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河北石家莊康福外國語學校 劉煜炎
【時間】2014年11月3日
【嘉賓】河北石家莊康福外國語學校劉煜炎
【主持人】記者
2008年,劍橋大學博士劉煜炎投資創立了康福外國語學校并擔任校長,經過七年發展,如今的康福已經成為北京國際學校中的佼佼者,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而特色辦學、優質辦學,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創新能力,能夠適應國際化發展的人才,則是康福一直追求的目標。“教育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教育的價值在于價值觀的教育,我們要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的學生。”在劉煜炎看來,教育改變了他的人生,而康福的教育也在改變著每一個學生的人生。
“今年8月,康福外國語學校從原來的海淀校區搬到了現在的昌平校區,占地面積、校園環境、硬件設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學校面積只有一萬平米,只能容納500多人,現在有六萬平米,可以容納2600多人。”談到康福外國語學校今年的變化,校長劉煜炎首先提到了學校的搬遷,新的校園為學生創造了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今年開始,我們還開設了小學部,從而可以實現十二年一貫制的研究和探索。”
今年,中國教育發生了很多引人注目的改革,如高考改革、實行就近入學等等,劉煜炎認為這些改革將產生積極影響。“新的高考制度有助于學生實現個性發展、優勢發展,有利于他們成為新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而就近入學、學區制將有利于我國教育實現公平化、均衡化發展。私立教育則應該成為教育均衡之后的一個有力補充,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最優質教育一定會在私立教育中涌現,這對于中國的私立教育來講是一個機會。”
劉煜炎坦言,以前過多相信教師教學的作用,以為老師優秀、方法適當就能培養出優秀學生,現在發現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他們本身就具有創造性,學生自發開展討論、探究、批判就能找到正確答案,老師起到導演、組織者的作用即可。“過去想的是怎么把學生變得更聰明,現在想的是怎么讓學生變得更智慧。而有德才能智慧,所以學生不僅要聰明,人格也要更優秀。”
■ 對話
公辦教育均衡發展為私立教育提供機會
教育改革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
【記者】:今年9月,教育部出臺高考改革方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次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你對此怎么評價?
【劉煜炎】:21世紀中國的發展需要產業轉型和升級換代,形成以創意、創新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而當前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我認為這次高考改革方案如果能夠快速落實,將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有力促進我們的經濟產業轉型。這次取消文理科,推行語數外加三門自選科目的考試模式,我覺得是對美國和英國考試模式的借鑒,它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優勢發展、專業發展和交叉發展,交叉發展最容易產生創新型人才。這次高考改革提倡學生按照興趣、特長來進行個性化發展,這不應只是表象的追求,個性發展的背后應該有個人規劃。在歐美國家,學校特別重視學生的個人成長規劃。高考改革方案實行之后,學生應注意規劃自我成長路徑,達到規劃目標。
【記者】:這次高考改革還提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你認為是否合理?
【劉煜炎】:我認為外語科目還可以提供更多考試機會,如四到六次,其他學科也可以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此外,外語考試不應當只是提供多次考試機會,還要注意考試內容可以多考察學生聽說讀寫的實踐能力,而不要過多涉及語法等內容。
私立教育要以特色立校
【記者】:今年國家還出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就近免試入學,實行學區制,你怎么看這些政策?
【劉煜炎】:我很贊同這項政策,2005年,我給時任總理溫家寶寫信就提到基礎教育要均衡發展,現在實行這項政策有助于實現教育公平化、均衡化發展。這項政策出臺后,有些家長不理解,認為這是限制人權。其實這并非限制人權,而恰恰是保障人權的制度,防止了資源無序流動而導致的教育不公平。劃分學區之后,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應該做到公平、有教無類。
教育均衡的關鍵還在于校長和教師的流動,有了好的校長和老師,學校很快就能發展起來,關鍵是政府要創造條件吸引校長、教師去輪崗。
【記者】:這些政策對私立學校有何影響?
【劉煜炎】: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政府提供的是公平教育、保障性教育,最優質的學校應該是私立學校。但由于政府政策傾向于公辦教育等原因,目前私立學校的發展并不理想。現在公辦教育均衡發展,對私立教育來說是機會,私立教育要以特色立校,努力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我們也希望政府有理念和決心,讓市場來決定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記者】:近兩年國內低齡化留學的趨勢日益明顯,尤其出國讀高中的人數有了大幅增加,你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劉煜炎】:我個人不贊成學生18歲以前去留學,因為18歲以前是學生民族價值觀和個人價值觀形成的時期,過早去留學可能會導致學生民族價值認同的根基得到錯誤的建構。而且學生過早出國留學,失去了和父母的良性互動,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長的過程就沒有了。據我所知,一些孩子中學出國留學后并不快樂,且最終升學也沒有比國內國際學校的學生好。
思變
今年在教育領域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變化就是高考制度的改革,這種改革是與我國的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有利于培養時代需要的人才。我認為今年的高考改革將給中國教育帶來非常深刻而積極的影響,人們應該體會這種變化背后的深意。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