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反復調研、討論、修改,《思源致遠,創生卓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發展規劃》經四屆五次教代會審議通過,正式稿向全校教職工頒布。
2月5日上午9:00,在人文樓演播廳召開了新學期第一次教工大會。會上,徐向東校長對學校新一輪發展規劃進行了深度解讀。
首先,徐校長著重分析了“思源致遠,創生卓越”這一新的辦學理念的蘊含。
為了進一步深扎文化根基、開拓國際視野,在深入的變革歷程中創生卓越的高中教育品牌,我們在新的發展階段選擇的辦學理念是“思源致遠、創生卓越”。
在這一理念中,“思源”是深切感悟和主動辨析生命成長之源和養育之恩;“致遠”是在“思源”的基礎上求實、求高、求新,志存高遠,主動創新;“創生”意指發展主體在創造中生成新的發展境界的過程,即學校成員在積極進取的過程中用心交往、主動開拓,投入到富有生命活力地相互激發生命活力、逐步生發卓越品質的過程,它蘊含著我們恢弘的氣度、充足的耐心、飽滿的熱情、持續的活力;“卓越”不只是一種外顯的成功標志,更是一種內生的高雅品質,它融合了追求遠大志向的豪邁氣勢和善于厚積薄發的生命智慧——這種卓越品質正是在“思源”和“致遠”之路上不斷“創生”而來的。
從總體上看,這一理念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1)思成長之源。這就是飲水思源,以感恩之心領悟殷切期望,回報家國恩情,生發新的活力。(2)致理想之遠。這就是志向遠大,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不斷創生的實力邁向卓越,激發創新智慧。
為了實現有特色的卓越發展,使“思源致遠,創生卓越”的文化品質成為學校的品牌特征,我們繼續秉承“求實、求高、求新”的辦學傳統,但又賦予其新含義,由此形成新的發展策略。
關于學校新一輪的發展策略,徐向東校長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是通過文化建設豐實辦學內涵。學校文化綜合體現著一所學校的辦學品質和學校成員的發展狀態,因此,要創生卓越品質,我們需要將文化立校作為一條重要的發展策略。對于已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我校來說,在新的階段建設學校文化,需要通過學校成員的共同思考來辨析辦學理念的新內涵,梳理提煉已有歷史中的寶貴經驗,更需要結合日常教育實踐的創新,主動創生新的文化品質。
二是通過特色創建提升發展境界。在新的發展階段,學校將著眼于建設科技教育的整體性文化特色,系統梳理特色發展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和創新,在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生涯發展規劃指導、學生自主德育、特色課程建設等方面加大特色創建力度,形成特色化的育人機制和相應的教育資源。我們將以特色創建為主線引領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改進,使學校發展進入更高境界。
三是通過教育科研開拓創新空間。結合實踐開展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發展的關鍵動力機制,也是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的主要途徑。在新的社會背景下,科研已經成為帶動學校各方面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此,在新一階段,學校要積極鼓勵教師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并通過團隊合作創新拓展專業發展空間。讓更多教師通過科研成長為研究型教師,進而成長為代表學校教育特色的品牌教師,同時也由此使學校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通過創新而進入更高境界。
最后,徐校長從五個方面解讀了學校發展的實施項目:
1.促進制度創新,更新發展機制。在正確的政治方向指引下,秉承“思源致遠,創生卓越”的辦學理念,依法治校、科學管理,以形成高效的領導團隊、完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為工作目標,以完善規章制度、更新管理方式、推進民主治校為工作策略,進一步完善學校管理體制,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更新學校發展機制。
2.建設教師團隊,發揮師資優勢。在加強研修培訓、進一步提升師德水平的基礎上,在教師團隊(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或項目團隊)中完善合作創新的機制,由此激發教師的創新活力,在每位教師自主發展的同時發揮教師團隊的整體優勢。
3.優化課程體系,拓展創新空間。深入領會二期課改的課程理念,以我校科技教育特色創建中的課程建設作為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重要載體,并將其融入到整個學校的特色化課程體系之中。
4.深化教學改革,創建教學特色。在各門課程教學改革中,創造性地理解并滲透“思源致遠,創生卓越”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自主探索、相互激發”的學習方式,形成各科教學優勢和學校整體教學特色。
5.拓展德育平臺,引領學生自主。根據“思源致遠,創生卓越”的辦學理念和我校學生的發展需要,拓展特色化的德育平臺,培養學生合理的價值取向和成熟的自我意識,形成遠大的志向,學會在“自主探索、相互激發”中創生卓越品質。
下一階段,我們將著手制定制度創新、師資隊伍、課程建設、教學改革、自主德育五個行動計劃。
學校發展規劃和五個行動計劃的相繼頒布實施,必將對我校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交大附中朝著“現代教育領先,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目標邁進的腳步將會越走越快,越跨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