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北京市崇文門中學,原名曙光路中學,1968年建校于龍須溝畔,建校之初是一所完全中學,1982年變為純初中校,1986年開始,學校連續8年開辦中等師范班,1995年和崇文幼兒師范學校合并成為一所職、普并存校,2000年轉制為“綜合高中”。
建校四十五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北京市初中建設工程先進單位”、“北京市精神文明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范學校”、“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東城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0名,中高級職稱教師6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7.5%。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9.75%;中級職稱3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75%。
學校具有優秀的教育教學傳統,教職員工艱苦創業,繼往開來。學校秉承“誠實、勤奮、友愛、無私”的校訓,弘揚“自強不息、不甘人后”的核心校園文化,瞄準“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辦學目標,堅持“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為學生插上成功的翅膀”,堅持培養“具有公民意識、現代意識、國際意識”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依法辦學,依法治教,強化管理,凝聚人心,扎扎實實推進素質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不斷提高,2009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初中建設先進單位”,2011年被評為“國家級多樣化辦學實驗學校”,2012年被評為“北京市田徑傳統項目校”。
在注重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學校圍繞學校辦學目標、文化理念,努力打造和諧奮進、特色彰顯的校園文化。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傳承創新。在傳承方面,學校積極開展校史方面的普及教育,將學校前身曙光路中學的曙光精神——“團結、拼搏、敬業、奉獻”發揚光大,對于學校從1980年開始的“學雷鋒、送溫暖”的社會實踐活動,學校一直在堅持,為了更好的梳理學校歷史,積淀學校文化,學校特意招聘檔案專業的大學生,其目的就是通過檔案搜集與整理,提煉、凸顯學校的歷史文化。在創新方面,學校分批派遣老師們到教育發達的地區和學校參觀學習,教研組長、骨干教師分別到江蘇洋思中學、山東杜郎口中學、上海莘莊中學以及臺灣地區的優質名校等地方考察學習,派遣教學校長到美國進行短期游學。學校還通過校本教研、專家講座等各種各樣的形式來開拓教師們的視野,通過吸收先進文化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教育教學經驗,實現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
從2000年以來,學校在綜合高中辦學模式探索方面從來沒有止步,作為一種新型的、有社會需求的、有生命力的辦學模式,綜合高中主要特色:(1)文科特色,學生進校主要是學習普通高中文科的教學內容,給理科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揚長避短的機會;(2)雙學籍特色,每一名學生既有普通高中學籍亦有職業高中學籍,學生可以享受普通高中教育又可以增加一定的職業素養、獲得一定的職業技能技巧;(3)多選擇、多出口特色,每一名學生都可以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正因為如此,我校全體教職員工,緊緊抓住市區主管領導給予我們的優惠政策,緊緊抓住學校自身的傳統和優勢,尊重孩子們的不同天賦、不同成長背景、不同特長追求和不同的個性差異,堅持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服務,堅持“不茍且每一節課,不放棄每一名學生”,精雕細琢,培養學生能力和水平,堅持30年如一日“學雷鋒、送溫暖”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和鞏固學生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行為習慣。我們把一批又一批文化成績略高于職業高中又低于普通高中的學生送進了大學的殿堂進行深造,崇文門中學也因此得到了“低進高出”的美譽!
2014年,在中高考大刀闊斧改革的背景下,學校的發展又一次面臨抉擇。學校領導班子敏銳捕捉到教育改革的氣息,立即開展調研,提出構想,征求全體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做出了創建航空特色學校的規劃設計。在市區教委的支持下,學校開始嘗試創辦特色高中,學校從2014年起,擴大空中乘務的招生規模,增設空中安保、飛行技術專業,積極組建空中乘務特色班、空中安保特色班、飛行技術特色班和幼兒教育特色班,學校同時擁有統招學生加試面試以及提前招生的資格。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市區教委的大力支持,有學校特色的招生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崇文門中學一定會從2014年起迎來新的發展春天!