公平永遠是相對的,它不是絕對的,再加上我們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成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很多家長說我們輸不起,我們只有這一個孩子,有的家長跟我說,朱校長我們家的兒子就是我們家的天,我們家的天塌了這個家就完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個好的學校,這是人之常情。
【記者】:很多家長把孩子送進課外輔導班,更有甚者校內的課不上了直接上輔導班,您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給家長們什么樣的建議?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什么叫好的教育,適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這點我們都能理解,但是有的孩子確實不適合,要是拔苗助長,孩子很痛苦。社會是多元的,社會里不可能全都是科學家,全都是藝術家。學校畢竟能夠全面的系統的學習,當然有的孩子可能在學習過程當中哪一門比較弱去找家教補一補,這個也是無可非議的事。但是如果主次不分,這種做法肯定是不理智也不會得到很好的收效。
【記者】:在今年高考的時候搜狐教育也策劃了一系列活動,其中有一個“學界、商界、政界為何32年高考狀元憋不出頂尖人才”。從中學的角度來看,優秀的人才還是挺豐厚的,為什么最終的效果卻不好呢?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心理學測試當中有一個叫做第十名效應,在一個班集體四十個人,根據跟蹤調查,在學生畢業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真正能夠做成大事的不是班里的前三名,而是位列十名左右的孩子。這部分孩子知識面很廣,會玩會學。像前三名這些孩子就光讀書了,動手能力差、知識面相對狹窄,是應試能力比較強所以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記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協作?35中所提的以教學為中心,課內外相結合,以家庭社會為依托,這種素質教育的整體框架請你具體介紹一下。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同時我說父母也是孩子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線。
現在我們有些家庭父母離異,誰都不管孩子,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有的時候父母這道防線沒了,孩子容易出現一些行為的偏差。任何一個教育成功的孩子絕不是光學校教育就能奏效的,它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結果。35中有家長委員會,現在也在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同時有家長開放日,讓家長來學校聽課,參與評課,參與學校的一些重大事項的民主決策。
【記者】:在6月份搜狐教育也獨家采訪了虎媽蔡美兒,她的教育模式高唱虎媽式的戰歌制訂了嚴苛的家教,虎媽的教育方式您如何評價?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那種教育方式不適合當代的或者說今天社會的發展。過去我們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今天這種思想已經不適用了。孩子也需要受到尊重,他也有思想,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溝通,需要幫助。我經常跟家長尤其高三、初三的家長說,工作再忙也至少留一個人在家里陪陪孩子,有些孩子很孤獨,在中考高考之前需要父母的這種關愛。
【記者】:您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任何事情,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懂得感恩,你抱著一顆感恩的心什么東西就很滿足,而且你也有動力,所以知足者常樂。
【記者】:您最希望擁有哪一種才華?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能夠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我覺得這是最快樂的。
【記者】:您最恐懼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沒有朋友,缺少親情。
【記者】:您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我十年走了四個學校,而且每到一個學校學校都有了發展,而且這種方法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得到了家長的認可也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所以我還是一個成功的校長。
【記者】:您最珍惜的財富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最珍惜的財富就是朋友,我有很多的朋友,這些朋友就是我人生當中最大的財富。
【記者】:您最奢侈的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生活應該平靜一點自然一點,超出平靜超出自然我覺得就是奢侈。
【記者】:您最喜歡男性身上什么樣的品格?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男性剛強,沒有骨氣不像一個男人。
【記者】:您最喜歡女性身上什么樣的品格?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溫柔。
【記者】:您使用過最多的詞語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謝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我一定要說謝謝。這個不是說一般的客套,而是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一種尊敬尊重,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看什么都是美好的,而且他也有生活的動力。
【記者】:您自己的哪個特點讓您覺得特別討厭?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我覺得我挺可愛的,我沒覺得我有什么讓人家討厭的地方。
【記者】:您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井岡山。
【記者】:您不喜歡別人身上什么樣的特點?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虛偽。人應該實實在在的。
【記者】:您的座右銘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要真誠對待我的朋友。
【記者】:您最喜歡的運動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游泳、乒乓球。
【記者】:覺得自己最像哪一種植物?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臘梅。我這個人還是能吃苦,而且比較堅強,在我這兒沒有什么困難過不去的。只要我想辦的事沒有辦不成的,再苦再難我很執著,我想是不是像冬天的臘梅,在惡劣的環境當中依然能夠綻放出鮮艷的花朵。
【記者】:最喜歡哪一本書?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我還是愛看一些名人傳記。
【記者】:最喜歡的歌曲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外婆的澎湖灣》,它是校園歌曲,而且在鼓浪嶼這樣一種浪漫的天真浪漫非常放松。這首歌是我和學生、老師表演節目時學的第一首歌。
【記者】:朱校長您的每天是怎么安排的?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做校長有時候確實身不由己,一所學校如同一個小社會,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我這個人從來不睡晚覺,哪怕雙休日寒暑假我每天早晨起的很早,很早就到學校,每天忙忙碌碌。新聞聯播是每天生活當中不能缺少的,一定要看新聞聯播,每天也會堅持鍛煉身體。
【記者】:最后希望朱校長給青年學子說幾句祝福的話。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每一個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一個缺乏理想追求的人就沒有方向。整個社會就如同一個圓,這個圓的圓桌是沒有邊際的,而且圓心也不定,作為一個學生應該要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把圓心確定下來,然后盡可能的提升素質能力使人生半徑能夠長一點。希望同學們要有理想、有追求,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通過學習培養各個方面的能力,將來成為對家庭、對社會、對人類有用的人。
【記者】:謝謝朱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