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從南京沿寧高或寧杭高速驅車半小時,就來到南京國際空港第一縣、百里秦淮源頭的明珠——溧水。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溧水,是南京的南大門,其源遠流長的文化資源,風光無限的山水景色,無不展示出這一國家級生態示范縣獨特的魅力。座落在溧水縣城分龍崗路上的溧水縣第三高級中學,正以滿懷的豪情、嶄新的面貌,崛起于這一騰飛的時代,崛起于秦淮之源。
學校創辦于1975年8月,原名為溧水縣城郊中學,后更名為溧水縣在城中學。2001年,縣教育布局調整成立了縣人民政府直屬的溧水縣永陽中學;2003年,學校創建為南京市重點中學,同年轉評為江蘇省二星級高中;2004年,學校剝離初中部,更名為溧水縣第三高級中學;2006年6月,學校被評定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
學校占地96.325畝,建筑總面積33132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積27884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5248平方米。
學校建有閉路電視系統、廣播系統、校園網和校信通。每個教室均裝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空調,所有教職工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內網和外網相輔相成,為教師電子化備課、網絡化教研活動搭建了良好平臺,為學校內部管理、校本培訓、教師進修提供了便捷途徑;辟有5個信息技術教室,配備了301臺教學電腦;學校圖書館藏有86600余冊紙質圖書,生均達39.4冊;開放式閱覽室有29種報紙、187種雜志供師生借閱。建有12個實驗室、29個音體美專用教室和1個通用技術教室,教學設備配置完整。
學校建有標準跑道塑膠田徑運動場,40米*80米足球場一片,標準籃球場4片,標準排球場2片,羽毛球場2片。學生生活設施完備,學校共有學生公寓2幢,計125個宿舍,宿舍內各項設施齊全;師生食堂被評為南京市食品衛生A級單位。
學校藝術教育設施完善,達到省級一類標準。有兩幢專用藝術樓,校外還建有寫生實踐基地一個。美術教學用具齊全,音樂專用教室2個,舞蹈教室1個、鋼琴練習間15個、演出禮堂1座,用于教學的標準鋼琴16架、電鋼琴2架,其他器樂也有一定數量。設備普及率高,專業水準高,各項設施都能滿足教學所需,確保教學實效。
學校校園綠化面積33389平方米,校園區域設置合理,景點遍布,綠草如茵,鮮花繽紛,四季常綠,景色優美,綠化、美化、亮化相得益彰,使人賞心悅目,是南京市優美景觀學校、南京市園林式校園。
在3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逐漸形成了具有第三高中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校有新穎氣派的校門和氣勢恢宏的 “時代廣場”,有激情澎湃的音樂噴泉,有催人奮進的“時代暢想”主題雕塑;東側綠地內大型河卵石上刻有“勵志”校訓,主教學樓后有“藝術廣場”,辟有140米長的師生書畫作品“藝術長廊”;建有600多平方米的“名人廣場”,國內外著名藝術家塑像和生平介紹,彰顯了學校藝術的鮮明教育特色。
學校教學樓、圖書樓、綜合樓、辦公樓等建筑的走廊上都懸掛裝幀精美的學生藝術作品,與室內的名人名言互相呼應,激勵和熏陶著學生對藝術美的追求。最為亮麗的是連學校圍墻也成為文化墻,師生聯合創作的以溧水名勝為題材的“新中山八景”大型文化浮雕,內涵豐富,風格古樸,充分展示了師生的藝術素養和才能,顯現學校藝術辦學特色及成效,也充分體現了“讓每一個墻壁都會說話”的教育理念。學校的春華秋實園寧靜別致,園中的小亭可供人憩息遐思,也為學生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幽靜處所。學校的每一處活動場所都努力體現鮮明的教育內涵,讓每一處小景都散發出濃厚的藝術韻味。
校園內分布的宣傳欄、黑板報欄,成為師生學習探知的心靈園地;每個路名都昭示著三高中人的執著追求;悠揚的鋼琴曲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形成和諧向上的樂章,運動場上的吶喊與歡呼、合唱節上的嘹亮歌聲更為這樂章注入了激昂的節奏。
學校現有44個班級,2198名學生。教職工217人,其中專任教師173人,專任教師本科學歷達96.5%,中學高級教師68人,中學一級教師68人,中、高級技術職務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8.6%。有省師德模范1人、市勞動模范1人,市縣師德標兵、先進個人17人,市縣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34人,市縣優秀教育工作者30人;有市縣先進教研組7個,省市縣教科研先進個人10個,有3位老師已獲得碩士學位,有23位教師碩士畢業在即。
學校建立了適應課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加強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和現代教學模式的有效探索,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核心理念,尊重教師和學生人格,尊重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營造互相理解、和諧發展的氛圍。能嚴格遵守省廳的“五嚴”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明確地位(以教學為中心),明確目標(一切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明確重點(向課堂要效益),明確責任(對每個家庭負責),重點抓好師德建設、教育觀念更新、教學常規管理、業務水平提高、兩個工程建設(青藍工程和名師工程)以及課程計劃的落實與拓展,逐步建立起新的課程體系。
學校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學校教科研堅持聚焦課堂,聚焦新課程改革,堅持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堅持專家引領與個案研究相結合,提高教師素質,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近三年來我校教師有61篇論文在各級刊物發表,140人次的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研究性文章獲省級以上論文獎,一大批教師在縣級以上開設公開課、示范課,專題講座等;積極開展課題研究,走內涵發展之路,針對教育改革趨勢,全校教工積極投入學校各級各類課題和實驗項目的研究。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間,我校1個省級規劃課題和8個縣級集體課題結題,2個市級集體課題正在研究之中,5個集體課題被南京市教育局批準立項,2個集體課題被溧水縣教育局批準立項。60多個市、縣個人課題立項并結題,校級個人課題為25個,直接參與課題的教師超過專任教師70%。學校教科研成績突出,獲“溧水縣‘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南京市優秀教科研基地學校”、“南京市優秀教科室”、“南京市個人課題研究優秀學校”等。
學校十分重視優良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形成了“敬業、求實、明理、求真”的校風、“踏實、嚴謹、善教、創新”的教風、“勤學、善思、有恒、上進”的學風。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特點、新途徑和新方法。在制定完備的德育工作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出分期和分層次的計劃和實施方案:高一年級開展以“明理”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以“規范行為”為目標,以“強化管理、夯實基礎”為重點,致力培養合格的高中生;高二年級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以“陶冶情操”為目標,以“扎實管理、突出重點”為重點,致力培養成熟的高中生;高三年級開展以“立志”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以“理想教育”為目標,以“積極迎戰、穩步提升”為重點,致力培養優秀高中生。利用家校結合、社校結合、警校結合等形成教育體系,構筑教育網絡,并充分利用升旗儀式、班團會、德育主題實踐活動、日常規范檢查等抓好學生的品質塑造和習慣養成,取得顯著效果。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法制宣傳先進單位、南京市德育先進學校、市民主法治單位、市五四紅旗團委、溧水縣青少年學法優秀組織獎、縣文明單位、縣中小學校園管理先進單位、縣2006-2010年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讀書活動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等。
多年來,學校一直秉承“以人為本、崇尚自尊、發揮特長、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培養身心兩健,素質全面的學生,通過組織各類文體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專長,給學生以展示才能的平臺。近三年學生獲國家級獎26人次,獲省級獎9人次,獲市級獎92人次。
規范嚴格的管理,使學校在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2006年高考本科達線130人,2007年本科(二本及以上)達線151人,2008年本科達線285人,2009年本科達線277人,2010年本科達線274人,趙勇同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長春航空大學錄取;2011年本科達線254人,吳俊辰同學獲得江蘇省美術專業統考第一名。連續5年獲得市縣教育部門的表彰獎勵,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得到社會的肯定和好評。《南京日報》、《南京教育》、《江蘇美術教育》、《溧水新視線》、《溧水教育》等多家媒體對我校辦學經驗進行了專題報道。2010年,溧水縣政協也對我校藝術特色教育進行了專題調研,社會反響強烈。經過幾年來的創新努力,我校特色教育已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成績已經屬于過去,輝煌還需努力創造。站在新的起點,如今的三高中人,正以昂揚的斗志,穩健的步伐,不懈的追求,向著把學校辦成校風正、教風實、學風純,管理嚴格,特色鮮明,質量上乘的人民滿意學校的辦學目標邁進,繼續譜寫“十二五”學校跨越發展的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