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校長管理中心
用戶名: 密碼:

領導專家:柳夕浪

中國校長獨特展示平臺http://www.sport-novelty.com

教師的研究是用科學方法探索規(guī)律?

發(fā)布時間:2013/11/12

0次查看

柳夕浪發(fā)布

教師做研究已成共識,教師做怎樣的研究,教師研究的價值取向是什么,學界的分歧很大。柳夕浪先生的觀點給我們以啟示。
科學原先在古代并不十分起眼。中國古代中文詞匯中根本找不到“科學”這個詞,只有“學科”和“科舉”等。在古希臘文中同樣找不到“科學”這個詞。西方最早使用“科學”  (science)這個詞的是法國,那已是17世紀以后的事了。科學在近代從宗教、哲學中分化出來,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門“顯學”,主要得益于近代西方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學。直到今天,人們討論什么是科學,主要參照經典物理學標準。究竟什么是科學呢?康德的《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起源》第一頁上有這么一個定義:“每一種學問,只要其任務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的話,皆可被稱為科學。”②康德的定義啟示我們,科學與知識有關,科學知識是有根有據的真的陳述;科學的陳述是通過一定的方法或程序而達到的結果,程序決定了陳述間的相互聯系,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個系統必須具有說理性與論證性,這樣一套得到證明的陳述系統,亦可稱為理論。2002年,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強調在教育中的科學研究同其他所有領域的科學研究一樣,都必須是“一個連續(xù)的嚴格推理過程”,“能夠以被檢驗的模型或理論的形式建構知識”。“科學的核心是理性的推論:根據了解和觀察,提出解釋、結論或預測。”必須“從實證到理論,然后再回到實證。這個過程是連貫的、可分享的,對懷疑者具有說服力的”。理事會提出了“科學的六條原則”③,其對科學的界定比當初康德的定義還要嚴格些,它讓我們感受到科學研究的那種現世的創(chuàng)新精神、公開的真實取向與理性的可操作態(tài)度。將研究界定為“用科學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④,也許便是基于近代以來自然科學研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將那套自然科學研究的程序、方法推而廣之,適當加以改造的結果。提到“研究”便是指“科學研究”,便是應用“科學的方法”的過程,把“教育研究”等同于“教育科學研究”。那些地方教育研究機構,一概冠以“教育科學研究室”“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院”等,不知這里的“科學”作何解?“科學方法”具體包含哪些方法?那些哲學的沉思、藝術的直覺、宗教的皈依以及生命的內在覺悟等,是否包含在“科學方法”范疇內?而對教育價值的追尋、生命意義的感悟、教學活動意蘊的直觀等,對于教育研究來講卻是至關重要的。
從“發(fā)明創(chuàng)造”到創(chuàng)造性地做學問,致力于學術問題的探究,再到用“科學方法”做學問,人們對“研究”的界定越來越嚴格。筆者所見的嚴格意義上的“研究”標準達12條之多!①.在這套嚴格的“學科規(guī)訓制度”下,教師的研究處境異常尷尬。他們日常教學中的備課、上課、作業(yè)批改、個別輔導、成績的考查與評定等不可與科學家、發(fā)明家同一而語,難以有什么驚天動地的發(fā)現與發(fā)明。當“研究”被窄化為“學術”,指在學院或大學里的學銜與發(fā)表論文著作時,中小學教師中的少數人不得不在日常教學之外,根據科研管理部門、專家編制的“課題指南”,申報“科研課題”,寫作并發(fā)表論文專著,接受專家的論證、審查與評格,并力爭在某個院校、科研所掛個什么“兼職教授”“兼職研究員”的頭銜(否則常常被認定為“缺乏研究資格”),而大多數中小學教師為了達到評職稱所規(guī)定的論文篇目、獲獎級別,不得不“克隆”別人的論文、專著,按“研商”指定的路子走。有的教師反思自己參加所謂“教育論文大賽”的經過,感到只要參賽就能獲獎,當然評審費、證書費、出版費之類的“愛你沒商量”!文章獲獎的等級越高,需要掏的錢就越多,可悲的是這樣印出來的書多數沒有書號,職評部門根本不承認。捧著厚厚的論文集(里面僅有一個小豆腐塊兒屬于自己的),只好當枕頭了,如此作文,師德何在?這樣的“論文”不寫也罷。②當研究進一步被窄化為“用科學方法”做學問時,中小學教育科研骨干不得不像他們的學生一樣,坐在講臺下,接受大學教授的有關科研程序與方法的培訓、考核,領取“科研合格證書”,而一到學校,按照“觀察法”“實驗法”“文獻法”等科研方法操作時,卻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自己的課題該歸人哪一門學科,很難一下子提到學科討論的層次;對該研究領域內的中外學術更不甚了解,不能將自己的研究置于學術史的相應環(huán)節(jié)中進行;難以從研究總體中隨機抽樣,而總是面對學校情境下特定的兒童;不便設立控制組、對照班,滿足歸因分析的基本要求,等等。有鑒于此,有研究者對所謂“學者型教師”“專家型教師”“研究型教師”提出質疑,認為真正的“學者型”“學科專家型”教師未必能教出好學生,有道是“一個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學者,同時卻是一個糟糕透頂的教師”。而那些有本事帶學生的,身在學校,卻“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的教師,把心思放在學問上,或熱衷于拼湊并推銷厚本薄本的“應試指南”的,也難以讓人相信他是合格和盡職的教師。

分享到:

柳夕浪

職位: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

專家經典之作

聯系專家

學校:

電話:

郵箱:

柳夕浪專家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專家—柳夕浪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校長網    免費服務專線:400-606-3393

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首页 | 亚洲аv天堂网最新版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24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丝袜另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