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四川省仁壽第一中學校是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現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自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創辦鰲峰書院以來,已經歷247個春秋,歷經滄海桑田,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分南壇、城北兩個校區,其中南壇校區位于仁壽縣城南壇路257號,占地217畝;城北校區位于仁壽縣城仁壽大道1.5公里處,占地259畝。兩校區現有9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174人。
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典雅。教學樓、辦公樓、科學樓、藝術樓、體育館功能齊備;師生食堂、學生公寓、醫務室、超市等生活設施服務一流。學校建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多功能演播大廳,每間教室都配有多媒體設備。學校圖書館藏書20余萬冊及報刊雜志80余種。學校為園林式單位,濃蔭匝地,芳香彌漫,輔以名人雕塑、藝術長廊等人文景觀,給人幽雅寧靜、書香濃郁之感,是莘莘學子求學圓夢的理想之地。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省、市、縣頗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和名師。學校現有教職員工423人,其中特、高、中級教師253人。他們師風正,教風濃,業務精湛。他們既是教學能手,又是科研先鋒。近年來,多名教師已有200多篇論文和教改經驗專著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校承擔的多項省部級、市級課題均已結題。隨著新課程理念在學校的蔚然成風,一支務實爭先、勵精圖治的學者型、科研型教師隊伍已然成形,他們鑄就了并還將鑄就一中新的輝煌。
多年來,學校秉承“向學好善,思進有為”的辦學理念和“自強不息,報效祖國”的校訓,積淀形成“勤、誠、勇、樸”的校風、“自育育人”的教風和“自治治事”的學風。學校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教研、教改、教學關聯互動”保障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高。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該校保持了35年高考不敗的輝煌。享譽世界的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先生畢業于仁壽一中,他曾為母校題詞:“人出岷沱中心處應多人杰,地跨龍雁兩江流堪稱地靈”。學校先后被評為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全國綠色學校、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學校、全國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學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中國名校等,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很高贊譽,成為巴蜀教苑的一面旗幟。
2011年,不論是對仁壽一中,還是對整個仁壽教育史,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其標志就是仁壽一中城北校區的建成并投入使用。“5.12汶川”大地震后,在仁壽縣委、縣政府的強力支持下,新(城北)校區得以建成并投入使用,從而使仁壽一中硬件更硬,軟件更優,更加優化全縣教育布局,實現整合現有教育資源、擴大優質教育的目標,從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優質教育的需求,對仁壽一中乃至仁壽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南壇和城北巍然屹立,厚重的歷史積淀和簇新的現實環境交相輝映,“教育航母”的揚帆起航讓仁壽一中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仁壽一中人將朝著“建中華名校,育世紀英才”的宏偉目標,用真情孕育未來,用行動詮釋價值,銳意進取、追求卓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