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東東莞光明中學 曾文明
【時間】2011年04月25日
【嘉賓】廣東東莞光明中學曾文明
【主持人】記者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東莞目前民辦教育的發展現狀?
【曾文明】:民辦學校的發展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是起步階段,這是學校初創時期;第二是發展階段,目標是完成學校規模的擴張;第三是規范階段,目標是打造合格學校;第四是創新階段,目標是建設品牌學校。目前應該是發展到第四階段的一個“節點“。個人認為,目前民辦學校都有“同質化嚴重”的傾向。只有實現了“創新”,民辦學校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生存和發展問題。
【記者】:光明中學目前自身又處在哪一個發展階段中?【曾文明】:光明中學經過八年的發展,雖然在辦學初期也曾經有過波折,但是,已經積累了很好的經驗與基礎,為進入“創新”階段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希望以發展學校特色、提升教育品質為核心,從教學和德育兩個方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教學創新和德育創新兩翼齊飛新局面,打造東莞素質教育的品牌。例如,就在上個月,光明中學籃球隊就代表廣東省殺進了全國中學生籃球聯賽總決賽。在對戰清華附中的比賽中,光明學生的技術、斗志與團結協作的力量,都是我們素質教育成果的生動展示。
談定位:民辦學校不僅是“量”的補充【記者】:東莞的民辦教育可以說撐起了“半邊天”,您是如何看待東莞民辦教育在整個東莞教育體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呢?
【曾文明】:民辦教育對公辦教育來說,首先起到的是一種“補充”作用。東莞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是全國農民工最多的地方,民辦教育的興起,吸納了大量農民工子女就讀,解決了公辦學校力所不及的問題。但是,這絕不僅僅是一種“數量”上的補充,不僅僅是滿足公辦學校不能滿足的群體的教育需要那么簡單。而還要滿足有特殊需求的群體的需要。畢竟民辦學校有更加靈活的辦學機制,所以也會有更加個性化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民辦學校要拓展生存發展的空間,必然要跟蹤國際國內教育改革的潮流。這就不僅是與公辦學?;蚬k教育“看齊”的問題,必要時,還必須走在公辦教育前面,提升整體品質,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品牌”。
談學校特色: 讓不同起點的學生成才
【記者】:目前,光明中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在校生一萬多人的完全中學,在“規?!鄙弦呀浀竭_了這個層次后,學校又是如何發展自己的特色?【曾文明】:其實,對于民辦學校來說,最為關鍵的,是無論你招收到的學生是什么層次,都需要努力讓之成才。而在這方面,光明中學是做得十分突出的。
我們一直希望為家長們提供“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增值教育特色,讓不同起點的學生在光明照樣可以成才。與此同時,光明中學還以“八項素養、雙證畢業”的素質教育特色,在學校推動“體育發展,藝術成才”的揚長教育。我們需要學生除了有學習成績外,還必須要有一樣自己的“特長”。事實上,未必每一個學生都有天賦,但這種“特長”可以成為學生們提高自信的基石,影響終身。
近期訪談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