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創建于1934年的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在"求真、崇善、唯美"教育理念指導下,致力于把學校辦成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質量、現代化、有特色的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示范校",多年以來為社會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創造出響亮的十二中品牌。現擁有87個教學班,3700名學生和近400名教職工。成為從幼兒園到高中四學段多校區的十二中教育集團。
依托地區航天科技優勢創辦于2011年的"錢學森航天實驗班"是北京市國家級特色發展實驗項目,目前已有三屆。學校與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深度合作,擁有一支兩院院士和航天專家組成的34位導師團隊。實行"成長、學業、學術"三導師制。采取靈活的教學模式,適度延長實驗課、講座課和學科必修課程的課時,組織基地考察、模擬訓練和國際交流等項活動。
學校引進系列高端項目,為學生創設多元發展平臺,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是世界名中學聯盟學校,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校和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校,北京市自主課程項目實驗校,北京市特色發展實驗項目校,北京市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校,北京市"翱翔計劃"基地校。北京市金帆民樂團,北京市金鵬科技團,全國優秀田徑訓練基地學校。學校與中科院、兵器工業部、清華等科研院所和一流大學合作,為培養精英人才搭建高端平臺。學生科技創新中心擁有腦認知、超導技術、生命科學、創意、生態與環境等十大工作室。
學校素質教育成績斐然。辛昱辰獲得"第十二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2013年高考,理科重點上線率99.04%,文科重點上線率98.08%,直升班平均成績為678分。理科考生蘇瀚辰、陶松盛分別以總分738分和733分名列全市第一名和第四名,文科考生蔣恩澤以682分的總成績名列北京市文科第六名。學校金帆民樂團作為北京市唯一民樂團代表參加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獲得全國一等獎第一名。管樂團參加全國比賽獲得兩項金獎。田徑隊在市級以上比賽中共獲得20枚金牌、40枚銀牌、24枚銅牌。
學校現有2名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名在職特級教師, 20名北京市學科帶頭人和市級骨干教師,54名區級骨干教師;擁有北京市"十佳"班主任、"紫禁杯"班主任30多人;目前,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骨干教師、市"紫禁杯"班主任、具有碩博士學歷的教師已占一線教師的一半以上,一批中青年教師在全國和北京市各學科大賽中獲一等獎。在北京市首屆高中教師新課程基本功培訓和展示活動中,北京十二中7名教師獲得一等獎,位居北京市團體第二名。
十二中作為自主課程項目實驗校,擁有自主排課和自主會考的權力。學校著力構建"真、善、美"的課程體系,形成了學科拓展、科技創新、人文社會、健康藝術和實踐活動五大類校本課程。依托雄厚的師資力量,開發出"形體藝術"、"創新思維"、"創新算法與發明專利"、"板球"、"機器人"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特色校本課程。開設有經濟學、醫學、物理實驗等大學先修課程。每學年高一新生為期一周的"京外社會實踐"成為學生和家長期待的品牌課程。
學校依托科技實驗班、科技社團組織、科技節、科技專題報告、參與小衛星設計等深化科技教育;通過承辦全國"中華傳統文化研修班及國學夏令營發展研討會"和兩岸四地"京華文化"國學夏令營等突出人文教育;通過與美日德等國友好學校師生間的互訪、學習與交流,開展國際教育;通過設立校長獎學金,提出"正氣、骨氣、志氣、勇氣、和氣、雅氣、底氣、大氣"的"八氣修身"素質要求,開展品質教育,激勵學生品學兼優。學校通過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積極思維、開展活動和充分表現的四大空間,著力培養"素質全面、學有特長、勇于創造、和諧發展,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中學生。
學校通過整合資源、結合學校辦學實際不斷突出多樣化辦學特色。學校通過創辦錢學森航天實驗班、諾貝爾科研實踐活動班、創新人才培養協作體、北京市金鵬科技團、翱翔計劃、雛鷹計劃、后備人才計劃等科技項目群彰顯科技教育特色;通過金帆民樂團、行進管樂團、合唱團、舞蹈隊、健美操隊、藝術節等專場演出和系列活動彰顯藝術教育特色;通過走進農村、工廠、軍營、各類場館和實驗室等場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彰顯社會大課堂教育特色;通過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課程、加入"世界名中學聯盟",加強與一批國外友好校的合作與交流彰顯教育國際化特色;通過引入大學教育資源,培養體育、藝術、科技等特長生,提升師資培訓質量等措施彰顯大中學結合教育特色;通過科學規劃、合理使用、統一管理多個校區的辦學模式,實現集團化辦學特色。隨著"十二五"教育規劃的逐步實施,學校將以"讓優秀學生領跑,讓所有學生優秀"為立足點,著力培養會通中西、學貫文理的高素質人才。發揮名校資源優勢,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