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4月10日,高一(11)國際班在本班教室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清明文化交流會。張媛同學作為代表,向大家介紹了清明節的由來、傳統習俗以及與清明有關的傳統詩詞、農事諺語,內容豐富、情感充沛。
同學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使得更多同學對這個傳統節日有了屬于自己的全新認識。清明節不僅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同學們紛紛表示,清明節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極具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享受這一優秀文化,繼承好這份遺產、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我國的法定傳統假日,有著其悠遠的文化內涵。我校國際部通過組織學生收集資料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習俗,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下周,國際部還將舉行"繪制風箏"活動。放風箏是清明的傳統,又是自己動手制作風箏,同學們的熱情都很高漲。相信他們會用丹青妙筆,繪出一個五彩斑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