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成都市中小學創新教育推進會”由成都市教育局組織,在石室天府中學隆重舉行。會議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所提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旨在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和推進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培育創新拔尖人才。
祝校長的發言涵蓋了我校科技創新教育的歷史沿革和經驗總結。華陽中學科技教育已有10余年的歷史,經歷了由教師自發性探索轉型到學校統一布署,由名不見經傳升級到國家試點拔尖創新人才(中學生英才計劃)培養基地,由簡單拼接發展到STEM課程研發基地,由市、省、國家科創競賽歷練到遠赴俄羅斯、盧森堡、日本、美國等國際平臺展示中國中學科創成果。近期,天府新區又將投入600多萬元來建設面積逾2000平米的STEM創新實驗中心。
祝校長指出,縱觀我校科技創新教育發展歷程,有四點寶貴經驗。一是從面入手,夯實科技創新教育的群眾基礎。我們較早將科技創新教育選修課納入課表,從高一到高二間周一節,實行學分制管理,全員普及科技創新知識和技能。從物化生等學科開始,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滲透科技創新教育,在教學中尊重、保護并激發、培育、滿足學生的創新傾向和潛能,確立相關主題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課題研究或發明創造。二是由面到點,建設“基于興趣項目學習”的科技創新社團,從興趣激發到志趣導向,發現并培養“科技創新苗子”。學生自主發起、運行的科技創新社團有十余個,涵蓋生命科學、社會科學、理論物理、機器人、航空、機械與工程科學等領域。三是從校內拓展到校外,重視跨學段、跨層次、跨學科的融合,主動搭建高層次、多方位的科技創新教育平臺,進行科技創新拔尖人才的早期發現和培養。我們主動組織學生參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夏令營(冬令營)活動,指導學生參加學術交流,聆聽大師講座,參加科學討論,幫助學生變興趣為志趣,確定研究方向。我們依托“英才計劃”與四川大學、四川省生物資源研究院、四川省血液科學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展開深度合作,高校(院所)相關實驗室對我校學生開放,還選派教授與我校教師共同組成指導團隊,對項目的深度研習提供指導。四是搭建多層次展示平臺,助推學生成功。我們積極鼓勵、支持學生參加成都市、四川省和全國性的科技創新(創意)大賽,主動為學生搭建多層次展示平臺。同時,關注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的心理問題,同步安排專職心理教師參與科創教育的具體指導,運用創造心理學、多元智能理論、成功智力理論,對在科技創新活動中遇到困難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與干預。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科技創新教育任重道遠;“開發師生潛能、培養創新型人才”理念下,華陽中學科技創新教育一直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