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貴州省遵義四中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市老城區。校園依山而立,傍水而居,與山水相融,采天地靈氣,遙感鳳凰山的蒼勁,近伴湘江河的柔美,綠意沁人,桂香四溢,環境清幽,空氣清新,不失為求知成長的好地方。在九十六年的辦學歷程中,以雄厚的師資、齊備的設施、科學的管理培養了一批批人才,成為莘莘學子成才的搖籃。
發展歷史
遵義四中位于遵義市老城,始建于1915年,前身為遵義縣立女子師范學校,幾經更名,至1952年更名遵義市第四中學。1953年成為貴州省級重點中學,1996年成為獨立高中,2002年12月通過省教育廳示范性普通高中評估專家組評估,2003年掛牌貴州省二類示范性普通高中。
學校榮譽
學校先后獲“貴州省語言文字工作示范學校”、“貴州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語言文字工作示范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貴州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次)、“貴州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遵義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遵義市園林式單位”、“遵義市直屬機關先進黨組織”(2次)等榮譽,并連續八年榮獲遵義市教育局、遵義市人民政府提高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獎等榮譽。
校園文化
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團結愛校、博學尚禮”的校訓,“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作風,“敬業愛生、求是創新”的教風,“勤學善問、揚長進取”的學風,“勤奮求實、文明活潑”的校風,“面向全體、健全人格、培養特長、全面發展”的辦學傳統和“開放式管理,立體化育人”的辦學特色。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364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0平方米,綠化面積9600平方米,體育場地9200平方米,有300米塑膠環形跑道運動場。學校設施齊備,擁有寬帶校園網、多功能階梯教室2間、計算機教室3間、現代化理化生實驗室10間、語音室2間,配備有專用美術、音樂、舞蹈教室,圖書館藏書75600冊,普通教室全部安裝成多媒體投影教室。學校面向全市14個縣市招生,辦學規模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余人。
學校管理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教職工雙向選擇全員聘任。現有校長1人,黨總支書記1人,副校長3人,中層干部16人。設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保衛科、人事科、高一年級部、高二年級部、高三年級部九個職能部門,每個部門配主任或科長1人。校長對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和全校師生員工負責,副校長對校長負責,處室(級部)主任對分管校長和校長負責。工作中出現問題或失誤,嚴格責任追究制。
學校設黨總支,下設五個支部。黨總支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依法保障和監督校長正確行使學校管理權,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精英云集,多種風格融匯。遵義四中在九十七年的辦學歷程中,以雄厚的師資、齊備的設施、科學的管理培養了一批批人才,成為莘莘學子成才的搖籃。學校是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掛牌的優秀生源基地。截止至2012年1月,學校現有教職工208人,其中專業教師188人,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67人、中級職稱以上教師107人,省級名師及省級骨干教師20人、市管專家及市級骨干教師12人、10位英語教師曾赴美國、英國、丹麥等國留學9個高考學科中我校有6人擔任遵義市教育學會學科理事長,遵義師院客座教授5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11人。
辦學宗旨
學校確立了“以鄧小平“三個面向”為指針,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學生發展為根本,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以德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全面完成普通高中為高校輸送合格學生、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建設者任務”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治校方針,“設施齊備、功能齊全、管理科學、師資精良、質量一流、全國領先”的發展目標,“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健全人格,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的育人觀,“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補短、人人成才”的成才觀,“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學業優秀、能力卓越”的學生培養目標。
長期以來,堅持“以人為本、健全人格、培養特長、面向全體”的教育思想,始終把培養全體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根本任務。特別重視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的發揮,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鉆研,發揮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方法和見解,培養學生探索性思維能力,加強學生學法指導,擴大閱讀范圍,提高知識層面與審美情趣。同時,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在長期的積累與沉淀中,逐漸形成了“勤奮求實、文明活潑”的校風、“勤學善問、揚長避短”的學風、“敬業愛生、求實創新”的教風,“開放式辦學、立體化育人”的辦學特色。名師享譽全省,學生遍布天下。
教學成果
學校重視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音體美各項比賽居全市之冠,學生學科競賽成績突出,近四年來有共有274人次獲奧賽省級以上獎勵,12位學生奧賽獲獎免試保送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中山大學、香港科大等校。2001年以來高考全省前10名學生12人,2008年以來一本上線率、二本以上上線率和二本以上錄取率均高出全市其他最優秀學校10個以上百分點,其中2010年一本上線率51.12%,二本上線率81.17%;2011年一本上線率62.55%,二本上線率88.92%;2012年一本上線率69.3%,二本上線率93.4%。
學校已完成國家級課題研究一個,市級課題研究兩個,教師在各級教育教學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學校承擔三個國家級課題和六個市校級課題研究。截止2007年05月01日,學生參加全國高中各學科奧賽獲全國一、二、三等獎8人;貴州賽區第一名4人,特等、一等獎58人。學生畢業率都保持在99%以上。培育出一代代、一批批杰出人才。著名作家石永言,貴州省副省長馬文駿,著名金屬切削專家李儒荀,土木水利專家金焱,建筑設計專家金峰,加拿大皇家技術集團技術總管幸克昌,瑞典皇家工學院教授幸克昭等人士皆系四中學子。
新區建設
遵義四中新蒲分校于2012年1月正式開工,新校區占地227畝,總投資3.87億元,建設項目包括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圖書科技樓、體育館、后勤服務中心大樓等,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建成后,將是一所教學設施齊備、教學環境優美的現代化花園式學校,工程預計于2013年7月竣工
校訓:團結愛校、博學尚禮。
教風:敬業愛生、求是創新。
校風:勤奮求實、文明活潑。
學風:勤學善問、揚長避短
校園生活
學校始終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狠抓學科課堂教學的同時,為學生創造了個性特長發展的良好教育環境。學校現有學生社團13個,音樂、舞蹈、美術活動小組、體育運動隊、合唱團和科技、學科興趣小組以及文學社團定期開展活動。每年舉辦學生文化藝術節、校運動會、歌詠比賽等,讓學生的才藝得到充分展示,全面地培養了學生素質,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