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內容提要】辦學理念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體現在師生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價值準則和性格特征之中,體現在學生自我生成能力和發展能力的培養過程。本文作者從教師專業發展、學生成長的角度,就學校如何構建“成就學生,成就教師的有為人生”辦學理念作了理論與實踐的探索。
【關鍵詞】學校 辦學理念 構建
學校的辦學理念應體現學校整體發展的價值追求和理性認識,決定著學校群體的教育行為,指導學校的辦學方向,定位學校的品牌形象。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卡爾·雅斯貝爾斯說:“重新確定學校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務”。辦學理念是學校發展的生命力,是引導學生成才,教師發展、學校教育走向成功的金鑰匙。
每一所學校都在追求發展,但發展的路徑不盡相同,所以辦出的學校也不一樣。事實上,學校的每一項活動、每一件事情、每一個行為的背后都隱藏著一種思想。我校應構建怎樣的辦學理念,才能體現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目標和辦學策略,更具體地體現學校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意蘊和內涵呢?
一、 辦學理念解讀
我校雖然地處廣州市南拓的番禺區市中心城鎮,但與區內的名校、強校相比,學校的辦學理念,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方法與當前社會發展要求、教育發展趨勢尚有一定差距。學校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形成明確的辦學理想和辦學追求。
目前,高中正在推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從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成和人格養成,以生為本,著重引導學生明白生涯規范的重要性,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與人合作團結友愛,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形成健康的身心素質,學會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將來走進社會能學有所成,學有所長。
因此,我校把“大器有成,剛正有為”作為我校的辦學理念。
我們構建這個辦學理念的目的就是推行一種“成就教育”,學校以“成就學生的學有所成,成就教師的事業有成”為依歸,最終成就學校的品牌形象。
“大器有成,剛正有為”辦學理念的含義是:成大器,有作為,培養能擔當社會責任,有大才能,能成就事業的人。
大器即寶器,喻重要的事物和有大才、能擔當大事的人。“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管子·小匡》)、“青年美貌,學問廣博,許多好處,將來必是個大器。”(《醒世恒言》)。
有成:指能成功、有成效和有成就。“召伯有成,王心則寧。”(《詩?小雅?黍苗》)、“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次孫滎孫,相貌英發,聲音宏朗,或可有成。”(清?惲敬《與二小姐》)。
剛正:為人剛強正直。“剛正有為,一志為國。”(明?葉盛《水東日記·鄭武安剛正》)、“性剛正,動必遵禮”。”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有為:做出成績、奮發有為。“大有為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我們學校的發展,是要在“大器有成,剛正有為”辦學理念的指引下,走內涵發展的道路,通過內部的深入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實力,提高競爭力,在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中,實現實質性的跨越式發展。學校通過“有成”、“有為”的成就教育,提升辦學內涵,不斷提高教師、學生素質,努力培育學生的正氣、大氣、才氣、靈氣和銳氣,創造條件去“成就學生、成就教師”,最終成就學校。
二、辦學理念的構建
1、辦學理念是我校內涵式發展的思想基礎。
“大器有成,剛正有為”辦學理念是“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促進師生的“有成”“有為”。它是我校內涵式發展的思想基礎。
“大器有成,剛正有為”的本質就是追求人的發展,追求教師的成就、學生的成就。“大器有成,剛正有為”的辦學理念是建立在對教育的本質、辦學規律和時代特征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之上“成就學生”的價值追求,它是統帥我們全校師生思想和行為的靈魂和精髓。就其內涵來說,“成就學生”是學校在長期辦學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價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激勵全校員工為實現自己的美好目標積極奮進的精神動力,是學校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從其外延看,“成就學生”的理念要體現在每位員工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體現在員工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價值準則和性格特征之中,體現在學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態之中。
我們追求學生、教師的“有成”、“有為”這一辦學思想。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針對我校教師、學生實際情況提出的、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成就教育”。大器有成,就是培養學生成為能擔當社會建設重任的人才或有大才干的人,教師成為追求專業發展、事業有成的人。剛正有為就是要學生為人剛強正直,有良好的技能,有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以誠實勞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貢獻聰明才智。同時,教師為人師表,也要塑造師德“剛正”,樹立“德為人范”的正面形象,成就自己大有作為的教育人生。
2、辦學理念的核心是成就學生的有為人生。
我們的教育,是一種成就學生的教育。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學生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學校教育的歸宿;學生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大器有成,剛正有為”就是要把我校的教育與學生的幸福、自由、尊嚴、終極價值聯系起來,使學生受教育并最終“有成”、“有為”,成就自己壯麗的有為人生。
我們追求的“成就學生”的理念,是一種大氣的教育理想,目的是要為學生的人生抹上亮麗的色彩。《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學生的人生之路漫漫,或登高遠望,或披荊斬棘,哪一個腳步都需要足夠的體力、毅力、勇氣和智慧。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教育者,非為己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教育雖然是一項公益事業,也許我們今天的“收益”并不可觀,但放眼孩子們的一生,我們相信它一定能體現在每一個孩子發展的增量之中。正如徐匡迪院士所說的,“最終衡量一個教師的價值,絕不可能是當年的升學率,而是看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我們到底培養了多少對社會做出杰出貢獻的人才”。我們追求“成就學生的有為人生”的教育理想,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盡可能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體驗被人關注、被人愛護的溫暖和幸福,喚醒生命潛能,感受成功的快樂,在平等、民主、激勵的氛圍中獲取前行的智慧、勇氣和力量,為學生儲備明天用得著的東西,為學生做人打好扎實的根基, 為學生擁有斑斕絢麗和幸福快樂的未來作好鋪墊。
3、辦學理念的推進必然要成就教師的有為人生。
教育是教師的事業,是教師生命的價值體現。事業有成,是教師有為人生的永恒追求;成就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一份責任。不追求事業有成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不為教師的事業發展、事業有成創造良好條件的學校不是優秀學校。
樹立“大器有成”的理念,有利教師專業發展,有利教師成就自己的有為人生。普通教師的境界無非三個層次:一是在做好分內事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專業上的突破;二是兢兢業業想著把分內的工作做好;三是本職工作得過且過,知足常樂。理想的制度體系下,大部分教師會努力追求第一種境界;在以監控為目的、并得以公正執行的制度下,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第二個境界;如果制度是若有若無的、或者監控不力、激勵乏力,大部分人都會停留在第三個境界。“大器有成”,提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和教師的事業追求的終極目標和更高境界。
“剛正有為”,不僅促進教師專業的成長更對教師的職業形象提出明確的要求。師德“剛正”是我校師德建設的基本目標和任務。我們引導教師“剛正有為”,就是要造就一支政治立場堅定、道德品質高尚、心理素質健康的教職工隊伍,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確立良好的師德風范和師德形象。“剛正有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是培養教師的四種精神,即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的愛生精神;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奉獻精神;奮發進取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學高為師,德正為范”,我們建設“剛正有為”的教師隊伍,就是樹立“剛正”的師德風范和形象,使我們的教師,不僅在專業上、思想上、工作上,更在師德形象上成為社會的典范。
總之,我們“大器有成,剛正有為”的辦學理念,就是以學生、教師的發展為中心”,促進教師、學生的“有成”“有為”,促進學生成大器,有作為,為社會培養能擔當重任,有才干,能成就事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