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上午,我校迎來了一批新客人:重慶市巴南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何遠疆同志及該區一干中小學校長們。
他們受我校“崇一“文化魅力所吸引,主動為取經而來。首先他們參觀校園環境,被矗立在崇一廣場中央的“崇一”雕塑所折服,雕塑旁山石突兀,流水潺潺,他們饒有興致地瀏覽著校園的每塊石頭,每條小徑,每洼清池,每棵小樹,這些景物都富有我大一中學“崇一”文化魅力。之后,客人們在辦公樓第四會議室集中,我校校長鄒盛銀同志對我校辦學歷史、辦學思想、辦學行為和辦學成績等作了詳細介紹。
我校辦學歷史追根溯源于1940年創辦的胥宇中學,后多次更名,現名定于2008年,2013年成功創建為市級重點中學。隨著創重成功,學校發展駛入快車道,辦學效益顯著提升,這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生源和辦學條件的改善、師資力量的增強和辦學行為的優化等。這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因素就是學校辦學行為的優化,也就是“崇一”文化主題教育思想的引領使得學校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我校辦學思想就是我校的理念文化,也就是“崇一”文化,就是以 “崇一之文”化“崇一之人”
,它是鄒校長治校的頂層設計之法。鄒校長分別從“崇一”文化的本體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等多個角度進行詳細闡釋,他指出我校辦學的核心理念是“崇一”,主題文化是崇一文化,主題教育是崇一教育,校訓是“大一之道,精一執中”,教育理念是“格一盡性”,教風是“廣博精一,率性修道”,學風是“守一存真,知類通達”,培養目標是“尊一學、通文理、善體藝、有專攻”,經營理念是“建一立譽”,學校發展的恒久愿景是“樹崇一文化名校風范,創崇一教育精品強校”。
我校辦學行為主要由“崇一”文化這一頂層設計之法的行為文化來指導的,行為文化可細分為管理文化、課程文化和課堂文化。鄒校長要求大一中學教師應該具備四個“一”:通一學要義(養心),精一門學科(立身),擅一項運動(健體),會一門技藝(逸趣)。鄒校長創造性地提出了行政科研一體化制度,這一制度將課題研究與學校行政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讓每個部門用研究的態度對待分管工作,從而整體推進學校主題文化建設。目前我校主要研究兩個課題:“格一教學”的應用理論與實踐、“樹一德育”的應用理論與實踐。我校課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特色課程精品化,即通過學科課程來突出主題文化,通過校本課程來拓展主題文化,通過研究性課程來彰顯主題文化,通過活動課程來實踐主題文化,通過環境課程來營造主體文化。我校課堂教學貫徹“格一盡性”的教育理念,踐行“學做思合一”教育原則,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要義,遵循“格一課堂“135教學常規管理模式,其中這個模式包括課堂模式135、教研模式135和管理模式135。
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辦學效益顯著提升。過去的一年,我校初中期末考試成績名列全區前四,部分學科第一;高中一、二年級本科上線率在80%以上;教師參加各類賽課屢獲大獎。
最后鄒校長通過學校平面圖和景觀圖片介紹了我校崇一廣場、文化墻、樓房名、道路名等物態文化,校長們聽得如癡如醉,深感鄒校長用功之精深。
余書記接著講了他對“崇一”文化的幾點看法。他認為鄒校長提出的“崇一”文化對學校各項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頂層設計科學高效,組織嚴密,邏輯性強,特別是其中的管理文化、課程文化和課堂文化等行為文化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起著至觀重要的作用。
巴南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何遠疆同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鄒校長睿智、勤懇,從他的頂層設計之法中看到了他極強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可謂之為智者和圣者。“崇一”文化充分體現了當今教育科學所尊崇的生命哲學思想和可持續發展思想,“尊崇生命”說明了我們的教育要注重對生命的尊重,要對學生生命質量高度負責,“尊崇自然”也很貼合生態文明教育。何校長認為鄒校長語言詼諧生動,舉例詳實貼切,很好地展示了我校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和良好效果,希望巴南區的校長們好好地學,要學習鄒校長文化建設的精髓,以促進自身學校發展。
時間過得很快,這次經驗介紹會很好地展示了“崇一”文化的魅力,也說明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尊崇生命、尊崇個性、尊崇精一和尊崇自然,堅持“領導會管、教師會教、學生會學”的各項思想不動搖,堅持質量立校的核心目標不動搖,即堅持教學管三位一體的管理思想不動搖,堅持格一盡性的教育理念不動搖,堅持學做思合一的教育原則不動搖,堅持五課循環的教研模式不動搖,堅持五個評價的教學管理不動搖,堅持一標九術的能力要求不動搖,堅持格一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動搖,堅持學法通識的教育不動搖,我們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