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清華附中 王殿軍
【時間】2010年10月15日
【嘉賓】清華附中王殿軍
【主持人】記者
【記者】:《教育規劃綱要》里提到,高中要多樣化、特色辦學。今年教育部也計劃召開高中教育工作會。實際上,《教育規劃綱要》里針對高中最明確的提法就是多樣化、特色辦學。你作為一個高中校長,想請你談談你對這個怎么看?咱們清華附中是怎么辦出特色,辦出自己的個性?
【王殿軍】:你這其實是兩個問題。
首先,高中多樣化和特色辦學,《教育規劃綱要》里是寫了,但是沒有給一個特別清楚的解讀。辦學特色我覺得應該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層面就是,辦學的模式要多樣性,我不知道《教育規劃綱要》是不是這個意思。
過去我們國家整個的高中辦學主流就是公辦學校,國家主導辦的公辦學校。應該說和世界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來比,是有很大差別的。在許多發達國家,保證公平和均衡的事情由政府來處理。要保證每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這是政府的事。但是更高水平的發展,培養更杰出的人才,可能就是民辦高中的事了,或者說‘私立高中’。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的私立高中,承擔著學生差異發展的責任。
國外發達國家的辦學模式和辦學情況本來就是多樣性的。而我們國家基本上,說沒有民辦中學也不對,但是民辦中學在整個基礎教育體系里面起的作用和占的比重,和國家整個政策和重要性比起來,我覺得沒有達到一個應該有的數量級。
【記者】:對,就是這種可選擇性不高。
【王殿軍】:我們國家的情況是,政府、教育部門把所有的教育、各個層面的教育都大包大攬了。當然,大國、窮國辦大教育,這么做有一定的好處,可以保證教育的相對均衡、公平。但是,相對來講,我們在差異性方面就很難做好。很難做到既強調了均衡、公平,又強調了多樣、特色化,這兩個權衡,很難都照顧到。
我也覺得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在這方面比較為難。現在,很多學校的孩子還享受不到相對比較合格滿意的教育,這個時候,你又要顧及到高水平的高中,顧及到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顧及到特色化,這肯定會應接不暇。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學校內部培養人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也很難真正做到,為什么呢?相對來講,國家課程的規定是比較死的,有課標、有大綱、有教材,甚至有些地方還有課表。因為高中階段有一個會考,模塊考試,有一個齊步走的規定。比如,這個課學完了要模塊考,結果兩個學校不一樣,那怎么辦?就會影響工作效率。所以無論優質高中也好,普通高中也罷,你都得跟大家齊步走。這個課學完后,統一模塊考,也叫水平測試。這樣的話,留給學校的自主選擇培養模式,空間就非常有限。
當然現在有校本課程,可以開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比如,有的學校就說開了100多門校本課程、200多門校本課程。這個很容易,寫500個課程名字都是很容易的。但是我想問一下校長,還有這些教務處的人,學生什么時間去上這些校本課程?我們的必修課基本把孩子的時間占的差不多了。孩子一天就那么幾個小時,上下午加起來七八節課,必修課排完就沒有多少時間了,你就是開1000門課又有什么意義,他能學多少?所以說,重要的不是學校開設多少校本課程,而是孩子真正能學到多少,因為孩子的時間就那么一點點。當然,孩子可以選擇性地上這些課程,選擇性也是新課程改革強調的。但是時間太少,學生選擇的意義就不是太大。
我的想法是,真正實現高中辦學多樣化,就得承認、尊重學校之間實際存在的差異。就拿北京市來講,沒有人會說‘北京所有高中是完全一樣的水平’,否則也不會有擇校的難題。學校之間確實存有差異,這個差異也不是想消除就消除的,而且從科學角度來講,是沒有必要消除學校間差異的。學校是培養人的,不是工廠生產汽車,越標準越好,都是2.5排量,這樣汽車功能差不多。學校培養的是人,人本來就是多樣化的,有不同的潛力,有不同的天賦,而且未來擔任的職責也不一樣,所以為什么要讓學校之間都一樣呢?
要想多樣化在中學里真正實現,我們就得狠下心來,大大地把現在國家規定的動作、規定的東西削減,課時要減下來,內容要減下來,難度要減下來,以便騰出時間留給學校自主發展。我們經常看跳水,跳水運動力有規定動作前六跳、自選動作后六跳,一共十二個動作。我說跳水運動要充分發揮隊員的創造性,規定動作十一跳,自選動作一跳,那你這不是白說嗎?你說自選動作有一千種可以選,但就只能跳一跳。你就是有一萬種可以選,最終不是還只能選一種嘛。但是如果說有四個規定動作、八個自選動作,那運動員們就有發揮的機會了。就是說,選擇的多,才更能看到這個人的個性,對學校來說也是一樣。你規定好要穿同樣的服裝,還要求穿出個性來,那我最多只能戴個耳環、戴個項鏈之類的。就是這樣一個意思。
現在我們強調多樣性辦學,就要求整個教育系統給予配合,要給學校自主發展、自主辦學留有足夠的空間。沒有這個空間,我們在這兒討論半天高中多樣化辦學,也只是浪費時間。意思也就是,學校要多樣化、辦出特色,相關的制度一定要跟上。
【記者】:這一塊以后會有相應的跟進的改革措施。
【王殿軍】:這肯定要跟著改。比如像會考、自主會考、模塊考等可以由學校自己掌握。這樣的話,我的學生跑得快,我們就可以早點結束。不能非得等到統一的時間再去跑。就好比是馬拉松賽,掐表的人要等大家差不多都到終點時才掐表,那怎么可以呢?我的孩子早早跑到了終點,但是不掐表,他只能在終點處散散步。自主掌握考試的話,跑的快的早早到達終點,然后比賽結束。總之,就是不能搞齊步走。
【記者】:這等于說是體制的問題,時空條件的限制。
【王殿軍】:時間、空間、政策、機制,這些都給了,然后說鼓勵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那我就會非常高興。每一個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培養定位、生源情況,來設計非常靈活的培養模式。那樣的話,我們國家的高中教育就真的是萬紫千紅,百花齊放,人才濟濟。這才是應該有的一個局面,而不是現在這樣,所有人都齊步走、做同樣的動作。
現在的情況是,條條框框都限制的那么死,還要你靈活一點、多樣一點、特色一點。當然也不是說一點不能做。清華附中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做的就很好,像我們的馬約翰體育特長班。現在跳高的國家冠軍,就是我們中學培養出來的;CBA里面打職業聯賽的四五個主力;還有射擊的世界冠軍。在現有體制下,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教育政策,培養一些美術人才、體育人才。但從宏觀上來講,普通的這種綜合文理科人才還是沒有機會。
【記者】:你說的這個我想起另外一個悖論,可能所有設計者都忘記了這樣一個實際情況,在歐美國家,由私立學校完成了一部分拔高的功能。發達國家最好的學校都是私立學校。實際上中國也有私立學校,但是比較差。好的學校清一色都是公辦學校。
我們提倡均衡,又要求多樣化、特色辦學,等于是把國外公立學校的均衡功能和私立學校的拔高、特色功能結合在一起了。
【王殿軍】:我們剛才也在講這個問題。這就是辯證法里面普及和提高的關系。在國外,普及的工作基本是靠政府,讓再窮的家庭、再邊遠地區的人享受到最基本的、合格的教育;還有一部分特別優秀的,家長優秀、孩子也優秀,人家想享受更好的教育。那誰來做這部分呢?政府來做的話有一定的壓力。因為有的地方窮的沒學上呢,這邊還弄水平更高的學校。但是如果是社會資金,甚至是家長的資金、捐款,就有可能達到更好的辦學條件,找更好的老師,用更先進的培養模式來辦學、來培養學生。國外社會上就有一種為教育捐錢的風氣,當然也不是說捐款孩子就可以上優秀學校。政府包普及,私立包提高,這是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
另外,有一些小國家,福利特別好,政府錢多的不得了,政府也能夠包提高。中國差不多相當于幾十個小國家,所以比較困難。我自己也理解,作為教育部門確實很難,中國實在太大了。
【記者】:我自己曾經想搞一系列妖魔化教育的問題。就像你說的,其實不是不明白,而是很難做到。不管你怎么做,別人都有得說。
【王殿軍】:我們國家當初對民辦教育的規定就是,辦私立中學(或者說民辦中學)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實實在在地講,也許是我的覺悟不夠高,我總覺得一個掏自己的錢辦教育,一點不盈利,而且又辦得那么起勁,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個境界!在當前這個社會上可能比較難找,也許哪一天共產主義實現了,可能這個問題能解決。
我覺得有些事情挺矛盾的。我個人認為,私立中學只要嚴格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國家規定的課程全部教完,培養出來的孩子陽光健康,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符合國家的人才培養標準,至于私立學校賺不賺錢、賺多少錢這都沒有關系。學生、家長愿意掏多少錢,學校賺多少錢,肯定會有市場的合理調節。如果私立學校的教育質量得到百姓認可,百姓自然愿意掏錢;如果私立學校一個學生收取一千萬,估計誰也不會去。就是這個道理,自有市場去調節。
當然,我們應該適當有一些規則,不能完全沒有規則,不能弄暴利或者欺騙。我們還要加強監管,監管私立學校的教育過程、監管培養模式,比如私立學校的課程得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至于經濟上的事,我覺得有市場的調節。不能規定說,私立學校收了十塊錢就一定要花九塊九,最多剩一毛錢可以賺;超一毛就算以盈利為目的。這個不可以。
【記者】:對,原來的提法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后來再加了一句‘允許取得合理回報’。
【王殿軍】:這話都沒法實現。賺一分錢就是盈利,如果不以盈利為目的,為什么賺那一毛錢?合理回報,多少才是合理?收一千萬學費,是該回報100萬、還是1萬,多少才是合理回報?這得有一個限制,比如最多盈利不許超過10%或者20%,那就好辦了。簡單說一個‘合理回報’,底下人不是很好操作。
【記者】:王校長,你做了幾年中學校長,有什么樣的心得體會,用一句話總結下吧。
【王殿軍】:一句話總結有點難。一句話就是,我覺得做教育確實有挑戰,但是教育我也很熱愛,而且我認為我們國家的教育明天也是很有希望的。
《教育規劃綱要》已經頒布實施,新的教育改革也即將開始。盡管現在還有好多事情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做,但是畢竟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有這么多人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我認為中國人很聰明,一定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
你讓我說一句,我這說了三句,但我可以用逗號隔開:教育有挑戰,我對教育有熱愛,而且我認為我們國家的教育有希望。
【記者】:謝謝王校長花了這么多時間,跟我們清晰梳理了清華附中的一些育人觀,清華附中的特色,以及對《教育規劃綱要》落實的一些想法。謝謝大家,再見!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