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一面旗幟與她的時代使命

專訪: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吳穎民

在資源方面,有些校長談到資源的問題,認為生源不好,辦學條件不好,師資欠佳就不能實施素質教育。我想,不可能社會都滿足你的要求,作為一校之長,你就應該在現實的基礎上拓展你的空間,有些資源可以通過爭取得到的,那么就靠自己的努力去爭??;沒有現成的,就自己創造,去開發新的領域,而不能坐享其成。好條件都不是現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自己可以把握的范圍里,學會盤活,學會創造。

一面旗幟與她的時代使命

【時間】2011年05月14日

【嘉賓】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吳穎民

【主持人】記者

專訪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穎民

自1888年誕生的格致書院沿革下來,“華附”歷經百年砥礪,百年沉淀,成為了廣東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成為了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優質品牌,成為了一所享譽海內外的名校。對于“華附”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每個人的解讀可能都不盡相同。 

在廣東的老百姓心目中,她就是中學里的“北大、清華”;在驕傲的高分學生心目中,她就是一個必須要攻克的“高地”;每年的中考結束后,她就是初中畢業班老師們用以衡量教學成績是否優秀的標桿;每年的高考結束后,無論這所學校有沒有狀元,她必然是“狀元”話題的中心;當然,在同行中,除了羨慕這所學校的優質生源,更多的是,自覺又或者不自覺的去以自己的辦學成績去和這所學校比較。 

自1888年誕生的格致書院沿革下來,“華附”歷經百年砥礪,百年積淀,成為了廣東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成為了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優質品牌,成為了一所享譽海內外的名校。 

120年歷史的“華附”星光熠熠,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嶺南畫派開創人高劍父,新中國第一個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陳鏡開,中國科學院院士鄧錫銘、姜伯駒,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岑可法,中國革命先驅熊銳、廖承志、譚天度……1978年恢復高考后至現在,“華附”高考本科率平均達到98%以上,其中考取重點大學的占85%左右,廣東高考狀元和單科第一名大部分是該校學生,更有數以千計的學生在省市、國家及國際的學科競賽中獲獎。 

“華附”的殊榮,自不必談,而“華附”之于廣東基礎教育的影響,我們卻不能不梳理,唯有此,才可以讓這面“旗幟”體現她的應有之義。 

“華附的旗幟性在于,她在各個歷史發展轉型期都不拘于時,不拘于世,與時俱進又敢于超越時代”?,F任校長吳穎民,1978年任教“華附”至今30余年,1984年任副校長,1996年接任校長,是“華附”歷史上在校領導崗位上任期最長的校長。 

“不拔白旗插紅旗”,舊社會一批優秀的知識分子轉化為 “附中”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不盲從“大躍進”運動,扎扎實實的搞教學,1959年高考一舉奪取全省第一,并從此一直保持領先優勢。

【記者】:我們現在談到“華附”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更多的是從1978年恢復高考后談起,那么之前的情況是怎樣?

【吳穎民】:學校真正被稱為“華附”實際上是在1952 年,當時由中山大學附中、嶺南大學附中、華南聯大附中、廣東文理學院附中四所中學合并成華南師院附中。 

1952年以后,主要是由黃杏文、王屏山等一批校長組成一個管理群體,當時學校在全國率先提出了“為共和國培養人才”的口號。其時,教育界“唯成分論”盛行,要把一些成分不好的教師清除出教師隊伍,聰明而富有膽量的王校長提出“不拔白旗插紅旗”的觀點,努力改造舊社會知識分子,讓他們在新舊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改變思想觀念。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一批優秀的知識分子轉化為 “附中”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這個做法迅速引起了一些有同樣背景的中學效仿,為解放后的廣東教師隊伍起到了一定的穩定作用。 

1958年大躍進時期, 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政治口號下,大躍進、大煉鋼鐵、興修水利等一次次以政治為服務目的的運動充斥著教育界,不少學校放棄教學參加運動,但“華附”不盲從,王校長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扎扎實實的搞教學。在盡量減少各種外來因素對教學的干擾情況下,堅持搞好文化課教學。這使得華附在1959年高考一舉奪取全省第一,并從此一直保持領先優勢,華附一躍成為全國一流中學。 

提倡學生要做工作學習的主人,文革以后,全省第一個恢復學生會、共青團活動;提倡用“創新”精神發展教育,學校在全國率先實行“按程度分層次”的教學; 1987年華附就已經成立了奧數班,并在當年取得了第一面國際奧數銅牌。

【記者】:1978年恢復高考后,你來到 “華附”工作,這個時期,對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吳穎民】:三中全會之后,中國迎來思想解放的春天,開始正確看待文革前的教育。基于之前把教育界 “十七年” (指1949年至1958年)的歷史說成是“被資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之說法,國家提出要正確看待“過去17年”。 

1978年,王屏山校長重新回華附做校長。王校長提出了“繼承‘過去17年’好的,拋棄‘過去17年’不好的”的口號,首先是繼承過去重視思想工作的傳統,提倡學生要做工作和學習的主人,因此“華附”是文革后全省第一個恢復學生會、共青團活動的。 

其次,提倡用“創新”精神發展教育。當時,我們發現,在學生特長發展、視野拓展方面,學校的措施是很缺乏的,于是我們采取相關措施補充這方面的教育,王校長提出“課內打基礎,課外出人才”口號。學校設置了選修課,開展了小論文、小發明等活動,學校在全國率先實行“按程度分層次”的教學,當時,“華附”跟北京景山學校、華東師大二附中、南京師大附中等全國8所重點中學召開了聯盟大會,提出了“因材施教,開發智力、發展個性特長”的觀點。 

80年代初,王校長從美國考察回來后,介紹了美國學?!皩W生選老師”的做法,比如:學生英語水平較高的,就選擇高要求老師的課;若數學不夠好,則選擇低要求的老師教課;學年結束,根據學生和任課教師的意見作適當的調整。這樣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與今天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質上是一樣的。 

80年代中后期,華附就開始有學科競賽、尖子培養,1987年華附就已經成立了奧數班,并在當年取得了第一面國際奧數銅牌。 

現在看來,這些都很普通,但在當時,“華附”的這些辦學理念和取得的成果與其它學校相比,就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這也證明了“華附”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思考和實踐覺悟早、起步早。 

上午上課、下午自習;針對以往教育的“功利性”、“短視性”,提出了“完整的現代教育”理論;1999,每個老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現代化教學手段“武裝到了牙齒”。 

【記者】:上個世紀90年代,社會上 “片面追求升學率”之風越刮越猛,其實,“華附”在高考方面早已聲名在外,在這樣的背景下,“華附”又是如何應對高考壓力的? 

【吳穎民】: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學生學習的個人空間越來越小,壓力越來越大,各個學校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是,“華附”在堅持以“以課程和課堂為中心”基礎上,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輕負擔、高質量”的口號。我們從語文、數學、英語等大科目改起,把課時數量減下來,縮短上課時間,減少了課時、作業量,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這種做法在廣東乃至全國的中學里面也是開風氣之先的。 

96年,我接任校長一職后,針對以往教育的“功利性”、“短視性”,我提出了“完整的現代教育”理念,“完整”是一個立體的概念,這有別于“全面”,“全面”只是一個平面概念。我認為,初一到高三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是一個完整的中學教育體系,我們需要從理念、課程、教學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理念方面,堅持“以人為本”,“持續發展”,中學只是整個教育鏈條中承上啟下的階段,只是其中一道生產“半成品”或“準產品”的加工工序,屬于人的潛能開發中的初期挖掘階段。那么,培養出來的人不能僅會考試,更要懂得如何做人,學習上要可持續性發展?,F在很多在高中時期的優秀學生上了大學以后都只想著享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小學的學習讓學生感到太痛苦了,這樣的現象是對現在中國中學教育追求短期功利目標的報復。

在教學層面,注重方法、技術、信息化手段,建設有現代化意識的師資力量。“華附”在全國來說,是較早實現信息化突破的。1999年建成ATM校園,也在那個時候,全校每個老師實現了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互聯網通到教師辦公室和每個教室。 

課程方面,在90年代下半期,“華附”就根據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的指向出發,積極建設學校必修和選修的課程體系。成立了“課程委員會”,建立起“數學自然科學模塊”、“社會科學模塊”、“體育與藝術模塊”和“社會實踐模塊”的校本課程體系,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體育藝術等多個學科領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狀況自主選擇。 

2000年開始系統的提出“優質化、特色化、集團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策略,這些都是繼承了王屏山的教育思想。

【記者】:在120周年校慶大會講話中,您提到學校新時期的發展策略是“優質化、特色化、集團化、國際化、現代化”,請問其具體內涵是什么? 

【吳穎民】:談到這個問題,要說明一下,今天“華附”的教育理念和觀點,很多好的做法,像“優質化”、“特色化”,這些在王屏山校長任職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了。我們2000年開始系統的提出這些發展策略。 

“優質化”就是要以新的質量觀看待學校的學生培養目標,學校要有自己的質量觀,要以質立校,不斷提升和優化辦學質量。 

“特色化”,就是要在課程、教學管理、師資等方面相比于其他學校,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亮點。學生的自主學習、領袖才能培養、社會實踐課程等都是華附的特色。 

“集團化”,主要是學校與社會力量聯合舉辦民辦學校。通過參與、扶持民辦教育,讓更多的孩子享用到“華附”優質的教育資源;另外,可以很好的培訓師資隊伍,通過互換、進修的方式對年輕教師進行培養、鍛煉。 

“國際化”,主要是與教育發達國家的教育機構合作,讓老師、學生能夠走出國門看世界,開闊視野;把國外好的資源引進華附,讓孩子在國內就能夠享受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 

“現代化”,現在大家都在講教育現代化,我認為“現代化”包括觀念、課程、教學、管理和條件多方面的現代化,即是學生、教師、硬件、軟件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現代化?,F代化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縮小與最先進教育差距的過程。 

“華附”集中了省內優秀生源,我們理應把這些學生培養好,為國家輸送高端人才、好苗子,培養各行各業的領袖人才。 

【記者】:“華附”提出要培養領袖型人才,如何定義領袖型人才?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是不是尋求一種人才培養目標評價體系的突破,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質? 

【吳穎民】:“華附”提出培養領袖人才,基于生源、教學、社會三方面的背景。 

在生源方面,華附的學生是集中了省內優秀生源。那么,對于這樣一群高智商、高素質的優秀學生。我們理應把這些學生培養好,為國家輸送高端人才、好苗子,培養領袖人才。這里所說的領袖人才不是狹義的理解為當官的才是領袖人才,而是各行業各領域的領頭人。 

在教學方面,我們要求學生應平衡發展,這個也符合我們對人才培養的目標。我們培養的學生既會考試,同時要對新事物敏感;培養的學生意志要堅強,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夠適應。學生既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又有自己的個性特長,這樣的學生以后就業就不會難?,F在大學生的就業難,沒有自己的長處、個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你跟人家都一個樣,你就沒有競爭力了;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才能成為領袖人才,“學農”活動是我們華附的一個特色活動,通過學農活動可以培養百姓情懷。

在“華附”讀書,最出彩的不是高考出狀元,而是學生的自主發展。去年的校慶晚會,學生把《北京歡迎你》改編成《華附歡迎你》,講的都是他們在附中生活最難忘的東西,有一句話是“華師附中最牛逼!”我們建議他們改一改,他們堅持不改,這就是我們的學生,既有自主能力和自豪感,同時也有使命感。 

那么,“培養領袖型人才”的正式提出是在2004年,想法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了,我們一直在醞釀,當初不想張揚,沒有公開的講出來。后來,2004年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要我作一個“培養領袖型人才”的報告,我們才明確提出來了。社會上對中學階段培養領袖型人才有很多爭論,其實是因為他們對我們所定義的領袖人才的誤解,我們所說的領袖型人才,實質上指的是領軍人才。培養學生在一個群體里能夠自然而然的成為領頭人,比如樂隊的指揮人、團隊的帶頭人。 

最大的壓力來自于社會對華附的高期望值。教育是一項長久的事業,百年樹人,就是要求我們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而不能像做小生意一樣,追求短期的利益。 

【記者】:這么多年來,時代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華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壓力是否非常大? 

【吳穎民】:“不同學校的校長有不同的壓力”。社會對華附的期望值很高,要求“華附”完美,要求“華附”出最好的成果,這無可厚非,最大的壓力來自于社會對華附的高期望值。    

校長的理想追求與社會現實要求,有時候并不能完全平衡,校長的辦學理念和社會的的期望值甚至有沖突。譬如,我認為,教育不能只追求高顯示度指標,但不用社會普遍認同的升學率之類的指標怎樣能讓學生、家長和社會理解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所以對“教育理想”的追求是一個挑戰,它需要政府、資源和社會輿論三方面的支持。 

在資源方面,有些校長談到資源的問題,認為生源不好,辦學條件不好,師資欠佳就不能實施素質教育。我想,不可能社會都滿足你的要求,作為一校之長,你就應該在現實的基礎上拓展你的空間,有些資源可以通過爭取得到的,那么就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沒有現成的,就自己創造,去開發新的領域,而不能坐享其成。好條件都不是現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自己可以把握的范圍里,學會盤活,學會創造。 

又譬如社會輿論方面,認為華附理應年年出狀元,哪年沒出狀元就認為很不正常。我認為單純追求出狀元,是一種片面的質量觀,我們認為一屆畢業生里面,出個把狀元很正常,不出狀元也很正常。即便社會不寬容你,我們也要接受。我們既不反駁,也不抱怨,同時自己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學校根本的指導思想是為學生成才成功服務,不能單方面的追求分數,教育是一項長久的事業,百年樹人,就是要告訴我們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而不能像做小生意一樣,追求短期的利益。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標。

分享到:

姓名:吳穎民

所屬學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Av不卡在线 | 日本欧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707 | 日本久久A级推油电影 | 亚洲高清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