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清華附中 王殿軍
【時間】2010年10月15日
【嘉賓】清華附中王殿軍
【主持人】記者
【記者】:你是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做過數學系的負責人,也在北大數學系做過。在數學方面,你至少是專家之一。現在又去清華附中做校長。對你來說,這兩個工作有什么區別呢?
【王殿軍】:這個區別就大了。
做數學的話,就是選擇別人沒解決的問題、別人沒思考的問題進行研究,就是要創新。任何一個數學成果,不分大和小,肯定都是別人沒有做過的新問題。另外,更多的時候就是要培養研究生,把自己的學問做好。
中學校長與做數學研究完全不一樣。現在更重要的是把學生培養好,把老師培訓好,把學校辦好。通俗一點說,學校發展了,校長事業也就是發展了。
我覺得現在的事情更有意義,雖然擔任中學校長很有挑戰性。如果我能做好附中的校長,我覺得發揮的作用應該比我自己寫幾篇數學文章、做幾個項目、帶幾個研究生意義大得多。
【記者】:這也是為什么你愿意舍棄你的學問、學術?
【王殿軍】:當時我是數學系的書記。我是師范畢業,在中學實習過,所以對中學非常了解。另外,大家可能不太知道,在清華大學我參加過不少清華選拔學生的工作。比如去香港面試高中生,給清華挑選學生;比如去清華在全國舉辦的夏令營、冬令營,去面試學生;甚至擔任過一個省的招生負責人。
我跟中學校長、中學老師、中學生接觸非常多。我發現,不同學校的學生真是不一樣,一看就不一樣。你看多了就知道怎樣的學校比較好,學校要有什么樣的辦學理念。怎么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陽光、健康、有追求。會都有一個直觀的感覺。
綜合各種因素,清華大學把我派到附中去。我可以不答應,也可以答應。大學有自己選拔人才的方式,當然會征求我的意見。
【記者】:覺得你比較合適擔任中學校長。
【王殿軍】:他們覺得我比較合適,我也覺得我比較合適。
【記者】:我覺得你最合適,是因為你喜歡這個工作。
【王殿軍】:我特別喜歡跟學生打交道。我敢這么說,在中學校長里,被學生認識和認識學生最多的,我應該算其中之一了。我經常跟學生在學校里打球;參加學生活動。
【記者】:我知道你為什么不接我電話了,因為在跟學生打球。
【王殿軍】:我經常這樣,把手機放到籃球場邊上,去跟學生打籃球;把手機什么的放辦公室,然后出去在校園里溜達。轉悠到哪個地方,碰到了學生就聊幾句;經常去教室里轉一轉;也到辦公室跟老師們聊天。
【記者】:溫總理說的“教育家辦學”,您應該對這個深有體會。
【王殿軍】:溫總理提倡'教育家辦學',我的理解就是,要遵循教育規律,努力做一個有思想的、有教育家思想的校長,或者說教育工作者。
什么是教育家?就是懂得教育規律,并且按照教育規律去教書育人,不追求名利。就是說,要懂得孩子成長的規律,懂得培養孩子的規律,不管世俗怎樣,要按照自己的思路、遵循教育規律,把學校踏踏實實辦好。
但是,按道理來講,'是不是教育家'確實不應該當下就這么評價。我們可以按教育家的思想境界去追求,去做教育,但是不能說哪天我就變成教育家了。當然,做教育應該努力要成為教育家,這個是肯定的。如果連這個追求都沒有,就別做教育,校長也不要做了。對于校長來說,要努力成為教育家,按教育家那種境界去辦教育,做好教育,這個是必須的。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