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浙江金華婺城中學 邵樹桂
【時間】2014年4月25日
【嘉賓】浙江金華婺城中學邵樹桂
【主持人】記者
婺城中學創辦于2009年8月,隸屬金華四中教育集團,由創建于1967年的讓長初中整體搬入。學校位于婺城區行政中心西側,占地面積87畝,現有教學班26個,教職工95名,學生1200多名。與其他“老大哥”相比,婺城中學算是后起之秀,但本著“礪志、厚德、勤學、篤行”的校訓,憑借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直遙遙領先。從2001年至今,婺城中學已連續12年名列婺城區農村初中第一,實現了中考成績“十一連冠”,年年被區教育局評為“教育教學質量優勝單位”。而這一份份優異的成績單,也成為校長邵樹桂自信的來源。
【記者】:婺城中學從眾多農村初中中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么?
【邵樹桂】:婺城中學的成功在于8個字——“質量、健康、文明、心理”,這也是我們學校一直以來秉承的辦學理念。
展開來說,質量便是成績。一所學校,脫離不開實際生活和升學壓力。要想做大家公認的好學校,必然要做到質量好,這質量,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升學率,因此,我們學校一直緊抓學習任務不懈怠。
第二個方面,作為老師,也作為校長,在抓質量的同時,我們還應重視學生的健康。常言道:“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生活50年”,要想學習出色,好的身體是基礎,所以,在學習之外,學校還十分重視學生體能的培養。
第三個方面,文明。文明的范圍很大,我們不能保證把每位同學培養成“小紳士”或者“小淑女”,但起碼要讓學生了解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這樣的教育也融合到老師日常教學中。
第四個方面,也是今年新增的一項——心理輔導。這是根據實際需求而產生的,簡單來說,孩子的教育與家庭生活息息相關,但近年來,隨著離婚率的提高,來自單親家庭的學生人群漸漸增加,父母的離異,很大程度上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這就要求學校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今年學校在政教處特別開設了心理輔導室,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讓學校真正成為了學生與父母之間溝通的橋梁。
【記者】:以您的經驗來看,初中學習的關鍵是什么?
【邵樹桂】:初中是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既是過關型的,又是選拔型的,學校層次會有明顯的區分。這就要求孩子在初中學習中要更加努力打好基礎,才能有條件進入好的高中。另一方面,初中的課程相比小學而言,有明顯的變化,原本小學只有語、數、英、科四門主課,升入初中后,除去以上四門課,還增加了社會、信息等課程,這就要求學生要合理運用時間,及時調整學習狀態,以此來適應初中生活。
從家長的角度而言,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習習慣的養成,包括孩子的生活習慣;其次,初中是孩子長身體、讀書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受外界誘惑最大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孩子說懂事還不太懂事,說不懂事在某些方面又很懂事,這就要求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與學校溝通,不要和學校脫鉤。
值得關注的是,因為學校有一部分學生屬于外來務工子女,很多時候受父母工作的影響會有所遷移,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小候鳥”,其實,這樣學習環境的轉換對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好事。特別是一些外省的務工人員,突然帶孩子回老家的學校,教材、師資方面都與浙江的不同,孩子很難適應這樣的改變,也希望這樣的家長在選擇學校之前,要考慮清楚。
【記者】:婺城中學的生源多來自鄉鎮,很多學生都需要寄宿,那么,學校是如何管理讓家長安心的呢?
【邵樹桂】:婺城中學的生源主要來自白龍橋管理處和讓長管理處下轄區域,包括婺城新城區的一部分居民和外來務工者的子女,特殊的生源決定了學校區別于一般初中的管理方式。針對住宿的學生,學校在結束日常的教學后,會另外安排他們在每天的18:00~20:00進行晚自修,每個班由一名老師監管。晚自修結束后,監管老師會到各個寢室點名,確保學生到齊后,再交由值夜組的老師負責。值夜組則是由一位校領導和4位老師共同組成,每晚由這5人組成的值夜組會睡在學生公寓,照顧學生安全。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