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6月12日,在無錫一女中舉行的兩校課程聯盟簽約儀式上,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校長對聚攏過來的家長如此表示:“省錫中和一女中在這次簽約課程聯盟,既是一種淵源,也是出自一份對中國傳統教育的使命感使然。”
一種淵源,為課程聯盟奠基
“在無錫推廣傳統文化教育,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唐校長說。近百年前,誕生在無錫大地上的無錫國專,就曾經是對抗歐風美雨,堅守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據地。作為國專的畢業生,國學大師馮其庸先生一直惦念家鄉無錫教育發展。馮先生求學時與省錫中前身匡村中學有緣,也曾經在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任教,與兩所學校都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馮先生一直很關心家鄉的傳統文化教育。他非常希望他就讀的學校和他任教的學校能攜手共同為“國學”做出貢獻。本次簽約共建,正是達成馮其庸先生心愿,兩所百年名校省錫中與一女中將共同構建課程聯盟平臺,并設立“馮其庸國學班”作為課程合作的載體。
一份責任,以人文濡染氣質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對比過大陸語文和港臺甚至新加坡語文的不同,深深感受到語文這門課程的文化斷層。”作為全國知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唐校長表示,學生缺少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人文底蘊,缺乏根基使我們浮躁。唐校推崇博雅教育,他認為一個優秀的女生就應該將優雅的氣質化于心而形于外,“這才是秀外慧中的女孩。”在無錫一女中,圍繞女生成長的近30門專屬的校本課程,從方方面面塑造優雅淑女和聰慧才女。”馮老多次和我提過,女中要培養的學生就該像你們名譽校長,‘軟件之母’楊芙青教授這樣的才女,該像連戰夫人連方瑀這樣的淑女。” 一女中校長康立為說,“年前,馮老給我們學校的題詞:‘克勤克儉,為國為民’就是對我們女校教育的勉勵。”課程聯盟成立后,雙方將在科學研究、課程基地、師資培訓、國際交流、特長生培養、校本課程合作班等領域展開合作。“說到底,就是從每個細節來感染學生,用課程引領學生的內心摒棄浮躁,成人成才。”康校長表示。
一份禮品,寄托人文期望
簽約儀式后,唐江澎校長還給女中學生帶來了一份禮物:一本省錫中學生閱讀筆記,“這些都是省錫中學生閱讀后的所思所感集萃而成”。這是一份含義雋永的禮物,莫言在諾貝爾獎頒獎晚宴上致辭時說了一句頗有意味的話:“文學和科學相比較的確是沒有什么用處,但是文學的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文化濡染,也是一朵“無用”之花吧,可那芬芳會直抵人心,這或許就是兩校課程聯盟建設的初衷,也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