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2014年3月35日下午,南京29中教育集團的全體黨員同志齊聚龍江校區科報廳,聆聽南京市教育工委副書記夏瑩的專題報告《兩會精神解讀》。
會議從三個方面對兩會精神進行了解讀:一、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二、從六大變化看三中全會新改革路線;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新亮點。
重大意義:一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性要求。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三是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的必然要求。四是順應社會期待和人們愿望、保持黨和國家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現階段面臨的四大戰略性、全局性的挑戰。第一個挑戰,世界政治格局和力量大幅度調整的挑戰;第二個挑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的迫切性和嚴峻性的挑戰;第三個挑戰,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挑戰;第四個挑戰,實現革命黨向執政黨方式和執政理念轉變的挑戰。
六大變化:1.從“量的變化”到“質的變化”,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解決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協調。2.從“摸石頭過河”到“頂層設計”,現階段的改革需要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3.從“生存倒逼”到“社會倒逼”,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民意就是改革的方向。4.從“政府強干預”到“市場決定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5.從“管理”到“治理”,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6.從“放權讓利”到“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哪里有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地方哪里就需要改革。
作為教育工作者,夏書記強調應該加快教育觀念的轉變:加快育人觀的轉變——從“育分數”到“育人”;加快教師觀的轉變——從“傳授者”到“學習者”;加快學習觀的轉變——從“書本學”到“網絡學”。希望大家能夠“以農民的心態看學生,以市場的眼光看教學,以網絡的思維看教育”。
夏書記的報告高屋建瓴,從不同層面深刻解讀了兩會精神,給全體與會黨員上了一節精彩生動的黨課。報告中既有深刻的道理,也有時尚的新聞,還有鮮活的數據,夏書記的發言讓所有黨員都深受啟發,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