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 屈惠華
【時間】2014年5月21日
【嘉賓】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屈惠華
【主持人】記者
非常榮幸的請到了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校長屈惠華做客嘉賓訪談室,與各位網友一起暢聊“家庭文化與家庭教育”的話題。以下是訪談實錄——
【記者】:我們今天非常有幸請來了呼和浩特實驗中學的屈校長,屈校長領導的學校我知道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關注家庭教育,十幾年來他們在所有家長會之前,都 要講一下家庭教育,先以這樣的主題開場,至少要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然后再進入正常學校的程序里邊,我們想請屈校長給我們聊一聊,您為什么堅持這么多年做這樣一件事情,一定有您自己的主張。
【屈惠華】:謝謝,我認為我們今天的父母無論在教育方面,在管理方面,以及在家庭的親子關系規范方面, 我覺得他的這些文化都是過去遺傳下來的。雖然目前還有一定的價值,但是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困惑。比如說父母的權威,在目前獨生子女時代,對孩子的規則出現了空白,過去我們子女多的時候家規很嚴。現在在獨生子女時代,好像家庭規矩沒有了,以孩子為中心了。另外就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對孩子來說,他們一方面不是簡單的將父母看作了像過去,必須俯首躬身體,另外一方面,我覺得獨生子女父母一貫的嬌慣、慣養,使得孩子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依賴,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個。
第二個目前家庭教育觀念上,還是一種精英觀,不像過去我們小的時候家里孩子也多,自然成長,每天高興得出去玩,想干什么干什 么,想跟同學每天玩得特別高興,學習成績家長不過問,現在一家一個,精英觀,以學習成績論。家長讓孩子們接受成者龍敗者蟲的觀念,我覺得主要還是有一種上 一代,父母那一代自己沒有成就,就把這種成就目標轉移到了下一代身上,而且給下一代的壓力很大,就是要求孩子必須有出息。我們往往說我上北大沒有上成,就 要求孩子上北大。另外比如我喜歡舞蹈,在舞蹈方面沒有培養成,我要讓孩子去。不是說培養一下素質完了,就完全向著一種專業的方向要求,因此對孩子要求比較狠,比較嚴了,它是朝著一個專業的方向去發展,因此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我覺得現在官二代、富二代,無論從學習 上還是行為品質上,我覺得優秀的人比較少了,別說官二代、富二代,大家的家庭,一家一個都也不賴,就是人們常說富不過二代,為什么說富不過二代,就是從普 遍規律來看,他們的二代就是成器的比較少,所以覺得富二代,說明他們的父母過多的忙于事業,而疏于對自己其他的關愛,比如說孩子缺少危機感,父母都設置好 了,什么都不用孩子愁,所以第一孩子缺少危機感,另外生活過于優越,所以形成了高消費,能力得不到發展,就是高消費,什么都要品牌,一雙鞋就好幾千不是品 牌不穿,就是高消費觀念得特別關注。另外我覺得富二代缺少自我節制性,不能夠克制自己,另外個性比較張揚、霸道,另外就是有物質至上的這樣一種思想。因此 他比較缺少工作機會,在德智品質上,所以這是一個。
【記者】:在家庭教育這方面,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做了些什么,我們在改變一些什么嗎?
【屈惠華】:我認為當然老師是一個方面,學校是一個方面,我覺得我們呼吁家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認為富一代他對于自己的富二代在教養方面,我們確實是 存在非常大的失誤,比如把自己早年由于條件不好,我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進行補償,什么都依著孩子,讓孩子太優越了,那么瓦解了這個孩子在年輕的時候,在他 成長過程當中,他應該有一定的壓力存在,家長沒有給予,另外對于珍惜資源的心理的培養,我覺得也沒有,這是家長的一個失誤。另外缺少對孩子生存技能培養的 觀念,原因就是說太優越了。另外他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培養,注重在藝術方面的培養過于強化,而生存技能、品德培養存在著欠缺。另外我覺得缺少孩子精神方面 的,你別看他家庭很富裕,只是在生活中、在物質上很充裕,在精神上沒有,為什么有些富家子女還要跳樓,還要自殺,因為父母在精神上關愛少,另外父母什么都 包辦,什么都替代,另外就是限制,怕孩子出去有危險,不能跟小朋友玩,方方面面都要給孩子一些限制,這種現象就是富一代給孩子造成,因為過多的限制、過多 的包辦,因此使得孩子決策能力、判斷能力沒有,孩子將來走上工作以后非常非常不利。現在我們的富一代有錢了,喜歡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送到國際學校,甚至 出國去培養,而且越送越早,有的小學就送出去了。
【記者】: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屈惠華】:我不同意。
【記者】:原因是什么?
【屈惠華】:我認為最好應該是在國內接受完大學教育以后,你過早把孩子放出去,減少了父母,對于你的子女發展的這種影響,我覺得父母影響很重要。另外我就覺 得使孩子變得眼高手低,你有沒有發現中國的孩子眼高手低?我覺得過早的放出去會有影響。另外我覺得早期的這種跨文化的教育,使得孩子他交往圈子小了,你想你出了國以后,外國人跟你交往也少,中國人也少。
【記者】:同質化比較嚴重。
【屈惠華】:差異化比較少,另外我覺得可以說父母過早拋棄了孩子的教育,親情的互動沒有了,拋棄了孩子的人格,我覺得拋棄了對孩子長期的引導。
【記者】:您在學校家庭教育里,給他們什么引領嗎?
【屈惠華】:我是教育家長不要過早把孩子放出去,孩子是要在愛的,特別父母的愛,跟老師的愛跟他人的愛還是兩碼事,在父母愛的環境下呵護長大的,特別越小的 孩子越需要愛,從小缺失了父母的愛是很難彌補的,所以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愛孩子,關注孩子,關注孩子的品質培養,這個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覺得,我們常說的可憐天下父母心,人們也常說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中國的父母其實就是這樣,他必有可恨之處,就像我剛才說的他對孩子有一種人格的替代, 什么都自己包辦了,另外就是太愛孩子了,不要出去玩兒,什么都不讓,交往范圍太小,過度的情感弱化了孩子在社會上的進程。另外就是決策越權,就是該孩子決 策你不要去幫助孩子決策,這咱們中國的家長做不到,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權利,不管家里有什么大事都要給孩子商量,不管買一個冰箱,買什么品牌的,我認為都應 該去跟孩子商量,給予孩子一定的判斷能力。
【記者】:讓他有個參與。
【屈惠華】:這樣過度決策,培養出來的孩子比較柔弱一些,多愁善感一些。
【記者】:其實人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關系必須要處好,比如人和自己的關系,人要愛自己是必須有別人愛自己才能養成這樣,如果家長過度決定,孩子會弱勢了。另 外第二大關系是孩子跟父母的關系,這是最親的關系,如果親情建立的非常好,這個孩子將來就很自信,即使他出國,如果關系不好,就像一個浮萍一樣沒有根了。 第三個問題孩子有了這樣的良好關系,有了這樣的能力,今后跟人的處理的時候,他會有一個多元,一個寬容,一個懂得此長彼短這樣的過程,我覺得你的這個家庭教育的點是很高的,而且你的問題也是很準的,你們學校未來我想在家庭教育這方面,關鍵不僅做了,而是惠及一方,我覺得在你們學校的孩子和家長,應該很有福 氣,您這位校長像個媽媽一樣仔細的研究,而且經常講,經常研究,我想你們學校未來會更加的美好。
【屈惠華】:謝謝。
【記者】:非常感謝,期待下一次論壇還見到你。
【屈惠華】:謝謝你!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