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教師劉可嘉獲得自治區第五批“草原英才”榮譽稱號。
據悉,“草原英才”工程從2010年開始實施,是內蒙古實施人才強區戰略、落實內蒙古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的總載體、總抓手。從2010年起,自治區黨委、政府把人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按照高端引領、務實管用的理念,由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牽頭負責,啟動實施了“草原英才”工程。5年來,依托“三大平臺”和“十大百人計劃”,自治區已經培育了916名草原英才、306個創新創業團隊和69個創新創業基地,涵蓋了社會各個領域。
在第五批“草原英才”評選中,烏蘭察布市教育局綜合多種因素推薦劉可嘉老師參評。劉可嘉是我校的生物教師,在我校教育教學改革中積極探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以我校的“疑·探·導·練”教學模式為核心,帶領教研組承擔了自治區級課題《基于課程標準的“疑·探·導·練”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應用的深層次探究》,同時還開創了“一疑、一探、一變式”生物試題講評新方法及生物社團活動。為了使該教學模式更加精細化,從而適合不同的學生及各類型知識點,她將心理學沙盤游戲療法、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及社團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實現了老師高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學生能力大幅提高,師生幸福快樂生活的教學改革目標。
在集寧一中大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劉可嘉老師通過賽課、示范課、觀摩課等方式努力推進“疑·探·導·練”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并以“送教下鄉”等方式積極推廣“疑·探·導·練”教學模式,為推動集寧一中及烏蘭察布市的教育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了更加廣泛的宣傳推動課改,劉可嘉老師將教學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在多家報刊雜志上發表,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兩年來先后在《中國教師報》發表文章《高中如何深化合作學習》,在《生物技術世界》雜志發表《淺析中學生野外考察活動在生物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國校外教育》雜志發表論文《淺談如何做好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在《考試周刊》發表《淺談高中生物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評價》,并獲全國性科研成果一等獎;在《祖國》雜志發表論文《淺談高中生物教學策略》《高中生物的探究式學習之我見》并分別獲一等獎;在《生物考試報》發表論文《淺談二輪復習策略》;在《烏蘭察布教育》雜志發表論文《生態系統的結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此外,她還編著出版了《高中生物興趣拓展習題》。
在教學改革中,劉可嘉老師還開創了獎分量表、小組建設、評價及社團活動等班級管理辦法,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好人好事等統一進行考評,并定期給予獎勵,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這種班級管理辦法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和歡迎,得到教育專家的肯定和支持。
在第五批“草原英才” 工程評選中,烏蘭察布市共有12個團隊和個人獲此殊榮。劉可嘉獲得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獎補資金五萬元,烏蘭察布市配套資金一萬元,共計六萬元。獎補資金和配套資金由集寧一中管理,專項用于劉可嘉承擔重大科研項目、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
據悉,我區“草原英才”工程實施5年來,劉可嘉老師是烏蘭察布市教育系統唯一一名獲此殊榮的教師。她的獲獎從側面反映了集寧一中及烏蘭察布市在實施教育教學改革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