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攀枝花市第九中學創建于一九七八年九月,原名渡口市交通第四中學,一九八三年四月,移交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先后更名為渡口市第九中學、攀枝花市第九中學,二OO一年九月,四川省教育廳批準設立攀枝花市民族中學,實行一校兩牌,是全市唯一一所民漢合校,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學校位于有中國“聚寶盆”之譽的攀枝花市大河北路中段,毗鄰鑫島游樂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學校隨攀枝花市的發展而發展,隨攀枝花市教育事業的壯大而壯大。如今,她已度過三十余個不平凡的春秋。三十多年來,學校共培養小學生4507人,初中生5000人,高中生4010人,其中培養民族高中學生1778人,民族初中學生714人,向各類大專院校輸送學生2053人,其中民族學生1065人。
今天,學校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綜合實力明顯提升,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如今,學校辦學規模日益壯大,辦學條件躋身市內一流,辦學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辦學特色十分鮮明。學校辦學成績不僅得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了社會和學生家長的廣泛贊譽。
——辦學規模逐年擴大。2011年3月,在校學生人數達到2655人,高中在校學生1358余人。在校學生比2001年增長近兩倍。
——辦學質量整體提高。2000年6月到2010年6月,共有2428人參加高考,1564人升入各類大專院校,升學率達65.5%;民族學生1534人參加高考,1033人升入各類大專院校, 升學率達68.9%;升學率高于當年省、市平均水平。體育具有傳統特色,排球是學校的傳統項目,總體水平位居全市前列,2010年在四川省第十三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我校板鞋隊代表攀枝花市出戰,獲得兩金一銀一銅的佳績。藝術教育成績喜人,學?!八鳜敾ㄋ囆g團”編創的舞蹈,多次參加省、市大型演出活動,多次獲得省、市一、二、三等獎,2010年我校720名學生演出的“板凳龍”團體操在四川省第十三屆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上的表演獲得了省市領導、在場觀眾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贊揚。
——教師隊伍愛崗敬業、年富力強、充滿活力。全校共有190名教職工,現有專人教師168人,學歷達標率100%,其中省、市、縣(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共31人。具有中高級職稱教師115人,占專任教師的68.5%。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育人環境優良。學校校園面積137290.01平方米,建筑面積47903平方米,固定資產4500余萬元。2006年學校新建了面積8250平方米,有36個高中教室,設有多媒體網絡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地理多功能教室,圖書閱覽室,會議室,學術報告廳,形體訓練室,現代技術教育網絡教室,學生電視臺等的教學行政綜合大樓;建成了標準草坪足球場和塑膠田徑運動場。2009年建成了設施完備、多功能、配套先進的實驗大樓和室內運動場。2010年小學部新教學樓竣工,學校硬件設施進一步強化。煥然一新的學生公寓、學生宿舍和第一、第二食堂總體可滿足2100名學生的食宿。學校同時具有標準比賽游泳池,10米跳水池等,教育教學設施齊備、功能完善。校園環境優美,綠草如茵,林木蔥蘢,繁花似錦,有濃厚的育人氛圍。
——辦學成績獲得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學校獲得“執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四川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綠色學?!?、“四川省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四川省示范家長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市級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級衛生紅旗單位”、“市級無毒社區”、“市級校風示范學?!?、“教育教學督導優秀學?!薄ⅰ笆〖墝W生示范食堂”、“攀枝花市德育先進學?!?、“攀枝花市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攀枝花市實驗教學示范學?!钡葮s譽或稱號。成為攀枝花市唯一一所“四川省預防毒品教育聯系學?!?。
隨著全市高中辦學布局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學校領導班子緊緊抓住此機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求真務實,充分發揮學校管理、師資、辦學條件的優勢,在謀求民族高中發展的同時,積極迎接城區高中發展的需要,做大做強高中教育。學校提出了“重點發展高中,優化小學初中,突出民族教育與藝體特色”的發展思路,制定了學?!笆灏l展規劃”,提出了發展目標、措施,總體目標是:把我校辦成管理一流,質量一流,師資一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在省內有一定影響的省級示范中學。學生規模:2015年9月在校學生達到3000人左右,59個班。其中小學23個班,1200人左右;初中12個班,600人左右;高中24個班,1200人左右。
有實力,才有魅力。學校沒有滿足已取得的成績,面對新形勢,學校將進一步堅持科學發展觀,繼續走“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敝?,深化“以德育為核心,以教學為中心,以民族教育和藝體教育為特色,以科研為動力”的辦學思想。進一步加大教育教學改革,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認真實施集體備課和學科骨干教師指導的制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采取多種途徑優化教師隊伍,為教師發展和優秀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探索以人為本的管理與科學管理在高層面上的融合,實現管理的最優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民漢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優質的教育。
學校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市教育的領導,市民宗委的支持,社會各界的幫助,學校領導班子一定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帶領全校師生員工開創學校發展更加輝煌的未來,為全市的民族教育和城區高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