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培養一種精神上的貴族

專訪:北京四中 劉長銘

可能大家只知道北京四中每年有98%甚至99%的學生能夠進入到重點大學,但是大家不太了解,實際上這所學校更加關注的是人的內心、精神世界的豐富、發展。有次我在一篇文章中談北京四中培養什么?我們培養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貴族,我們培養的是一種貴族精神,這種貴族精神不是占有財富、享有地位,不是這樣的,他應該有博愛、悲憫、責任的一種精神的內涵。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學校。

培養一種精神上的貴族

【時間】2014年8月19日

【嘉賓】北京四中劉長銘

【主持人】記者

專訪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

生源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僅僅是錄取的分數高一些

【記者】:在人們的印象中,北京四中是神秘的,學生都非常優秀。真實的北京四中是什么樣的?生源與其他學校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

【劉長銘】:可能大家只知道北京四中每年有98%甚至99%的學生能夠進入到重點大學,但是大家不太了解,實際上這所學校更加關注的是人的內心、精神世界的豐富、發展。有次我在一篇文章中談北京四中培養什么?我們培養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貴族,我們培養的是一種貴族精神,這種貴族精神不是占有財富、享有地位,不是這樣的,他應該有博愛、悲憫、責任的一種精神的內涵。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學校。至于生源,就是中考考的,也都是一些普通中考生。當然錄取的分數要高一些。

【記者】:面對北京四中這些精英學生,施教者是否會感到一些壓力?老師們都面臨哪些挑戰?

【劉長銘】:北京四中的老師們很負責任,四中的目標是讓優秀的學生更加優秀,我們一直這樣來給自己定位。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的老師現在還每年都家訪,幾乎是全員家訪。

【記者】:是所有的學生都會訪到嗎?

【劉長銘】:初中所有的學生都訪到,高中的也要訪一部分。其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家訪是很難做到的,有的時候老師一天就訪一家。

【記者】: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學校老師也都是挨個兒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家訪?

【劉長銘】:初中是都要看的。教育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高度關注學生個體。我們中國的學校還沒做到,中學現在的規模類似一種工廠,類似大機器生產的思維模式。

【記者】:如今,各個學校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面對其他名校的崛起,北京四中有沒有感到一些壓力?

【劉長銘】:教育發展是好事情,我們也沒有跟誰比過。特別羨慕國外的院校,因為他們的規模都非常小。

【記者】:社會對北京四中有這樣一種評價“四中專出精英”,那一長串名字如雷貫耳的校友便是最有力的證明。您認為北京四中同國外崇尚精英教育的院校相比,有什么不同之處?如伊頓公學、哈羅公學等等。

【劉長銘】:不同的文化背景肯定區別非常大,這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談到共同點,其實因為我跟伊頓公學的校長是好朋友,我們有很多的理念非常相同,培養責任感,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共意識,服務社會的意識,這些都是相同的。

我其實特別羨慕美國的學校,美國的學校規模都跟小,所以這個學校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為他體現了對學生的高度關注,而中國的學校都太大了。我特別羨慕美國學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的規模都很小,很小的學校最大的優勢就是老師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度都非常高,比如小班上課就非常好,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照顧到。我訪問很多美國學校的時候都問,學校為什么這么小的規模?他們常說我可以叫出這個學校所有人的名字。在中國的學校,有的學校超過了1萬名的學生,可能有的校長都叫不出中層干部的名字。

【記者】:北京四中有多少留學生?您如何看待中美教育差異?

【劉長銘】:我們的國際課程項目班現在有差不多300人,因為有好幾個年級。就我的經驗來說,美國學校的學生來源多元化程度比我們國內學校的學生要高的多,他們不僅有各種膚色,而且在美國的中學也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我有一個團隊在美國常年訪問各種學校,差不多走了40多個州,把每個州頂尖的學校全都訪問了,他們都表示愿意和北京四中合作,他們有很多的學校過去從來沒有過中國學生,所以他們都表示如果北京四中推薦的話他們100%都接受,他們對中國還很不了解。

另外,美國學生到中國讀書的確實很少,因為中國的課程他們受不了,不是跟不上,二是完全不能夠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坦率地說這樣的教學方式我也不贊成,但是沒有辦法。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美兩國教育方面的差異?

【劉長銘】:我不大家是否體會中美之間最主要的差別是什么?在我看來就是人對生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美國人大街上看到你,很遠就跟你打招呼,但是中國人不善于打招呼。

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北京四中每年有差不多100多學生出國上學,他們回來之后我發現他們和國內上學的學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變得更加積極、更加樂觀,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我覺得這是我們國內高校和中學應該反思的,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到那樣一個環境里他們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記者】:特殊的歷史留給北京四中特殊的財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四中以擁有大批黨政軍高級干部子弟而聞名,您如何看待這樣一個特殊“財富”?

【劉長銘】: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擇校,那時候的那些學生也都是考進來的,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記者】:您擔任北京四中的校長整整10年,期間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劉長銘】:學校不斷的發展,不斷的變化,不斷的提出要求,所以我也要不斷的適應這個要求。這是最大的難處。

學生的分數不是最高的,但在某些領域很突出。

【記者】:北京四中有個特殊的教改班叫“道元班”,他們是精英中的精英嗎?培養方式與普通的班級有何不同?

【劉長銘】:精英的概念,實際上是很模糊的,什么叫精英?是不是考的分數最高就是精英?要說考的分數最高,“道元班”學生的分數不是最高的,他們有的差五六十分,但是他們在某個領域里頭可能學得多一些,思考的多一些。所以,這三年來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里獲得了挺好的發展,結果也不錯。

【記者】:他們的培養方式跟普通班有什么區別?

【劉長銘】:有很多區別,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他們很寬松,他們上的課很少,大量的時間是他們自己去搞自己喜歡的那些事情,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里頭主動發展,這是最大的區別。

【記者】:今年六月份,北京四中首屆“道元班”的學生畢業。能否談談“道元班”學生的出路。

【劉長銘】:出路都不錯。有了一個去了哈佛。有一個被北大老師評價為今年他們自主招生北京地區最滿意的一個學生。因為“道元班”學生目標非常明確,有一個拍紀錄片,最后被電影學院的導演系錄取了,他是第一名。這些學生當時進入北京四中的時候分數都不高。但是畢業的時候都還算找到了比較好的出路。有的被國外大學錄取了,都是非常好的學校,有的是被國外的非常頂尖的文理學院錄取了。

【記者】:其他學校能不能借鑒一下咱們“道元班”這個模式。

【劉長銘】:我們這些年來做的任何一項教育的改革和探索都是可以推廣的。

【記者】:其他學校要想學習也是可以的?

【劉長銘】:對。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我們尊重小孩的興趣,不往考生培養,而是往一個健全的、有自己的興趣傾向的人去培養,這個是一個普遍的規律,所以其他任何學校都可以做到。

分享到:

姓名:劉長銘

所屬學校:北京四中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 最新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国产爱 |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