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南京九中坐落于長江路碑亭巷51號,這是一塊蘊含著深厚文化的土地。據考古證實,這里是六朝宮殿遺址,千年文化深埋地下,自然會鐘靈毓秀;《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顯赫世家,也在這里留下了鐘鳴鼎食的勝跡,金陵官邸的玉蘭今日依然吐露芬芳;近代我黨革命家、理論家張聞天同志曾在此求學;如今這塊寶地又是南京市重點打造的文化一條街。
1903年馬相伯先生創辦上海震旦學院,1925年在南京創辦了“震旦大學南京預科學校”,即南京九中的前身,其辦學方針是:”廣延通儒培養譯才 崇尚科學 注重文藝 不講教理”, 希望在人才培養上融合中西、貫通文理,在注重通識教育的基礎上為國家培養翻譯人才。學校雖然先后四易校名,但在這方熱土上,莘莘學子如饑似渴地汲取中西文化的營養,描繪著修齊治平的古老夢想,憧憬著文明富強的美好未來。九中人艱苦奮斗,薪火相傳,在南京教育的史冊上書寫著光輝的篇章。
新時期的九中秉承名校的光榮傳統,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建設“勤奮求實,團結進取”的優良校風。學校深厚的底蘊,長期的教育實踐,形成了“博雅尚美”的九中文化。“博雅”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即廣博大雅、淵博雅正、學識淵博、品行端正。古希臘也倡導博雅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優雅氣質的人,讓學生擺脫庸俗、喚醒卓異。近些年來,學校對這種文化進行了概括提煉,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對“博雅教育”繼承與發展,將“新博雅教育”定為學校的辦學理念。“新博雅教育”是一種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之土壤、吸取西方博雅教育之精髓、順應時代發展之要求的“全新的素質教育(體系)”,旨在培養“廣見識、雅氣質、會思想的人”。新博雅教育認為:對學習的愛好、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寬廣的視野、高雅的氣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有效交際的能力等素質在學生的一生中要比某一學科的知識深度更有價值,這些素質對幫助學生今后的繼續成長、學習,以及他們適應社會和經濟狀況的變化尤為重要;新博雅教育認為人的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知識是思維之本,思維是知識之魂;新博雅教育認為一個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于特有的氣質,這是一種內在的人格魅力,高雅的氣質有助于成就輝煌的人生,高雅氣質與崇高理想、高尚的品德、淵博的文化密不可分,氣質是可以培養的。在“新博雅教育”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形成了以下辦學文化:
1、治校方略:文化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以德榮校
2、共同愿景:讓新博雅教育成就每一位師生
3、核心價值觀:人人有潛能,喚醒潛能,發展潛能是我們的使命
4、校訓:博雅尚美
5、校風:勤奮求實,團結進取
6、學風:嚴 勤 專 恒
7、教風:嚴 實 活
8、工作作風:勤學習,善思考,常深入,講實效
9、九中學生特征:人格健全 氣質高雅 全面發展 特長發展
10、培養目標:培養會思想的人
11、九中精神:勇于爭先的氣魄 勤于實干的作風 善于思考的品質 樂于奉獻的境界。
南京市第九中學將堅持高位發展、特色發展,使學校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