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校園文化建設對青少年的成長影響尤為明顯,年級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對校園文化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一年級從新生入學以來,一直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年級文化,形成以“仁”為核心的年級文化氛圍。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主要表現,“仁”作為全德之首,既是儒家最高倫理道德規范,又統攝了孔子教育思想和君子型理想人格,其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進行“仁”的教育,實質就是進行“愛人”的教育,由愛自己開始再擴大到愛一般人,從而實現對他人的關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文化滲透非一朝一夕,耳濡目染,日日熏陶是一種好方法,“潤物細無聲”勝過狂風暴雨的說教,本著這一宗旨,高一年級用環境設施營造文化氛圍,展開以“仁”為核心的年級文化宣傳,即傳承弘揚文化傳統,又利于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激發靈感,啟迪智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當你邁著輕快的腳步,踏進高一教學樓,正面便是我校的教育理念,“立德樹人”是我們教育的目的,蘊含了我們“以人為本”的教育內涵。左面的墻上,貼著“至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年級宗旨,突出“德”與“仁”的重要性,右面的墻上,張貼針對本年級的介紹。班名、班訓圍繞“仁”展開設計,有了“謙仁”、“文仁”、“達仁”、“弘仁“等圍繞學、思、禮、義等傳統文化為內容的班級名稱。處處彰顯”仁愛“的思想理念,除了推進傳統文化教育,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樓道內有本校老師的書畫作品,用身邊老師的藝術修養去啟迪學生,更有親切感,也更具說服力。
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展板,由班級自行設計,定期更換。前幾日進行了一次以“紀念毛澤東誕辰112周年“為主題宣傳,同學們對這位偉人,對這段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愛國熱情也將變成一種理念與行動。
“仁“的思想在高一年級的每個角落閃光,年級文化被注入了新的內容,煥發出巨大的教育力量,師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享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并貫穿到日常的言談中,落實到為人處世中,成為融入學生血液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